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華人AI學術影響力——2018年Top100名單重磅發布!

全球首个华人AI学术影响力——2018年Top100名单重磅发布!

新智元AI WORLD 2018世界人工智能峰會

全球首个华人AI学术影响力——2018年Top100名单重磅发布!

新智元星艦起航三週年,今天正式公佈探索的成果。

2015年9月7日,新智元成立,在一千九百零六天的時間裡,我們見證了算法、算力和數據大爆炸之下,AlphaGo戰勝李世乭、柯潔,OpenAI挑戰人類頂級選手、國內外巨頭紛紛轉向AI戰略,關注新智元的微信訂戶數也突破32萬大關。

人工智能,是人類思維正在探索的新宇宙,也是新智元AI星艦永遠探索的神聖領域。新智元AI星艦探索深度學習在世界範圍內的應用和創新,發現任何一項可能改變中國AI的最新技術,記錄AI學術與產業界的耀眼人物。

三年以來,智能革命聚集了無數華人的力量,新智元也成為這些力量改變世界的見證者與推動者。

華人AI力量、尤其是青年研究者要進一步茁壯成長,需要一個統一客觀的評價體系。為此,作為三年成果積澱,今天,新智元攜手清華科技大數據中心,權威發佈AI Era創新大獎之“2018華人AI學術影響力Top100”。

“2018學術影響力Top100”是新智元發佈的專注學術領域人物名單,綜合了全球權威大數據Google Scholar、AMiner學術指標,加權推導出學術指數(Scholar Index),該名單後期將定期更新,持續成為全球華人AI學者的評價指標。

同時,新智元年度鉅獻——AI Era創新大獎也已經收到了3萬讀者投票和101位專家熱情投票,經過AI Era創新大獎大數據評估體系評選後,AI創新人物、創新企業、創新項目三項大獎將在9月20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揭曉!

全球首個華人AI學術影響力名單重磅發佈,百位中青年AI學者入選!

作為全球首個在世界範圍內對AI領域華人學者的學術成果做定量研究的學術名單,“2018華人AI學術影響力Top100”關注探索AI理論與應用創新的研究者、推動者和學術先鋒,通過整理推進全球AI發展的華人學者中最具影響力學術百人,記錄AI領域璀璨的學術成果,讓這些無形財富引領我們向更美好的未來智能世界進發。

2018學術影響力TOP 100評估體系是根據清華科技大數據中心的建議,採用100%的定量數據對學術指標進行評估,通過清華科技大數據中心AMiner團隊的人工智能知識圖譜篩選排行,綜合篩選條件整理的數據結果。

全球首个华人AI学术影响力——2018年Top100名单重磅发布!

根據人工智能知識圖譜,我們對人工智能重要子領域的重要學者進行挖掘和分析。

綜合過去5年的學術表現,我們在全球範圍內評選出一百位45週歲以下的華人AI學者,持續推動華人AI學界對原創理論的探索和追求。

以下是前20名華人AI學者簡介:

周志華

周志華,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人工智能學院院長。主要從事人工智能、機器學習、數據挖掘 等領域的研究工作。現任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主任、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研究所 (LAMDA) 所長,校學術委員會委員。ACM、AAAS、AAAI 、IEEE、IAPR、國際工程技術學會 (IET/IEE) 、中國計算機學會(CCF)、中國人工智能學會(CAAI) 等學會的會士 (Fellow),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陶大程

陶大程,現任悉尼大學工程及信息技術學院教授,優必選悉尼大學AI中心主任,優必選AI首席科學家。他是IEEE Fellow、AAAS Fellow、OSA Fellow、IAPR Fellow、SPIE Fellow、歐洲科學院院士和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相繼在中科大、港中文以及倫敦大學獲得學士、 碩士及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是表徵學習,包括多視角學習、多標籤學習、多任務學習、遷移學習等。在權威雜誌和重要會議上發表了500多篇論文,並多次獲得最佳論文獎。

