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淡風輕下的佛系生活,是放棄自己還是成全自己?

小伊從哈爾濱回到寧波,機場候機間看到不少穿著禁慾系,古風服飾的年輕人。讓我不得想起前段時間大火的佛系青年,似乎是正在演變中無慾無歡的90後,當很多人感慨70後還在觥籌交錯間樂享人生,80後在房奴孩奴中水深火熱,而90後卻悄悄的在自我生活了!


雲淡風輕下的佛系生活,是放棄自己還是成全自己?​不少人對佛系生活持否定態度,年紀輕輕就無追求、無價值,人生毫無進取心,甚至有學者認為這是‘慵懶’的行為,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不想爭,自詡看淡一切,其實就是沒有能力後的一種自我放棄。

說實話,剛開始小伊我是認同這種觀點的,畢竟二十來歲,正是一個該有追求和夢想的年紀,看到房價高,租著也挺好;看到女朋友難追,一個人也很好;看到工資不漲,混著也不錯;吃啥都行,穿什麼都不錯。我自雲淡風輕,世界奈我如何?

在佛系風大刮的這陣子,身旁不少人開始自我安慰,也對號入座,認為這就是適合自己的生活。一切隨緣,隨遇而安,不爭不搶,不急不躁,排隊到最後也不慌張,買不到房也不再哀怨,身邊朋友結婚、離婚、生老病死都不再有豐富表情,心如止水,不悲不喜!
雲淡風輕下的佛系生活,是放棄自己還是成全自己?​其實造成這種不走心的人生態度的根本原因是理想抱負和現實生活對沖中無法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放棄,對他們來說“理想主義”這個詞已是‘洗腦套路’,不再像上一代眼中那樣有魅力,講理想的都是微商口號,是綜藝節目的效果。面對人生,剩下的是如何面對每天的生活而已,更不願以爭取的方式積極亢進,所以在‘無所謂’,‘都很好’,‘隨便啊’中開啟佛系生活。

他們不願再付出動力,只能一貫的附和、隨從,怕自己的激進行為會導致自己無法承受的後果,所以只能放棄,從而選擇“怎麼都行”!以此保護自己的生活。

但當看到江小白的勵志文案,他們隨時就買;看到青春暖心電影,他們流淚;看到環衛工被醉駕司機撞死,他們發評論譴責;中興員工跳樓,他們感慨萬千。。。。

這一切佛系的背後,你們看不到,而他們自己卻在感受。其實,他們並非隨波逐流,並非雲淡風輕,也並非心如止水,而是這些年房價太高,碰到不愛錢的女孩太少,無人趨勢下的競爭太強,中年危機越來越近,而暖心的東西越來越少,以至於一個江小白文案都能讓他們扎心不已,也許,他們並非放棄,而是內心真正的落寞,心靜不同下的生活而已。。。。
雲淡風輕下的佛系生活,是放棄自己還是成全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