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文字丨『誰最中國』圖片丨網絡


瑞典著名藝術史學者喜龍仁(Osvald Siren,1879-1966)在他的研究中,將西方文藝復興時的雕塑藝術與中國的佛造像藝術相比後說過這樣一句:

“這樣的作品使我們意識到,文藝復興的雕刻雖然把個性的刻畫推得那麼遠,其實那隻不過是生命淵澤之上一些浮面的漪瀾。”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兩漢時期,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土,佛教造像藝術也隨之落地中華,歷經千年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文化內涵的漢地佛造像藝術。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中國古代佛造像,以莊嚴典雅的形式記錄佛教藝術與歷朝歷代人們心中美好的願望。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公元1世紀佛教傳入中國後,為了適應中國本土的情況,在吸收融匯了中國古代藝術精華的同時,對來自印度的佛教思想也進行一些改造與創新。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人們用石雕、彩(泥)塑、木雕、銅鑄、瓷塑、繡像、緙絲、乾漆夾苧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佛造像藝術之美,佛造像藝術在不同朝代也呈現出來不同的風骨。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從南北朝以後,漢地佛造像逐漸擺脫了古印度及中亞佛造像風格影響,逐漸融入了中國傳統藝術精華和特點。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


北魏、北齊的秀骨清像,隋唐盛世的雍容華貴,兩宋的典雅、秀美到明、清的世俗化...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在中國曆代工匠的創造中,佛造像擁有莊嚴和諧的美感,所有外在的形式都是服從於內在的表達,超脫、安寧、和諧。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甘肅麥積山石窟 | 北周·伎樂散花飛天



中國古代佛造像:拈花微笑,滌盪世間煩惱


▲山西博物院 | 北魏·石刻造像


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認為,中國雕塑區別於西方雕塑的本質在於:

中國的雕塑是建立在寫意情懷之上的,而非遵循西方的人體解剖學。

古代中國佛教徒在遵循佛教經典思想的基礎上,指導工匠大膽嘗試,以概念化的處理手法,創造出為氣韻、為形神表達的漢地佛造像藝術。

無論是造型,還是線條的處理,都遵循傳統繪畫中白描的方法,講究節奏和筆意,具有非常的繪畫性。

當你站在佛造像前,無論你是否信仰他,抬眼凝視都會被他的華麗莊嚴與悲天憫人所打動。拈花微笑,滌盪了世間種種煩惱。那微笑像是在傾訴著什麼,似一種無形的風,吹拂心靈。

這是中國最美的微笑,也是東方最美的微笑——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一樹一菩提,一葉一如來,

一砂一極樂,一石一乾坤,

一方一淨土,一念一清淨。

一笑,瞭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