孫劍

孫劍,曠視科技首席科學家、研究院院長,前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基於深度學習的圖像理解、人臉識別和計算攝影學。自2002年以來在CVPR, ICCV, ECCV, SIGGRAPH, PAMI五個頂級學術會議和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0+篇,Google Scholar 引用 40000+次,H-index 70,兩次獲得CVPR Best Paper Award。2015年,孫劍帶領的團隊獲得圖像識別國際大賽五項冠軍,其團隊開發出來的“深度殘差網絡-ResNet”和“基於區域卷積神經網絡的快速物體檢測-Faster RCNN”技術目前被廣泛應用在學術和工業界。2016年,孫劍博士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7年,孫劍帶領曠視科技團隊獲得 COCO & Places 圖像理解國際大賽三項冠軍。

謝幸

謝幸,微軟亞洲研究院資深研究員,中國科技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他的團隊在數據挖掘、社會計算和普適計算等領域展開創新性的研究。在國際會議和學術期刊上發表了200餘篇學術論文,共被引用18000餘次,多次在KDD、ICDM等頂級會議上獲最佳論文獎。他是ACM、IEEE高級會員和計算機學會傑出會員,曾任 ACM UbiComp 2011、PCC 2012、IEEE UIC 2015以及SMP 2017等大會程序委員會共同主席。

寧鵬

寧鵬,三星電子高級副總裁兼三星移動B2B服務團隊負責人,三星KNOX(企業移動安全平臺)和三星智付(Samsung Pay)全球工程聯席主管。他還擔任三星電子美國研究院安全與服務實驗室負責人,負責監督Knox、DeX、三星智付和三星健康在美國的研發工作。在2012年加入三星之前,寧鵬是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他是NSF CAREER獎獲得者,ACM CCS和ACM WiSec的指導委員會成員,並擔任過70多個與計算機和技術相關的技術會議或研討會、組織或計劃委員會的主席。

陶宇飛

陶宇飛,香港中文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在香港科技大學取得計算機博士學位,同年獲得香港首屆“青年科學家獎”,2003年在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任博士後,而後分別在香港城市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擔任助理教授各3年,2009年9月在香港中文大學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成為當時香港高校中最年輕的教授。

田奇

田奇,IEEE Fellow、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計算機系教授、教育部長江講座教授,2018年7月加入華為諾亞方舟實驗室,任計算視覺首席科學家。田奇教授早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後赴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師從計算視覺之父Thomas S. Huang教授,獲博士學位。後任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計算機系正教授,2010年入選谷歌研究資助計劃,2017年獲UTSA校長傑出研究獎(每年一名),2016年獲評多媒體領域10大最具影響力學者。

華先勝

華先勝,阿里巴巴副總裁、達摩院機器智能實驗室副主任,IEEE Fellow,ACM傑出科學家。2008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TR35獎”。1996和2001年分別獲北京大學應用數學學士和博士學位。2016年初加入阿里巴巴人工智能核心研發機構iDST,創立視覺計算團隊,負責包括城市大腦在內的雲上大規模視頻圖像智能分析、識別、搜索、生成和挖掘的技術和服務。華博士將擔任多媒體領域頂級國際會議 ACM Multimedia 2020年大會主席。

聶飛平

聶飛平,西北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於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獲博士學位。2008年至2009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從事研究工作,之後在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先後擔任研究助理教授,研究副教授,研究教授。2015年入選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在PAMI、IJCV、Bioinformatics、IJCAI、AAAI、ICML、NIPS、SIGKDD、CVPR、ICCV 等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上共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馬毅

馬毅,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繫住校教授(Professor in Residence)。1995年獲清華大學自動化學士學位、應用數學輔修學士學位。1997年獲伯克利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2000年獲伯克利數學碩士學位和電子工程與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000年至2011年,在伊利諾伊大學厄巴拿香檳分校任教。2009年至2013年,任微軟研究院計算機視覺組主任及首席研究員。2014年至2017年,任上海科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創始教授、執行院長。2018年加入伯克利。

徐常勝

徐常勝,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新加坡數字媒體研究院執行院長。1996年獲清華大學工學博士學位,隨後加入中科院自動化所任博士後及副研究員。1998年至2008年在新加坡資訊通信研究院任研究員和項目負責人及媒體分析實驗室主任。2001年在悉尼大學計算機系任研究員。2008年加入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領域為多媒體分析與檢索、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

