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蒼白了我的等待,諷刺了我的執著——余秋雨的這些話太經典

1、有山脈相隔的遙遠是一種絕望,由水道相通的遙遠是一種憂傷。

2、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蹋。

3、是你蒼白了我的等待,諷刺了我的執著。

4、總是忙著裝扮;真精英總是努力地與民眾溝通,偽精英總是努力地與民眾劃分,這就是最根本的區別。

5、歷史上也有一些深刻的哲人,以歌頌青年來弘揚社會的生命力。但這裡顯然橫亙著一種二律背反:越是堅固的對象越需要鼓動青年去對付,但他們恰恰因為年輕,無法與真正的堅持相斡旋。

6、小人用卑微的生命粘貼住一具高貴的生命,高貴的生命之所以高貴就在於受不得汙辱,然而高貴的生命不想受汙辱就得付出生命的代價,一旦付出代價後人們才發現生命的天平嚴重失衡。這種失衡又倒過來在社會上普及著新的恐懼:與小人較勁犯不著。

7、人類最愛歌頌和讚美的是初戀,但在那個說不清算是少年還是青年的年歲,連自己是誰還沒有搞清,怎能完成一種關及終身的情感選擇?因此,那種選擇基本上是不正確的,而人類明知如此卻不吝讚美,讚美那種因為不正確而必然導致的兩相糟踐;在這種讚美和糟踐中,人們會漸漸成熟,結識各種異性,而大抵在中年,終於會發現那個“唯一”的出現。但這種發現多半已經沒有意義,因為他們肩上壓著無法卸除的重擔,再準確的發現往往也無法實現。既然無法實現,就不要太在乎發現,即使是“唯一”也只能淡然頷首、隨手揮別。此間情景,只要能平靜地表述出來,也已經是人類對自身的嘲謔。

8、誠懇坦然地承認奮鬥後的失敗,成功後的失落,只能變得更沉著。

9、別再為錯過了什麼而懊悔。你錯過的人和事,別人才有機會遇見,別人錯過了,你才有機會擁有。人人都會錯過,人人都曾經錯過,真正屬於你的,永遠不會錯過。

10、一路行走一路懷疑,一路懷疑一路行走,這就是我們的宿命。想起了我們遙遠的先人,他們就是這樣從森林和沼澤中走出來的,隊伍中經常因風暴的去來、猛獸的出沒、歧路的選擇而議論紛紛,他們的領路人也會因謠言和非難而無辜犧牲,但他們終於走出來了,走到了文明的開闊地。

是你蒼白了我的等待,諷刺了我的執著——餘秋雨的這些話太經典

11、至今記得初讀比利時作家梅特林克《卑微者的財寶》時所受到的震動。他認為,一個人突然在鏡前發現了自己的第一根白髮,其間所蘊含的悲劇性遠遠超過莎士比亞的決鬥、毒藥和暗殺。這種說法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開始我深表懷疑,但在想了兩天之後終於領悟,確實如此。第一根白髮人人都會遇到,誰也無法諱避,因此這個悲劇似小實大,簡直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而決鬥、毒藥和暗殺只是偶發性事件,這種偶發性事件能快速置人於死地,但第一根白髮卻把生命的起點和終點連成了一條綿長的邏輯線,人生的任何一段都與它相連。

12、能夠慢慢培養的不是愛情,而是習慣。能夠隨著時間得到的,不是感情而是感動。所以愛是一瞬間的禮物,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但反過來說,愛和婚姻實際並不是一回事情,並不是所有的愛情都要結婚的,也不是所有婚姻都有愛情的。

13、痛過,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哭過,才知道心痛是什麼感覺,傻過,才知道適時的堅持與放棄,愛過,才知道自己其實很脆弱。其實,生活並不需要這麼些無謂的執著,沒有什麼就真的不能割捨。

14、當今天下百業,文化最大。當今天下百行,文化屆最小。那麼,豈能再讓一個日漸乾涸的小池塘,擔任江河湖海的形象代表?

