劉備與呂布都曾多次易主,爲何只有呂布被罵「三姓家奴」?

王路


三姓家奴是《三國演義》給呂布行跡做出的總結,並不見於史書,呂布在歷史上沒有拜丁原為義父。按照《三國演義》的邏輯,呂布本姓呂,拜丁原為義父,後弒父投敵。繼而拜董卓為義父,再度弒父投敵。

把呂布的行為結合起來,呂布不僅多次易主,還有弒主弒父之名,為世人所不齒。若把呂布所有易主的事蹟算進去,本還得加上他投靠袁術、袁紹,所以可見《三國演義》的邏輯是針對呂布弒主弒父給出“三姓家奴”的名號。

劉備每次易主卻不弒主,又不易姓,故說不上是他人的家奴。按道理劉備所忠誠只有大漢天下,他救陶謙還屬於雪中送炭,其後投袁紹、劉表、孫權都只是藉助其力量復興漢室威嚴,談不上屈膝於誰。

呂布轉投董卓那時可是名副其實的投靠國賊,叛變的原因竟只是為了跟董卓爭女人,事情的前後都得看細節。

呂布其人所到之處都沒有好名聲,在袁術、袁紹麾下就縱容士兵掠奪,趁曹操、劉備出征就趁機偷襲。又徘徊在曹操、劉備、袁術之間,沒有明確的表態,反把周邊的人全部得罪。對忠臣高順是罷黜兵權,對權臣陳宮是聽信妻子之言,否定了計策。對其餘部將是戴上綠帽子,呂布其人是將反覆無常發揮到極致的人。

這樣的人給他諸葛亮和關羽輔佐又能如何?定計而不用,忠臣不給兵權,怎能發揮手下文武的才幹?

劉備所到之處都很受人敬仰,早期結識的牽招跟他有割頸之交,田豫與他淚別,袁渙不肯參與慶祝劉備已死的宴會,陳登生平瞧不起很多人,唯獨敬重劉備有霸王之略。這些跟劉備處於敵對陣營的人物都沒有說過劉備一句壞話。

世人不會只膚淺的因為劉備多次易人而瞧不起他,會根據劉備平日裡的作風給予評價。劉備早年跟百姓同吃同席,有人派刺客去刺殺劉備,竟被劉備為人所感動,放棄行刺劉備,其得人心如此,這才是劉備和呂布最大不同。


蘇沉船


呂布為什麼被稱之為三姓家奴?

回顧歷史呂布原來姓呂,其父親早逝,認荊州刺史丁原為義父,丁原待他極好。然而呂布被董卓用一匹赤兔馬便收買了,於是殺義父丁原,降 董卓,認董卓為義父,使得賊人董卓如虎添翼。


為滅董卓,司馬允用計將貂蟬同時獻給董卓和呂布使得董卓和呂布心生間隙,終呂布殺死義父董卓奪回貂蟬。這就是呂布被稱之為三姓家奴的來歷。

劉備他依曹操,依呂布,依劉表,依孫權,依袁紹,東奔西走,寄人籬下。劉備與呂布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劉備的依並非真的依,劉備的依很聰明,他的依僅建立在自己弱小的基礎上面,一有機會就自己出去建立自己的政權,而從未陷收留自己的人而不顧,忠肝義膽,不忘初心。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反觀呂布反覆無常,殺兩任義父丁原董卓。呂布趁劉備不在,城內空虛,趁虛而入奪取徐州。

關羽忠肝義膽,身在曹營心在漢,曹操用名利美色都未能留住關羽,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由此可見劉備無論從品性,性格,都超出呂布太多。

曹操活捉呂布,殺呂布之時呂布要認曹操為義父。曹操深知呂布反覆無常即使呂布為戰神為萬人敵,曹依舊不敢用遂殺之。


一紙如風a


三國中數易主公的很多,但為什麼只呂布會被罵三姓家奴呢?


那是因為呂布這個人,雖然勇猛過人但卻過於反覆,見利而忘義,所以他也被人所不恥,被人所不容。也有了三姓家奴的的叫法。

呂布在開始的時候,是在丁原手下做事,後來大將軍何進被殺,皇帝流落在外,剛好遇到帶兵進京的董卓。

所以董卓就以救駕之功把持朝政,同時他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就廢立皇帝,漢獻帝得以登基為帝。這時董卓就又有擁立之功。


後來的董卓飛揚跋扈,獨斷專行,亂殺無辜。丁原看不下去,和董卓發生矛盾,之後董卓對呂布許以利益和地位,最終呂布被董卓收買,拜董卓為義父,殺死丁原。

但是後來呂布又因王允之計,中了美人計、反間計和連環計。最終呂布又把董卓殺死。

在當時,雖然呂布把奸臣董卓殺了,但天下諸侯因為呂布的為人,所以並沒有因為他殺了董卓而受到天下諸侯的待見。


劉備雖然在沒有發達的時候,也是數次易主,但因為他有名聲,不像呂布那樣見利忘義,所以劉備沒有三姓家奴的稱呼


中孚鑑


劉備乃仁德之仕,易主實出無耐。而呂布乃寡義之人,為私慾而認人為父,而後仍是為私慾而殺”父“投人。二者有質的區別,所以劉仍受人愛戴而呂則是“三姓家奴“,人人鄙棄。


子逸110235986


和老闆理念不和,或者工資待遇不滿意可以跳槽。跳槽不需要承擔多大的道德壓力,但是為了跳槽弄死老闆就是為人所不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