蔡登

蔡登,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博導,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青年 973 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方向是機器學習。近年來在人工智能及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國際頂尖學術會議及期刊上共發表學術論文 130 餘篇,引用15000餘次,H 指數 53。擔任 AAAI 2017 和 IJCAI 2017 資深程序委員會委員。獲得 2012 年國際人工智能年會最佳論文獎。

鄭宇

鄭宇,現任京東金融副總裁、首席數據科學家、城市計算事業部總經理,主要負責京東金融城市計算業務。在加入京東金融前,鄭宇博士是微軟亞洲研究院城市計算領域的負責人,他提出了“城市計算”的理念,是城市計算領域的先驅和奠基人。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百餘篇,其中多篇論文成為城市計算領域奠基性的論文。2013年獲《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TR35獎”。2014年被《財富》評為中國40位40歲以下商界精英。

唐傑

唐傑,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副主任,副教授,IEEE高級會員,ACM高級會員、CCF傑出會員。清華大學-中國工程院知識和智能聯合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所大科學數據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清華大學知識工程研究室(KEG)負責人。2006年在清華大學科學與技術係獲博士學位,同年入選ACM專業會員,2007年任IEEE會員,2015年任CCF傑出會員。主要研究興趣包括社交網絡理論、數據挖掘方法論、機器學習算法及語義網絡技術等。

汪萌

汪萌,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合肥工業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安徽省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研究領域:多媒體信息處理,在其研究領域發表論文150餘篇。擔任CCF推薦會議國際多媒體建模會議指導委員會成員。 201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三完成人),2016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2017年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楊易

楊易,悉尼科技大學工程與信息技術學院教授。2010年獲得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2011年赴CMU計算機科學學院做博士後研究員。2015年起在悉尼科技大學任職,同年12月至今任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軟件學院(科研)副主任,2017年4月起任悉尼科技大學工程與信息技術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計算機視覺、人工智能和多媒體技術。榮譽包括2013年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青年學者探索獎,2015年度浙江省科學獎第一名,2017年入選谷歌研究資助計劃。

陳雷

陳雷,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1994年在天津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先後在亞洲理工學院(AIT)和加拿大滑鐵盧大學獲得碩士和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數據驅動機器學習、基於眾包的數據處理、非確定性及概率數據庫、保護隱私的數據發佈、網絡信息管理及多媒體系統等。2013年入選谷歌研究資助計劃,2014年或VLDB傑出展示獎,2015年獲SIGMOD獎Test-of-Time傑出獎。

梅濤

梅濤,京東AI平臺與研究部AI研究院副院長,計算機視覺與多媒體實驗室主任,美國計算機協會傑出科學家,國際模式識別學會會士。他領導京東AI平臺與研究部視覺與多媒體實驗室,聚焦該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並探索該領域技術在零售、物流、金融、雲計算、以及時尚和設計等新興領域的應用。梅博士在多媒體分析和計算機視覺領域發表論文150餘篇,先後11次榮獲最佳論文獎,並擁有50餘項美國和國際專利。

李志偉

李志偉,深動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TO。曾任微軟研究院主管研究員。發表50多篇國際論文,擁有20多項國際專利,是SLAM、多傳感器融合、深度學習專家,為微軟Hololens 6-DoF跟蹤及表面重建提供核心算法,為微軟Bing圖像理解提供核心算法。

申恆濤

申恆濤,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四川省“千人計劃”獲得者,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博導。一直從事最前沿的計算機科學研究,研究方向包括大數據、多媒體、計算機數據、機器學習等。研究成果引領了國際高維複雜大數據索引的研究,在國際上率先實現了海量視頻數據實時內容搜索。累計發表了100多篇高水平同行評審論文,絕大部分發表在為本領域頂級會議或期刊上,如ACM SIGMOD、ACM Multimedia、VLDB、ICDE、CVPR等。

2018華人AI學術影響力Top100”附文末。

百位專家權威評選、3萬新智元用戶熱情投票,新智元AI Era創新大獎即將揭曉!

