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村正常要幾個村幹部?

夏昌壽


在我們這裡,1000人以內的村至少3名村幹部,3000至5000人左右的村,最多7名村幹部。

重點村設第一書記1名(由上級幫扶單位委派)掛職,村幹部設村書記一名,(人口基數大的村還設副書記一名)村主任一名,副主任兼文書一名,婦女委員一名、委員二名,以上屬於村二委會成員(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還有就是監委會主任及成員共3名,在村中選道高望重人員擔任,這樣三委會人員就介紹完了。

分享生活中的點滴!感悟人生,對大家工作學習幫助很大。歡迎大家關注《今夜星光燦爛》頭條號,有什麼問題可以私信我,我會一一回答!


今夜星光燦爛


一個村要幾個村幹部?對於這個問題,筆者就實際情況談談自己的認識。

村幹部主要是指兩個機構的幹部,包括村黨組織書記及委員和村民委員會主任及委員,有些地方將村幹部的單位擴大到村小組長、治保主任等。


村黨組織的幹部數量問題:基層村黨組織大部分是以黨支部的形式存在,少數地方也設置黨總支等,其中村黨組織的幹部數量基本保持在三至七名,設立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及各位委員,現在很多地方也在實行女性黨員必須為黨組織委員之一,少數民族地區保證有少數民族黨員,其任期也與村委會一樣,三至五年,同樣也在一些地區開始實行五年任期制。黨組織書記及委員等,也可以連選連任。

村民委員會幹部數量問題:村民委員會屬於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對於它的幹部數量,一般是三至七名,其中至少有一名婦女幹部,如果在多民族村落,必須保證人數較少的民族幹部,每屆村委會任期為三至五年,今年已經有好多地方實行五年任期。村小組組長由村民小組會議選舉產生,其任期與村委會一樣,可連選連任。



綜合來看,村幹部數量的影響因素比較多,也是在法律法規的規定下,有各地的特色融入其中,並不是在全國各地都完全一樣的,考慮這些問題要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歡迎關注“東愛雨公考”,專注農村問題、體制內問題答疑解惑。


東愛雨公考


一個村正常要幾個村幹部?這個問題是村民最為關心的問題。根據《黨章》、《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村委會組織法》、《關於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指導意見》的規定,結合我長期從事農村基層組織工作的經歷,一個村7名村幹部也是正常的。這7名村幹部任職於村黨支部、村委會、監委會三個必備的村班子中。

1、黨支部:

根據《黨章》中關於“有3名正式黨員的村,設立黨支部”;黨支部也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設立委員會的黨支部,一種是不設立委員會的黨支部。不設立委員會的黨支部,設黨支部書記1人;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正式黨員不足3名的村,要和鄰近的村聯合設立黨支部。像這樣黨員人數很少的村黨支部,

設支部書記1人。譬如7名以下,

2、村委會:

根據《村委會組織法》規定,村委會設主任、副主任、委員;由3--7人組成。即,3名村委會幹部,也是正常的。

3、監委會: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的指導意見》“村務監督委員會一般由3至5人組成,設主任1名,提倡由非村民委員會成員的村黨組織班子成員或黨員擔任主任,原則上不由村黨組織書記兼任主任”規定,這樣的村監委會設置3人。監委會主任1人,委員2人。由於監委會的監督性質,它的成員在這個不設立委員會的黨支部無法兼任。

3、婦女因素:

在產生村黨支部、村委會班子時,要考慮婦女幹部的佔比問題。如果村黨支部、村委會中有一名婦女幹部依法產生,且具有婦女工作經驗、能力,這為合後面配備幹部職數奠定

良好基礎。

4、年齡因素:

在產生村“三委會”幹部時,要考慮到年齡因素,實現年輕化,考慮到青年工作經驗和能力,考慮到村民委員會成員及其近親屬、村會計(村報賬員)、村文書、村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不得擔任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這又為配備幹部奠定了基礎。

5、組建班子:

現在提倡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其他幹部交叉任職。一個村具有3名正式黨員的村,“兩委會”幹部配備4人也是正常的。其中: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1人;村委會副主任1人,村委會委員1人。黨支部書記1人符合《黨章》規定;村委會3人符合《村委會組織法》規定;同時,考慮到其他特定工作,譬如,婦女工作由一名女村委會幹部兼職;共青團工作由一名年輕村委會幹部或者村監委會幹部兼職,如果,黨支部書記年輕,符合共青團工作要求,也可兼職村共青團工作,其他工作如村文書、計生幹部等均可兼職。村監委會幹部不得由村委會成員兼任。

要達到這樣的班子組成,在換屆前夕,必須要有一個嚴密思考村班子組成的提前量,又要十分熟悉法律法規對班子產生的法律程序和要求;又要準確掌握村上的生產、人文等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量。在黨支部依法、依規產生候選人、村委會換屆選舉選民提名村委會候選人、組織推薦村委會候選人,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在村民中推選產生檢=監委會時就要體現後邊欲組建班子的考量,並做好宣傳,爭取選民自覺自願認可,從而依法產生黨支部、村委會班子。這個班子的組建體現了組織工作的重要性和嚴密性。當然,以上班子配備僅限小村。但他也是正常的。

網友們,你說呢?

