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大白!難怪碧桂園要慢下來

今日,碧桂園向公眾交出了一份滿意的中期成績單。

截至2018年6月30日,純利129.4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逾72%,主要受惠期內可確認收入的物業增加、物業平均售價及毛利率增長等帶動。撇除投資物業公允值變動等因素,核心淨利潤129.5億元,大增約80%。期內總收入增長近70%至近1319億元,96%收入來自物業銷售。上半年合同銷售額增長近43%,至近4125億元。

財務數據也保持穩健。集團期內錄得房地產銷售現金回款約人民幣3360.2億元, 繼2016、2017年後又一次實現正淨經營性現金流。集團淨借貸比率為59.0%,自上市以來連續11年將淨借貸比率保持在70%以下。可動用現金餘額約2099億元,另有約人民幣2813.9億元銀行授信額度尚未使用,營運資本充裕。

真相大白!難怪碧桂園要慢下來

(碧桂園中期業績部分財務指標 來源:港交所)

碧桂園用亮麗的業績,穩固了內地房企的龍頭地位。但在中期業績發佈會上,大家聽到的並不是像其他公司叨叨不停稱讚自己的業績,而是左一句放慢速度,右一句減緩發展,一直頗為進取的碧桂園到底怎麼了?

直面風波:「刮骨療傷 提質降速」

總裁莫斌在中期業績發佈會時宣佈,碧桂園將把「零傷亡」作為長期目標,實施外部監督與內部管控策略,加大安全投入,寧可放慢發展速度,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準。

不僅如此,碧桂園主席楊國強也在當天發佈了一封致投資者公開信,信中提到生命無價,集團將以高度負責的精神,以「刮骨療傷」的決心,推進安全生產, 併成立安全生產委員會,由楊國強擔任委員會主任,也會進一步推進工地開放,主動接受業主和媒體監督。

真相大白!難怪碧桂園要慢下來

楊國強公開信

既然作為主業的房地產要減速,那就發掘下其他的業務亮點。

發展長租公寓:堅持「民生地產」理念

真相大白!難怪碧桂園要慢下來

為響應十九大提出租售並舉等住房制度,碧桂園成立長租事業部,深化發展長租業務,作為房地產主業的有力補充。去年底,碧桂園宣佈長租品牌為「BIG+碧家國際社區」,力爭三年內建設100萬套長租公寓,出租目標群體是有夢想、愛拼搏的都市青年。

為推進長租業務發展,碧桂園積極與金融機構探索銀企合作的新路徑,合作對象包括中信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二線城市籌備項目。截至6月30日,已超過2.1萬間在建房間,已獲取項目的總房間數已超過2.4萬間。年內預計能實現12個城市、46個項目同時開業。

長租業務主要採取輕資產和重資產相組合的模式。輕資產項目主要為包租、託管;重資產專案為自持。目前,輕、重資產專案按房間數計量的比例約為7:3。

真相大白!難怪碧桂園要慢下來

副總裁程光煜介紹,截至7月底,公司已獲取項目的總房間數超過3萬間。從已開業的2000多間長租公寓的出租情況看,開業滿3個月的長租公寓的承租率達91%。

發展長租業務,碧桂園是帶著社會責任的,盈利只是其次。程光煜表示,公司一直堅持「民生地產」理念,在長租公寓的租金定價貼近市場需求,符合租客承受能力。

研發機器人:技術手段消除安全問題

今年7月,碧桂園進軍機器人領域,將與各院校、研發機構和企業進行合作,可望以機器人來代替人工,進行危險的施工操作,希望減少事故發生。

真相大白!難怪碧桂園要慢下來

集團將在順德建設「機器人谷」,莫斌稱現在已開始籌備項目,但沒有量化計劃制定預算,更重要的是對機器人核心技術的研發和積累,以形成核心競爭力。

機器人項目最大特點是自帶應用場景,圍繞房地產業務發展,機器人研發方向包括特種及服務型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如烹飪、看護、巡檢、清潔機器人,而特種機器人包括建築、裝修、農業、醫療機械人,發展智慧製造以服務房地產產業鏈,提升自動化水平,相信機器人業務將為碧桂園未來發展提供可觀的價值空間。

碧桂園放慢房地產開發的速度,卻加快了長租公寓與機器人研發的腳步,從某種層面來說,碧桂園並沒有慢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