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內地作家團首訪港澳引起轟動

那年,內地作家團首訪港澳引起轟動

那年港澳行

周 明

那是一次難忘的訪問。

1987年4月,以80歲高齡德高望重的老作家蕭軍為團長的中國作家代表團轟動的緣由有三:一是這個團是內地首次派往港、澳訪問的作家團。二是代表團的成員乃當時活躍在文壇的老中青三代作家。這很引人注目。三是蕭軍作為團長帶隊出訪,這在當時本身就是一個大新聞。蕭團長在出訪前夕幽默地說:“本人系‘出土文物’ 。這可是有生以來頭一回當團長,各位多幫襯點。 ”

一路上,蕭團長紀律嚴明,帶頭執行。代表團既團結又活躍,個個心情舒暢。蕭團長時不時指令女兒蕭耘為大家清唱陝北民歌,活躍氣氛。有時,他一高興也獨唱一曲,他說他對陝北一生難忘。後來,在訪問行程中,我們常常遇到對方有贈送團隊和團員禮物的事情,哪些禮物可以接受、哪些不方便收,他都做出明示。對於贈書他則照收不誤,可其他的禮品呢?他卻要分門別類了。

代表團成員共15人:鐵凝、何曉魯、張一弓、李國文、鄧友梅、從維熙、葉君健、韶華、鄭江萍、張鍥、吳泰昌、關木琴、範寶慈、蕭耘和我。

當我們一行飛抵香港啟德機場,便被一群早已等候的香港媒體的記者熱情包圍。他們一個個和我們對號認人,抓緊時間採訪。那種敬業精神,令人欽佩。

這次出訪是應香港著名實業家霍英東和澳門著名實業家馬萬祺兩位先生的盛情邀請。兩位先生在港、澳兩地都指派了他們的助手熱情接待我們,負責安排代表團每天的行程和交流活動項目,豐富而周到,使我們天天都有收穫。

4月28日晚,由香港大公報和新晚報做東,在花樹成蔭別具特色的“鄉村俱樂部”招待了作家團。出席者均系香港文化界、新聞界和企業界的知名人士,諸如霍英東、徐四民、金庸、胡菊人、趙令揚、安子介、文樓,還有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張峻生等。在這裡我第一次見到久已仰慕的金庸先生,他談吐平和、溫文爾雅。還有一個意外就是來賓中有國際友人韓素音。她說,非常感謝晚宴的主持人、大公報社長費彝民先生給了她這樣一個得以與老友相聚的機緣。在座的李宗瀛和葉君健先生都是她的老朋友了。1933年她和李先生同在燕京大學讀書,當時兩人還商量過畢業後去當醫生,沒想到由於時局的變化醫生沒當成,卻走上了寫作的道路。後來,在英國她又有幸結識了葉君健先生。那時她還是個剛剛20歲的姑娘呢!想不到,幾十年的朋友今天在香港又相遇了。

宴會中,氣氛極為熱烈溫馨,人們爭相發言。此時,突然有人提議,請蕭團長講話。蕭軍先生立馬站起來風趣地說:“今天本團長就不發表‘演說’了,我想請女兒蕭耘高歌一曲代為發言好不好? ”大家同聲說:好呀好!他搶先為蕭耘報幕說:“諸位嘉賓,下面我們請蕭老的女公子唱一曲草原情歌《在那遙遠的地方》。 ”當蕭耘唱到“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時,費社長猛一聲喝彩,說:好哇!引得全場轟笑。蕭老大聲說:“不行不行,這歌詞得改兩個字,皮鞭細細的不得,得要粗粗的,還要重重地打嘍! ”全場又是一陣歡笑。

在香港出訪期間,蕭軍團長常常被友好地詢問起蕭紅的情況。當我們應邀參觀莊士集團、訪問香港工商界的領軍人物莊重文董事長時,莊先生一見蕭老就神秘地說:“我早想見你。你的許多事兒我都知道,就連你愛人的事我也知道。 ”蕭老反問道:“那我考考你,我愛人是誰? ”“你愛人是蕭紅啊,是有名的女作家。 ”“哈哈……”這是真的,莊先生與文學還真有歷史淵源呢!早在30年代,他年輕的時候,在廈門老家曾有一次偶然的機會,用滑板送魯迅先生去集美學校講課,這件事他一生都保持著珍貴的記憶。因此在祖國改革開放後,於1987年他出巨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發起並主辦“莊重文文學獎” ,以獎勵在文學創作上卓有成就的青年作家。這項獎項陸續舉辦了14屆,幾乎當前活躍在文壇的主力軍知名作家大多是“莊獎”的獲得者。這項獎扶持了一大批有才華、有實力、有潛力的青年作家。為此,也圓了莊先生的文學夢。