我是凡塵觀生活。謝謝!再見!


凡塵觀生活


其實可以看到全中國那麼多村子,每一個村子的村幹部組成都是不一樣的,根據村子的大小,人員組成,以及地理位置等等都會有影響的,比如一些東部沿海的地區農村,人員比較多,管理比較好,所以村幹部構成複雜,有黨支部,共青團支部,婦聯,民兵隊,治保隊。相應的就會有很多職務,比如主任,副主任,共青團支書,民兵隊長,治保主任,村裡的還有村長,會計,出納,如果把一些別的也算是還有林業管理員,土地管理員,計生管理員等等。而且根據村子的大小,各個職位又可以有副的,所以可以看到村子的村幹部組成還是比較多的,但是其實在一些比較小的農村很多是沒有的。在我們一般農村人眼裡,知道的比較多的就是村主任,村長,文書這幾個。而且一些民兵隊長,林業管理員這些也沒有算在村幹部之列。

村主任:在村裡村主任算得上一般手,而且這個是黨組織派下來的,所以這個村民是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這個必須是黨員,而且是黨組織內部選舉的。權利大,責任也大,我一個伯伯以前就是當村主任的,幹了幾年不幹了,以前沒有選舉的時候,那都是一個人當到死,但是他怕擔責任,他說村裡不管出什麼事了,首先就是村主任的責任。所以幹了幾年就不幹了。

村長:現在村長都是實行選舉了,只要是本村的村民,成年人都有被選舉權和選舉權,這個是國家賦予每個公民的權利,但是現實中一個人想要選上村長還是比較難的,現在雖然說在農村實行選舉,而且還不準拉票,但是其實每一次選舉就是一場戰爭,今年上半年的時候也正是每個村子的選舉時期,我也在農村,真正也是見識到了背地裡的黑暗,那些參選的人,自己不去拉票,叫自己的朋友到處去拉票,送東西吃飯。一般在村子裡只要把這一姓人中最有威望的那個人搞定了那麼這一大家的人基本上都是你的票了。而且和上面的關係一定要搞好,因為選完了之後是要上報到鎮裡的,鎮裡不通過也很麻煩,我們隔壁村今年選舉選了三次,第一次是因為票數不夠,第二次就是因為被選上的人鎮裡不答應,所以農村看似很單純,但是裡面的問題還是很多的。

文書:其實文書的責任在我們這邊一般就是做做資料,平時幫忙統計一下,還有做一些會計的事。活多但是沒有什麼權利,但是也是屬於村幹部的行列,所以遇到什麼事需要村幹部表決的時候,自己還是有一票的。


張家界小伍


現在,根據規定,行政村裡一般設有四套班子:一是村黨組織(支部、總支或黨委);二是村委會;三是村監會;四是村經濟合作社。

一個班子,至少3人。雖然四套班子的人,可以交叉任職,但是村幹部在總數上一般情況下不會少於7人。

我們可以來一一數下:一是村書記;二是村長(村主任);三是黨群副書記(黨務工作者);四是治保主任;五是婦女主任;六是出納兼會計;七是民兵連長。

另外還可能有大學生村官、計生幹部、調解員等。

要說多嗎?也不多。要說少嗎?也不少。對一般的行政村來說,夠了。但對大一點的行政村來說,轄區面積相當於一個鄉,轄區常駐人口大幾千號甚至上萬人,那樣的話,7個人確實工作量非常大。

就說這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 END ——


土磚家


一般村分為行政村和自然村。 行政村是指政府為了便於管理,在鄉鎮政府以下建立的中國最基層的農村行政單元,它由若干個自然村組成。現在全國行政村的總數有七十幾萬個,行政村的人口通常在七八百至四五千之間。自然村落(自然村)為山地、丘陵的一種居住地形。所以自然村是率屬於行政村的,一般由多個自然村組成行政村,自然村是沒有村主任的,一般一個自然村有一至兩個村民小組,由村民小組長負責上傳下達。?

那麼行政村又有幾個村幹部呢?這要根據村大小來界定。

村黨支部(黨總支)

小村黨員少,一般設立村黨支部,率屬於鎮鄉黨委直接領導。支部一般有三個委員,分別為黨支部書記、組織委員、宣傳紀檢委員,所以小村的黨支部一般有三名村幹部。

大村的黨員人數較多,為了偏於管理,會設置黨總支,也是率屬於鄉鎮黨委領導,黨總支有黨總支書記、副書記、組織委員、宣傳紀檢委員,黨總支下按照需要下設幾個支部,支部內部又有支部書記和委員。當然下設支部的書記一般由黨總支支委兼任。

村委會

村委會一般由村主任、文書、其他兩至三個村委委員和村民小組長組成。一些大村還設有副主任。

交叉任職

上面提到有村黨支部書記、黨支部委員、村主任、文書、其他村委委員、村民小組長,感覺人數好多,其實實際上,很多職位是交叉任職的,而且很多崗位是業務性質的,沒有報酬待遇的。