15、某個時期,某個社會,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壞不到哪裡去。最怕的是中年人的荒唐,而中年人最大的荒唐,就是忘記了自己是中年。

16、此生就是來解謎的,人生的吸引力主要由懸念構成。

17、一個混濁的中游不可能帶來一個清澈的下游。

18、中年人的堅守,已從觀點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難以言表,他們變得似乎已經沒有頂在腦門上的觀點。他們知道,只要堅守著自身的人格原則,很多看似對立的觀點都可相容相依,一一點化成合理的存在。於是,在中年人眼前,大批的對峙消解了,早年的對手找不到了,昨天的敵人也沒有太多仇恨了,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顧在自己身邊。請不要小看這“照顧”二字,中年人的魅力至少有一半與此相關。

19、時間,讓深的東西越來越深,讓淺的東西越來越淺。看的淡一點,傷的就會少一點,時間過了,愛情淡了,也就散了。

20、我們始終都在練習微笑,終於變成不敢哭的人。

是你蒼白了我的等待,諷刺了我的執著——餘秋雨的這些話太經典

21、如果坦白是一種傷害,我選擇謊言。如果謊言也是傷害,我選擇沉默。

22、我懷念的不是你,而是你給的致命曾經。

23、來一次世間,容易嗎?有一次相遇,容易嗎?叫一聲朋友,容易嗎?仍然是那句話——學會珍惜,小心翼翼。

24、鼓動人們為了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所謂觀念上的疑點,毫無顧忌地告密、揭發、反咬、圍攻、賣友。只要做了這樣的惡事,不僅能自保,而且還能瓜分受害者的遺產;如果不肯這樣做,則遲早災難臨頭。這就以對生命最終威脅的方式培植起人性深處的惡,使之蔓延膨脹,顛覆全社會的人格系統。

25、如果被別人嫉妒的是你,那麼,暗暗地把自我誇獎一次吧!如果被別人造假的是你,那麼,再狠狠地自我陶醉一次吧!

26、民眾的良知在獲得啟蒙之前,他們恰恰是很多無恥暴行的參與者和歡呼者。

27、有了朋友,再大的災害也會消去大半。有了朋友,再糟的環境也會風光頓生。

28、老人歌頌青年時代,大多著眼於青年時代擁有無限的可能性。但他們忘了,這種可能性落實在一個具體個人身上,往往是窄路一條。錯選了一種可能,也便失落了其他可能。說起來青年人日子還長,還可不斷地重新選擇,但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是由種種社會關係和客觀條件限定在那裡,重新選擇的自由度並不是很大。“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劇處處發生,只不過多數失足看起來不像失足而已。

29、羅丹說,什麼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東西。我們自身的雕塑,也要用力鑿掉那些異己的、卻以朋友名義貼附著的雜質。不鑿掉,就沒有一個像模像樣的自己。

30、閱讀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是你蒼白了我的等待,諷刺了我的執著——餘秋雨的這些話太經典

31、我們一直覺得妥協一些、將就一些、容忍一些可以得到幸福,但當你的底線放得越低,你得到的就是更低的結果。

32、要的原因是,韓國藝術家不知道中國評論家,而超女根本不在乎評論家的存在。

33、凡是文化程度不高的群落,總是會對自己不懂的文化話語心存敬畏,正是這種敬畏心理被一些投機文人利用了。在中國大陸改革開放這二十幾年裡邊,偽精英文化的發展好像有那麼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可以稱為假洋鬼子階段,第二階段是所謂拒絕世俗的階段,第三階段是所謂咬文嚼字的階段。

34、常常會在不經意間想起曾經的某個人,不是忘不了,而是放不下。那些不願再向任何人提起的牽掛,在黑暗的角落裡潛滋暗長。總是在不懂愛的時候遇見了不該放棄的人,在懂得愛以後卻又偏偏種下無意的傷害。遇見某個人才真正讀懂了愛的含義;錯過某個人,才真正體會到了心痛的感覺。

35、如果你喜歡文學,喜歡原創文學,我建議你到文博苑裡看一看,讀一讀,同時也希望大家親自寫一些自己的東西作為鍛鍊。

36、如果真的有一天,某個回不來的人消失了,某個離不開的人離開了,也沒關係。時間會把最正確的人帶到你的身邊,在此之前,你所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顧自己。

37、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你萬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僅僅是你一個人的事,別人也許會同情,也許會嗟嘆,但永遠不會清楚你傷口究竟潰爛到何種境地。

38、謠言的雪球不僅可以越滾越大,而且還會越滾越圓、越滾越險。這真是一個可怕的雪球。

39、生命中有一些人與我們擦肩了,卻來不及遇見;遇見了,卻來不及相識;相識了,卻來不及熟悉;熟悉了,卻還是要說再見。——對自己好點,因為一輩子不長;對身邊的人好點,因為下輩子不一定能遇見。

