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他星球上看地球,也是地球上看到星星的樣子嗎?

T.P.D.


首先要說明幾個不同的概念。

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星星,大部分都是遙遠星系的恆星,本身可以發光。而和地球一樣的行星,因為自身不發光,只能反射恆星的光芒,實際上非常黯淡,我們能看到的太白(金星)、熒惑(火星),以及水星、木星等行星,都是因為離我們實在太近了(相較於幾百幾千光年乃至更遠的恆星),反射太陽光依舊足夠明亮,而月球因為基本上就相當於緊挨著地球,即使是不發光的衛星,依舊又大又亮。

因此,如果站在月亮甚至火星上,都多少可以像看微信開機畫面一樣,看到太空中地球的全貌。而如果站在金星上,因為濃厚的大氣,估計什麼也看不到。站在土衛六上,可能地球就是一個我們看到的星星一樣的小光點;而如果離得更遠,站在其他星系的行星或者靠近其他星系的恆星,再回望太陽系的話,可能唯一看得到的只有太陽,即使龐大如木星,就算用天文望遠鏡,也很難被看到了。


司空見白


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行星都是太陽系內的,目前還沒有能直接觀測其他星系行星的辦法。在地球上看星星,這些星星可能是太陽系內的行星,或者是其他星系的恆星之類的。

在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上,是可以看到地球的,看起來也是一個點,和星星一樣。

上圖就是土星附近卡西尼號探測器拍攝的地球,看起來就像星星一樣。

下圖是在月球上拍攝地球。

下圖是旅行者一號在距離地球60億公里處,費盡周折回頭拍了一張地球的照片——一個小藍點。

下圖是勇氣號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拍攝的地球。(這些圖片貌似發上來就被壓縮了)

如果是太陽系外其他星系,是無法直接看到地球的。就好像我們現在沒法直接觀測其他星系的行星一樣。之前解釋過我們是怎樣判斷其他星系行星情況的,依靠行星週期性擋住恆星,恆星亮度發生變化,通過變化週期判斷行星環繞恆星的距離。

所以目前在星系、恆星系之間是無法直接觀察行星的。


蛋科夫斯基


這取決於在哪裡的星球上看地球。

如果在太陽系中,有人站在某些天體的表面上,通過肉眼是可以看到地球。但除了在月球上能夠用肉眼看到很大的地球之外,在其他星球上看到的地球都是呈現為小亮點的星星,肉眼無法辨別出地球是一顆蔚藍色的星球,這就像我們在地球上看到金星、火星那樣。

勇氣號火星漫遊車在火星上拍攝到的地球照片

在太陽系中,只有在水星、月球、火星及其兩顆衛星、木星和土星的某些衛星的表面上,才能用肉眼看到地球。像金星、木星和土星的大氣層太厚,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距離太遠,都無法用肉眼看到地球。

如果在太陽系外的其他行星系統中,用人的肉眼看地球是更不可能的。不過,在太陽系外看到太陽還是有可能的。通過計算可知,在距離太陽56光年的範圍之內,人的肉眼是可以直接看到太陽的。只不過在太陽系外看太陽,太陽看起來只是一顆不是很起眼的小亮點,就算是在4光年外的比鄰星那裡看起來也是如此。

此外,在太陽系以及太陽系附近的其他行星系統中,所會看到的星空不會有什麼區別,因為觀測視角都是差不多的。


火星一號


這句話頂多在太陽系內適用(這已經很勉強了,也就適用地球附近幾個行星)

因為行星本身不發光,只能反射恆星的光

芒。比如你在火星看地球,適當的情況下,就和地球看火星的感覺差不多。但是你跑到其他星系,就別想看到地球了,因為在那種情況下,你能看到太陽就已經不錯了,因為太陽已經成了滿天繁星中的一點。

其實這道問題的關鍵就是兩點

①距離

近大遠小,這個視覺原理大家都清楚。距離越遠就越難看見,除非目標體積巨大。

舉個例子,比如太陽和月球,日地距離1.5億公里、地月距離38萬公里,但從肉眼觀察,月球和太陽幾乎是一樣大(日全食)

②亮度

距離越遠,亮度越暗,也就越難被看到,更何況地球乎

期待您點評和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