村主幹

現在所說的村是指村黨支部(黨總支)書記 、村主任,其他兩委人員不屬於村主幹。

現在有些地方,筆者隔壁所在縣,新增了村務監督小組,這也是村幹部,這樣就構成了“村三委”。


濯日漫談


一個行政村需要幾個村幹部,通常來說是按照村莊的戶籍人口,常住村民的多少而配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組織法》規定以及地方人大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組織法》的實施細則要求: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黨員人數在50名以上的,黨總支委員5人。書記,副書記,紀檢委員,宣傳委員,組織委員。

村民委員會5人,主任,副主任,婦聯主席,文書和報帳員,民兵連長綜治主任。

村民1000人以下,800人以上的,黨員50人以下的黨組織,委員4人。書記,紀檢委員,組織和宣傳委員。

村民委員會成員3人,主任,婦聯主席,文書及報帳員。

小於800人的行政村,黨員人數在30名以下的,村“兩委”班子成員5人,實施交叉任職。

在經濟發達省份的農村基層行政村,可以根據當地的實情情況,自行配備或聘請相應的幹部職位和工作人員。


嘉實潘旺



先說組織結構。一個行政村的編制是這樣的。村黨支部,村委會,村民小組。其中黨支部有書記和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組成。村委會下設民調,治保,計劃生育,文書,村委會這些機構一般有村主任,村委委員監職擔任。團支部,婦聯屬社會組織,也是有其它村幹部擔任,村民小組一般也有其它村幹部監任,如果某一小組沒有支委和村委成員,是要民主選舉一位村民小組長的。


有的村由於特殊情況是會多配一些村幹部的。為了平衡各方勢力或家族是會多配備一些幹部的。甚至一個職務就一個名幹部。


村級幹部按照上級要求,小村也就是一千人以下的村定職三人,一千至二千人的村定職五人,二千人以上的村一般是各村民小組是有一個專職小組長,村幹部配備五人以上。


他們的工資待遇是有鄉鎮財政統一供給的。



XGC上善若水


一個村配備多少村幹部,主要是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有關規定執行。我們看下地方具體操作上的規定。



村級幹部,指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副書記、委員和村(居)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

村級幹部職數。堅持“精幹高效、控制總量、統 籌安排、適當傾斜”的原則,合理配備村級幹部 。

(一)1500人以下的村安排3-5人;1501至500人的村 安排5-7人;超過5000人的村可適當增加1-2人,最多不超過9人 。

(二)常住人口1000戶以下的社區安排5-7人;1000屍至 3000戶的社區安排7-9人;超過3000戶,流動人口多、經濟比 較發達的社區,可適當增加1-2人,最多不超過11人。

村級幹部職數配備原則上“就低不就高”,可由各鎮在控制總職數的前提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統籌。

培育後備幹部。村級後備幹部的年齡一般在35歲 以下、高中(中專)以上文化程度。每個村(社區)原則上按照 “千人一員”的比例,建立村級後備幹部隊伍,保留3-5名左右的常數 。合理安排村級後備幹部參與村(社區) 工作,給予適當待遇,逐步消化村(社區)聘用幹部。村級幹部中,沒有35歲以下年輕幹部的,各鎮黨委可選配一名後備幹部擔任村級黨組織書記助理或村(居)委會主任助理,讓他們在實踐中增長才幹,鍛鍊成長。村級幹部出現缺額時,優先從村級後備幹部隊伍中選拔選用。




這是政策要求職數,也就是所謂的正式村幹部。但是現實中基本每個村居都會配備1至3名聘幹,也就是合同工或是臨時工性質的。

整體來看,村幹部配備普遍存在超員現象,特別對於沒有項目建設,沒有發展的村居,存在吃空餉的嫌疑。


蘭溪閒人


一個集體就應該有組織,有相應的管理人員來把這個集體內部的事情都協調好,讓每一個成員都儘可能的享受最大的利益。在農村相應的也有村幹部,其實說句實話,農村人的事很多,今天你家羊把我家小麥吃了,明天你家孩子把我家果園果子糟蹋了,類似於這樣的事情也是層出不窮。那麼一個村正常需要幾個村幹部呢?


1.首先了解村幹部怎麼來的?責任又是什麼?

首先村民要報名選舉,具有選舉證明,進行選民登記,選民登記會有相關的要求進而確定候選人最後開展選舉大會。村幹部主要的職責就是幫助村裡人解決各種困難管理整治好整個村子,為人民群眾負責任。


2.怎樣才能當上村幹部?

想要當上村幹部,除了一般的硬性條件(比如年滿十八歲、具有政治權利等)外,還有一些軟性條件。比如和村裡的大部分人關係好,能夠時刻的急人所急幫助別人,這樣才能得到大家的擁護,村裡人才願意把整個村子交給你,所以當村幹部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果當上了村幹部就要鞠躬盡瘁,為老百姓負責。

3.村幹部組成?

一般由村支部和村委會構成。村支部主要包括書記、副書記、紀檢委員、宣傳委員以及組織委員五個人。村委會主要由主任、副主任、婦聯主任、文書、出納構成。


大村子和小村子的村幹部略有差異,不過差異不大。你們哪兒的村幹部又有哪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