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數據可視化是數據科學家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項目的早期階段,你通常會進行探索性數據分析(Exploratory Data Analysis,EDA)以獲取對數據的一些理解。創建可視化方法確實有助於使事情變得更加清晰易懂,特別是對於大型、高維數據集。在項目結束時,以清晰、簡潔和引人注目的方式展現最終結果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的受眾往往是非技術型客戶,只有這樣他們才可以理解。

福利:私信回覆【PDF】可獲取Python電子書一套

Matplotlib 是一個流行的 Python 庫,可以用來很簡單地創建數據可視化方案。但每次創建新項目時,設置數據、參數、圖形和排版都會變得非常繁瑣和麻煩。在這篇博文中,我們將著眼於 5 個數據可視化方法,並使用 Python Matplotlib 為他們編寫一些快速簡單的函數。與此同時,這裡有一個很棒的圖表,可用於在工作中選擇正確的可視化方法!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散點圖非常適合展示兩個變量之間的關係,因為你可以直接看到數據的原始分佈。 如下面第一張圖所示的,你還可以通過對組進行簡單地顏色編碼來查看不同組數據的關係。想要可視化三個變量之間的關係? 沒問題! 僅需使用另一個參數(如點大小)就可以對第三個變量進行編碼,如下面的第二張圖所示。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現在開始討論代碼。我們首先用別名 "plt" 導入 Matplotlib 的 pyplot 。要創建一個新的點陣圖,我們可調用 plt.subplots() 。我們將 x 軸和 y 軸數據傳遞給該函數,然後將這些數據傳遞給 ax.scatter() 以繪製散點圖。我們還可以設置點的大小、點顏色和 alpha 透明度。你甚至可以設置 Y 軸為對數刻度。標題和座標軸上的標籤可以專門為該圖設置。這是一個易於使用的函數,可用於從頭到尾創建散點圖!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折線圖

當你可以看到一個變量隨著另一個變量明顯變化的時候,比如說它們有一個大的協方差,那最好使用折線圖。讓我們看一下下面這張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對於所有的主線隨著時間都有大量的變化。使用散點繪製這些將會極其混亂,難以真正明白和看到發生了什麼。折線圖對於這種情況則非常好,因為它們基本上提供給我們兩個變量(百分比和時間)的協方差的快速總結。另外,我們也可以通過彩色編碼進行分組。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這裡是折線圖的代碼。它和上面的散點圖很相似,只是在一些變量上有小的變化。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直方圖

直方圖對於查看(或真正地探索)數據點的分佈是很有用的。查看下面我們以頻率和 IQ 做的直方圖。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朝中間聚集,並且能看到中位數是多少。我們也可以看到它呈正態分佈。使用直方圖真得能清晰地呈現出各個組的頻率之間的相對差別。組的使用(離散化)真正地幫助我們看到了"更加宏觀的圖形",然而當我們使用所有沒有離散組的數據點時,將對可視化可能造成許多幹擾,使得看清真正發生了什麼變得困難。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下面是在 Matplotlib 中的直方圖代碼。有兩個參數需要注意一下:首先,參數 n_bins 控制我們想要在直方圖中有多少個離散的組。更多的組將給我們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但是也許也會引進干擾,使得我們遠離全局;另一方面,較少的組給我們一種更多的是"鳥瞰圖"和沒有更多細節的全局圖。其次,參數 cumulative 是一個布爾值,允許我們選擇直方圖是否為累加的,基本上就是選擇是 PDF(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概率密度函數)還是 CDF(Cumulative Density Function,累積密度函數)。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想象一下我們想要比較數據中兩個變量的分佈。有人可能會想你必須製作兩張直方圖,並且把它們並排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然而,實際上有一種更好的辦法:我們可以使用不同的透明度對直方圖進行疊加覆蓋。看下圖,均勻分佈的透明度設置為 0.5 ,使得我們可以看到他背後的圖形。這樣我們就可以直接在同一張圖表裡看到兩個分佈。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對於重疊的直方圖,需要設置一些東西。首先,我們設置可同時容納不同分佈的橫軸範圍。根據這個範圍和期望的組數,我們可以真正地計算出每個組的寬度。最後,我們在同一張圖上繪製兩個直方圖,其中有一個稍微更透明一些。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柱狀圖

當你試圖將類別很少(可能小於10)的分類數據可視化的時候,柱狀圖是最有效的。如果我們有太多的分類,那麼這些柱狀圖就會非常雜亂,很難理解。柱狀圖對分類數據很好,因為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基於柱的類別之間的區別(比如大小);分類也很容易劃分和用顏色進行編碼。我們將會看到三種不同類型的柱狀圖:常規的,分組的,堆疊的。在我們進行的過程中,請查看圖形下面的代碼。

常規的柱狀圖如下面的圖1。在 barplot() 函數中,xdata 表示 x 軸上的標記,ydata 表示 y 軸上的杆高度。誤差條是一條以每條柱為中心的額外的線,可以畫出標準偏差。

分組的柱狀圖讓我們可以比較多個分類變量。看看下面的圖2。我們比較的第一個變量是不同組的分數是如何變化的(組是G1,G2,……等等)。我們也在比較性別本身和顏色代碼。看一下代碼,y_data_list 變量實際上是一個 y 元素為列表的列表,其中每個子列表代表一個不同的組。然後我們對每個組進行循環,對於每一個組,我們在 x 軸上畫出每一個標記;每個組都用彩色進行編碼。

堆疊柱狀圖可以很好地觀察不同變量的分類。在圖3的堆疊柱狀圖中,我們比較了每天的服務器負載。通過顏色編碼後的堆棧圖,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看到和理解哪些服務器每天工作最多,以及與其他服務器進行比較負載情況如何。此代碼的代碼與分組的條形圖相同。我們循環遍歷每一組,但這次我們把新柱放在舊柱上,而不是放在它們的旁邊。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箱形圖

我們之前看了直方圖,它很好地可視化了變量的分佈。但是如果我們需要更多的信息呢?也許我們想要更清晰的看到標準偏差?也許中值與均值有很大不同,我們有很多離群值?如果有這樣的偏移和許多值都集中在一邊呢?

這就是箱形圖所適合乾的事情了。箱形圖給我們提供了上面所有的信息。實線框的底部和頂部總是第一個和第三個四分位(比如 25% 和 75% 的數據),箱體中的橫線總是第二個四分位(中位數)。像鬍鬚一樣的線(虛線和結尾的條線)從這個箱體伸出,顯示數據的範圍。

由於每個組/變量的框圖都是分別繪製的,所以很容易設置。xdata 是一個組/變量的列表。Matplotlib 庫的 boxplot() 函數為 ydata 中的每一列或每一個向量繪製一個箱體。因此,xdata 中的每個值對應於 ydata 中的一個列/向量。我們所要設置的就是箱體的美觀。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使用Python Matplotlib庫的5 種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

結語

使用 Matplotlib 有 5 個快速簡單的數據可視化方法。將相關事務抽象成函數總是會使你的代碼更易於閱讀和使用!我希望你喜歡這篇文章,並且學到了一些新的有用的技巧。如果你確實如此,請隨時給它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