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儀統治下的北京城:護城河早已乾涸,紫禁城內的雜草齊腿高


圖為北京古城牆,護城河已經乾涸。

圖為崇文門,照片中還有一個乞丐。崇文門是明清時期北京內城九門之一,元朝時稱為文名門。

圖為北京中軸線上的大清門,遠處是天安門。可以看出天安門廣場前,都是雜草叢生。

圖為北京天壇祈年殿,它是鎏金寶頂、藍瓦紅柱、金碧輝煌的彩繪三層重簷圓形大殿。明清時期,這裡是皇帝祭天,祈求五穀豐登,風調雨順的場所。令人感慨的是,如此重要的場所竟然長滿了雜草。

圖為北京天壇圜丘,也是雜草叢生,一片荒涼。

圖為北京稱東南角樓。這是目前中國唯一的、規模最大的城垣轉角樓,是一座防禦性建築。

圖為東單牌樓克林德牌坊。這座牌坊是《辛丑條約》中,德國要求清廷為駐華公使克林德修建。克林德曾被清軍巡邏的神機營霆字隊槍八隊章京恩海打死,這座牌坊於1918年被拆除。

圖為紫禁城錫慶門。這一幕令人無比感慨,門前的雜草齊腿高。

圖為紫禁城神武門。紫禁城的北門,原名為玄武門,因避康熙名諱,遂改名神武門。內設鐘鼓,與鐘鼓樓相應,用以起更報時。

圖為紫禁城午門前,牆壁斑駁,而門前更是雜草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