去年,新智元推出AI奧斯卡大獎,對AI領袖、巨頭企業、創業企業、創新產品、投資機構進行了評選和表彰,吸引了行業廣泛關注和參與。

今年,新智元將在中國AI發展最關鍵的時刻,發佈中國AI領域最關注的AI創新人物創新企業創新產品三項大獎,分別表彰過去一年中,對AI技術與應用行業創新、行業進步及社會發展方面有突出貢獻的人物、公司和產品。

全球首个华人AI学术影响力——2018年Top100名单重磅发布!

目前,這三項大獎已經吸引了32651名新智元用戶參與投票、101位新智元智庫專家評選,最終結果將根據新智元AI Era創新大獎大數據評估體系評選出,在9月20日舉辦的AI WORLD 2018世界人工智能峰會上揭榜

新智元AI Era創新大獎大數據評估體系是綜合全球權威大數據Google Scholar、清華科技大數據中心學術指標、網絡影響力指數、新智元AI智庫專家評定等關鍵指標進行的權威評選。

大獎中,AI創新人物入圍30人,AI創新產品入圍30個,AI創新企業入圍100家,分別評選出各個獎項的Top10(創新企業大獎細分為國內巨頭Top10、國內創業公司Top10、國外企業Top10)。

下圖為2018 AI Era創新大獎國際AI企業Top10。

全球首个华人AI学术影响力——2018年Top100名单重磅发布!

最終獲獎名單將在9月20日公佈,歡迎參加新智元AI WORLD 2018世界人工智能峰會共同見證!(購票請點擊閱讀原文

AI WORLD世界人工智能峰會重磅嘉賓議程曝光,新智元星艦探索之旅再起航!

9月20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的AI WORLD世界人工智能峰會最新嘉賓名單今天正式公佈,全球數十位來自政、產、學、研的嘉賓將帶來世界人工智能的發展最新洞見。

今年人工智能最重要的著作是《生命3.0》,新智元邀請到這本書的作者MIT物理系教授、邁克斯·泰格馬克出席,泰格馬克將在大會上做《我們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而不被其壓制》的演講。

全球首个华人AI学术影响力——2018年Top100名单重磅发布!

邁克斯·泰格馬克教授

《生命3.0》是探索生命和人類未來的年度鉅作,與《未來簡史》同為豆瓣8.5分作品。泰格馬克在書中向世界展現了一種看待AI的新視角——AI也是一種生命,甚至是比人類更加先進的生命形式。

泰格馬克認為,智能終將擺脫自然演化的束縛,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在不遠的未來,在任何人類水平的通用人工智能在所有任務上趕超人類之前,人工智能可能會對一些問題產生巨大影響,這些問題包括我們如何看待自己、我們在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做什麼。

泰格馬克描繪12種人與人工智能的未來,有遠慮也有近憂,給人們帶去無限思考。

AI WORLD世界人工智能峰會議程

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最強引力波襲來——新智元AI WORLD 2018世界人工智能峰會啟幕在即,現議程和重磅嘉賓陣容已全部確定,9月20日,讓我們相約盛會,與人工智能學術、產業和投資精英一同,瞭解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和技術最新動態,探索“人機共生、萬物互聯”的未來。

上午 9:00-12:00

AI Era主論壇

開場視頻、領導致辭

09:00-09:15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人工智能學院院長

主題演講:關於機器學習的一點思考

09:15-09:40

張建中 英偉達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

主題演講:AI與自動駕駛

09:40-10:05

Tom Mitchell CMU教授、機器學習系創始人

主題演講:人工智能與我們的未來

10:05-10:30

Max Tegmark MIT教授、《生命3.0》作者

主題演講:我們如何利用AI,而不是被其壓制

10:30-10:55

胡國平 科大訊飛高級副總裁

主題演講:認知智能最新進展及下一步思考

10:55-11:20

AI之巔年度對話

2018 AI年度人物頒獎及產業領袖論壇

11:20-12:00

2018華人AI學術影響力Top100”名單發佈

主 題:AI世界,人工智能震撼未來

主持人:楊靜 新智元創始人兼CEO

嘉 賓:

周志華 南京大學計算機系主任、人工智能學院院長

周伯文 京東AI平臺與研究部負責人,京東集團副總裁

吳 華 百度技術委員會主席、百度NLP首席科學家

下午 13:30-17:00

AI Vision主論壇

Alan Yuille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認知科學及計算機科學教授

主題演講:Deep Networks and Beyond: When Big Data is Not Enough

13:30-14:00

陶大程 悉尼大學教授、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優必選AI首席科學家

主題演講:AI破曉,機遇與挑戰

14:00-14:30

達聲蔚 小蟻科技創始人兼CEO

主題演講:敬請期待

14:30-15:00

倪 浩 依圖醫療總裁

主題演講:醫療人工智能的探索

15:00-15:30

肖 風 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執行董事

主題演講:AI、數據隱私保護與區塊鏈

15:30-16:00

芮祥麟 華為AI首席科學家

主題演講:敬請期待

16:00-16:30

AI Vision 技術領袖論壇

16:30-17:00

劉文峰 愛奇藝首席技術官

危夷晨 曠視科技上海研究院負責人

周 明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ACL候任主席

張代君 三星電子中國研究院(北京)院長

朱頻頻 小 i 機器人創始人兼CEO

下午 13:30-17:00

AI Connect & Cloud 論壇

敬請期待

13:30-13:55

張文傑 騰訊雲AI平臺總經理

主題演講:從行業應用到AI普惠化

13:55-14:20

汪 軍 UCL教授

主題演講:論有意識機器的興起

14:20-14:50

陳 寧 雲天勵飛聯合創始人兼CEO

主題演講:芯連世界,智創未來

14:50-15:15

陳怡然 杜克大學副教授、IEEE Fellow

主題演講:制約人工智能發展的硬件瓶頸

15:15-15:45

黃 超 Autowise.ai 創始人兼CEO

主題演講:無人駕駛商業化

15:45-16:10

鄧 侃 復興集團首席AI科學家

主題演講:不完全市場化的醫療行業及AI的醫療實踐

16:10-16:35

AI Connect & Cloud 技術論壇

16:35-17:00

主持人:劉江 美團點評技術學院院長

嘉 賓:

顏水成 360集團副總裁、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

戴國忠 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原總工程師

(更多參會嘉賓確認中,大會議程持續更新)

2018年,AI繼續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變人類的生活與關注,產業和學術界的進步都將對世界和中國的AI產業造成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為了讓更多新智元訂戶感受AI帶來的突飛猛進、近距離與AI領袖交流。在新智元成立三週年之際,我們為32萬訂戶送上特別優惠:大會門票享受三天7折優惠

全球首个华人AI学术影响力——2018年Top100名单重磅发布!

使用方法:在活動行售票頁面購票時,使用優惠碼“XZY0907”,憑此碼購票可享受7折優惠,有效時間截止2018年9月9日。

成立三年,新智元感謝每一位訂戶的意見和評論,無論是鼓勵與批評,都是新智元成長的催化劑。同時,新智元還要感謝每一位智庫專家,感謝雷鳴、李立軍、王哲等天使,藍馳、高瓴等股東,以及科大訊飛、曠視科技、小i機器人、浪潮等客戶,還有三年來一直給予強大支撐的新智元智庫專家,你們是新智元AI星艦前進的助推器。

現在,跨過了三週年的新里程碑,新智元AI星艦將全速駛向宇宙的下一個新徵程,見證AI新的突破!

【新智元三週年大事件回顧】

“2018華人AI學術影響力Top100”完全名單

全球首个华人AI学术影响力——2018年Top100名单重磅发布!
全球首个华人AI学术影响力——2018年Top100名单重磅发布!全球首个华人AI学术影响力——2018年Top100名单重磅发布!
全球首个华人AI学术影响力——2018年Top100名单重磅发布!全球首个华人AI学术影响力——2018年Top100名单重磅发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