40、為什麼那麼多中國民眾突然對韓國的電視劇,對超女表現出那麼單純的投入,很重要的原因是,韓國藝術家不知道中國評論家,而超女根本不在乎評論家的存在。

是你蒼白了我的等待,諷刺了我的執著——餘秋雨的這些話太經典

41、我看到,最低俗的友情被滔滔酒水浸泡著越泡越大。

42、若愛,請深愛,如棄,請徹底,不要曖昧,傷人傷己。

43、什麼是雕塑?那就是在石料上去掉那些不要的東西。我們自身的雕塑,也要用力鑿掉那些異己的、卻以朋友名義貼附著的雜質。不鑿掉,就沒有一個像模像樣的自己。

44、真希望世間能有更多的日珍視自己的每一步腳印,勤於記錄,樂於重溫,敢於修正,讓人上的前前後後相互滋潤。

45、沒有悲劇就沒有悲壯,沒有悲壯就沒有崇高。雪峰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著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著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殞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髮,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

46、愛是平等的,可以付出更多,也可以愛他更多,但決不是妥協、將就、容忍。

47、每個人都有一個死角,自己走不出來,別人也闖不進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裡。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個人都有一道傷口,或深或淺,我把最殷紅的鮮血塗在那裡。你不懂我,我不怪你。每個人都有一行眼淚,喝下的冰冷的水,醞釀成的熱淚。我把最心酸的委屈匯在那裡。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48、文化人不要在地域上敏感。

49、最大的悲劇,莫過於把並不存在的文明前提當作存在。文明的傷心處,不在於與矇昧和野蠻的搏鬥中傷痕累累,而在於矇昧和野蠻錯看成文明。

50、不要總抱怨自己遇到的人都不靠譜,如果別人總這麼對你,那麼一定是你教會了別人用這樣的方式對你。

是你蒼白了我的等待,諷刺了我的執著——餘秋雨的這些話太經典

51、在文化上,無效必然導致無聊,無聊又必然引來無恥。但是,即使到了這種“三無”的低谷,也不必過於沮喪。因為只有低谷,才能構成對新高峰的嚮往。

52、我看到,被最密集的“朋友”簇擁著的總友情的孤兒。

53、與其被謠言壓死,不如發出光亮把謠言驅逐;眾人把懷疑的目光投向你,你把懷疑的目光投向謠言;傳謠者都是可憐人,他們能接受謠言,也能接受光亮;光亮是什麼?是那顆真正為眾人負責的心。

54、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55、可愛、高貴、魅力之類往往既構不成社會號召力也構不成自我衛護力,真正厲害的是邪惡、低賤、粗暴,它們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向無敵。

56、善良,這是一個最單純的詞彙,又是一個最複雜的詞彙。它淺顯到人人都能領會,又深奧到無人能夠定義。它與人終生相伴,但人們卻很少琢磨它、追問它。

57、有些事,明知是錯的,也要去堅持,因為不甘心;有些人,明知是愛的,也要去放棄,因為沒結局;有時候,明知沒路了,卻還在前行,因為習慣了。

58、永遠也不要記恨一個男人,畢竟當初,他曾愛過你,疼過你,給過你幸福。永遠不要說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好男人了,或許明天,你就會遇到愛你的那個男人,在你眼裡,他再壞也是好。其實,分手之後沒必要記恨,更沒必要自暴自棄。

59、因為有你,我認真過,我改變過,我努力過,我悲傷過…我傻,為你傻;我痛,為你痛;深夜裡,你是我一種慣性的回憶…我不想在為過去而掙扎,我不想在為過去而努力,我不想在為思念 而牽掛,可這些都只是不想,我、做不到。

60、碎了一地的諾言,拼湊不回的昨天。

是你蒼白了我的等待,諷刺了我的執著——餘秋雨的這些話太經典

61、人們常常習慣於把那些對自己提出了不恰當批評的人看作小人,這其實是不對的。在很多時候,即便那些給我們帶來毀損和災難的人也未必是小人,因此,需要把對毀損的態度是一種特殊事件,小人是一種恆久存在。毀損針對個人,小人荼毒社會。