本來進出莊士集團大廈,按規定是要著西服、戴領帶的,陪同代表團的一位工作人員,到了莊士大廈才知道有這個規矩,趕緊跑到樓下商場裡買了一款漂亮的領帶戴上進入大廈。但從不喜歡穿西裝,而今卻是身著民族式的燈籠褲的蕭軍破例進入莊氏宴會,說明莊先生的善解人意。

訪問結束要離開的頭兩天,蕭團長突然說:“你們幾個年輕人不老問我蕭紅的事嗎?蕭紅當年在香港生活了兩年多,最後不幸英年早逝病故於香港。我今天領你們去尋訪當年蕭紅的墓葬地,就在淺水灣海灘的一處。蕭紅的遺骨,解放後已經移葬在廣州烈士陵園。現在我們去看看當年的墓葬地。 ”我們一邊走一邊聽蕭老講他和蕭紅的故事。

找到了,找到了!按照蕭老回憶的地方,已是海灘的一片樹林子裡。我們在這裡沉思良久,虔誠地向蕭紅的墓地三鞠躬。此刻,我看到蕭軍老人已經淚眼朦朧。

這是我們在海灘難忘的一幕。

在香港、澳門,我們除了和文化界、新聞界、企業界有較多接觸和交流外,同時,還重點訪問了港澳的幾所著名的大學。和這些大學的交流,大都在該校的圖書館進行。在港澳地區,大學的圖書館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和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館長顏達威博士一見面,他抱歉地說他普通話講得很不好,不能和大家暢所欲言,遺憾得很。果然他十幾分鐘的開場白,竟用了廣東話、英語和聽不明白的普通話三種語言。他的意思是很高興見到內地這麼多作家來訪中文大學,他們和內地的大學也建立了友誼,相互增進了解,互相都不斷有提升。他熱情帶領我們到圖書館和校園進行了參觀。

這年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我們正好在香港。這一天,安排了在香港大學校園裡,舉行一次內地作家代表團向香港大學的贈書儀式。由內地百多位著名作家諸如冰心、巴金、丁玲、艾青、蕭軍、楊沫、王蒙、從維熙、鄧友梅等親筆簽名、製作精美的一套優秀而珍貴的叢書,蕭軍團長和葉君健副團長親手捐贈給王庚武校長。王校長激動地緊握蕭軍、葉君健兩位團長的手說:這對於我們學校圖書館來說是珍貴的寶藏。對青年學生來說,是特大的喜事,他們有了這些經典著作閱讀,會大大豐富他們的文學修養,也增進了香港和內地文學界的相互瞭解。為此,港大圖書館還專門設置了展書檯,方便讀者翻閱。

這套叢書,代表團在澳門東亞大學(現更名為澳門大學)同樣舉行了隆重的贈書儀式。該校圖書館館長林佐瀚先生是位中年學者。這一天他在座談會上首先代表澳門東亞大學歡迎作家團訪問該校。聽說林先生在公眾場合和在家裡從來不敢講“國語” ,而今天為了歡迎北京來的作家,他決意要用“國語”致辭。他一開口,便幽默地說:雖然有人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廣東人講官話,我今天高興啊!見到了自己從小就仰慕的心儀已久的老作家、老前輩,同時又得到了這樣一套由著名作家親筆簽名的名著,真是我們東亞大學的福氣!無價之寶啊!他的講話,由於講的是費勁的“國語” ,掌聲和笑聲不斷。隨後,他主持了作家團和該校學生及文學愛好者的交流座談會,蕭軍團長以他通俗生動的語言講授了他的創作經歷和經驗,受到學生們的熱烈歡迎。

在澳門,由年過八旬的澳門筆會會長梁雪予主持的座談會上,雙方作家暢談了各自的創作情況。蕭軍團長首先義正詞嚴地說:有人說香港和澳門是文化沙漠,這個說法不準確。任何沙漠上都有生物存在的啊。沙漠有時候是會變良田的。相反,如果良田你不很好地耕耘,一樣會變成沙漠,何況港、澳街頭書店林立,文化界有這麼多精英人才,有那麼多好作品面世,怎麼說是文化沙漠呢!

讓蕭老意外的是,有天代表團在澳門參觀,有位中年人尾隨我們好大一段路,一問才知道,他“發現”了蕭軍。他覺得這位老人家眼熟,身著燈籠褲,小壓發帽,大手杖……和照片上看到的差不多。原來他沒有認錯人,是蕭老。這人正是《八月的鄉村》的忠實讀者。澳門的幾位長輩作家也是蕭老《八月的鄉村》的粉絲呢。這使蕭軍老人很感欣慰。

結束了半個多月難忘的港澳行,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收穫,滿載而歸。

那年,內地作家團首訪港澳引起轟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