62、喜歡一個人,在一起時會很開心;愛一個人,在一起時會莫名的失落。喜歡一個人,永遠是歡樂;愛一個人,你會常常流淚。喜歡一個人,當你想起他會微微一笑;愛一個人,當你想起他會對著天空發呆。喜歡一個人,是看到了他的優點;愛一個人,是包容了他的缺點。————喜歡,是一種心情;愛,是一種感情。

63、人格尊嚴的表現不僅僅是強硬。強硬只是人格的外層警衛。到了內層,人格的天地是清風明月,柔枝漣漪,細步款款,淺笑連連。

64、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經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瞭然,萬丈紅塵已移到遠處,寧靜下來了的周際環境和逐漸放慢了的生命節奏構成了一種總結性、歸納性的輕微和聲,詩的意境出現了。

65、嫉妒的起點,是人們對自身脆弱的隱憂。

66、中年人一旦有了當家體驗,就會明白教科書式的人生教條十分可笑。當家管著這麼一個大攤子,每個角落每時每刻都在湧現著新問題,除了敏銳而又細緻地體察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解開每一個癥結,簡直沒有高談闊論、把玩概念的餘地。這時人生變得很空靈,除了隱隱然幾條人生大原則,再也記不得更多的條令。我認為這是一種極好的人生狀態,既有很大的幅度,又有很大的彈性。

67、怕被傷害的人,永遠抓不到真正的幸福;怕傷害別人的人,永遠都會被別人有意無意的傷害。

68、一切美麗都是和諧的,因此總是渾然天成,典雅含蓄。反之,一切醜陋都是獰厲的,因此總是耀武揚威,囂張霸道。如果沒有審美公德的佑護,美永遠戰勝不了醜。

69、判定一種文明的優劣有多種標準,而最高標準和最低標準又常常首位相應,形成一個循環圓形。中華文明至少在一點上既符合最低標準,也符合最高標準,那就是:自己好好活著,不去招惹別人。

70、誰也不要躲避和掩蓋一些最質樸、最自然的人生課題如年齡問題。

是你蒼白了我的等待,諷刺了我的執著——餘秋雨的這些話太經典

71、假如你想要一件東西,就放它走。它若能回來找你,就永遠屬於你;它若不回來,那根本就不是你的。

72、詩人比美人更加自我,他們用詩情築造了又一堵尊嚴的城牆。

73、再高的職位,再多的財富,再大災難,比之於韶華流逝、歲月滄桑、長幼對視、生死交錯,都成了皮相。北雁長鳴,年邁的帝王和年邁的乞丐一起都聽到了;寒山掃墓,長輩的淚滴和晚輩的淚滴卻有不同的重量。

74、我們的歷史太長、權謀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內幕太厚、口舌太貪、眼光太雜、預計太險,因此,對一切都‘構思過度’。

75、惡者播弄謠言,愚者享受謠言,勇者擊退謠言,智者阻止謠言,仁者消解謠言。

76、很多老人的長壽,是犧牲很多樂趣換來的。例如,拼死冒險的樂趣、孤立無援的樂趣、遭受圍攻的樂趣。文化也是一樣,長壽的代價就是失落太多。

77、青年時代的正常狀態是什麼,我想一切還是從真誠的謙虛開始。青年人應該懂得,在我們出生之前,這個世界已經精精彩彩、複復雜雜地存在過無數年,我們什麼也不懂,能夠站箏腳下的一角建設一點什麼,已是萬幸。如果刻苦數年,居然從腳下紮下根去,與世界的整體血脈相連,那也就使自己單薄的生命接通了人類。應該為這種接通而驚喜,試想區區五尺之軀,接通於千年之前,接通於萬里之外,正是這種接通使自己領略崇高,問津壯麗,體驗多元,哪能值得驟然變臉,扯斷這些接通,不分青紅皂白,你死我活地批判起來?這種謙然安然的生態,也可免除青春生命的無謂浪費,讓青年人有可能歡天喜地地活得像青年。

78、我看到,最早到臨終床前的總是小人。

79、中年是對青年的延伸,又是對青年的告別。這種告別不僅僅是一系列觀念的變異,而是一個終於自立的成熟者對於能夠隨心所欲處置各種問題的自信。

80、黃山谷說過:“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則塵俗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這就是平庸的寫照。如此好事,如果等到成年後再來匆匆彌補就有點可惜了,最好在青年時就進入。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