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間地頭 這樣樸素的直播你見過嗎?黑龍江農民直播4個月賺8萬塊

網絡直播是時下最熱門的娛樂方式之一,而提起“網紅”

,大家第一印象會是光鮮亮麗的美女帥哥,有的打遊戲秀口才、有的跳跳舞展歌喉,而且大都是形形色色的都市生活。

但是,最近你會發現,一些農村和山區中,有一群別樣的“網紅”嶄露頭角,他們的直播內容,無非是種地、捕魚、摘山貨等最普通不過的農村日常生活,卻吸引了大量粉絲。通過直播,他們還能給自己的農產品找銷路,可謂直播界的一股另類的力量。

田間地頭 這樣樸素的直播你見過嗎?黑龍江農民直播4個月賺8萬塊

田間地頭 這樣樸素的直播你見過嗎?黑龍江農民直播4個月賺8萬塊

一個“強哥”,強了全村經濟

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林口縣柳樹鎮柳毛村,是一個多面靠山的村莊。200多戶村民,收入除了種地,就只有在春、夏兩季到山上採點兒山貨賣錢,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賺錢。

在這裡有一位“強哥”,是柳毛村網絡直播第一人。王強雖然已經年過40,喜好接受新鮮事物的他,在2017年接觸到網絡直播,也開啟了“強哥”的直播之路

田間地頭 這樣樸素的直播你見過嗎?黑龍江農民直播4個月賺8萬塊

圖源:生活報

“一個網絡直播也能用來談未來?不就是賺打賞錢嘛!”很多人這樣質疑,但王強不這樣想。

開著拖拉機去種地,把專用工具伸到牛胃裡取鐵,到山上採野菜遇到獾子洞……王強在網上直播的都是原汁原味的農村生活

一次他直播母親攤大煎餅,沒想到增加了大量粉絲,而且很多網友紛紛要求購買這樣的農家大煎餅。

王強敏銳地察覺到了商機,“既然城裡人愛看農村生活,希望購買到地地道道的綠色食品,我為啥不能利用這個直播平臺賣山貨和農副產品呢?”

從此,田間地頭、房前屋後、深山採摘,都成了王強直播的素材。而且,很多貨真價實的農副產品也的的確確賣出了好價錢。就比如說王強老媽攤的大煎餅,市場上機壓的一塊多錢一張,而他家選用五種上等雜糧製作的煎餅,一張能賣到三元錢,“最多一天,光接單就達900張”。

王強通過直播,把這些東西推介出去,再通過微信出售。漸漸地,他的粉絲越來越多,收入也越來越高,王強播“農村生活”不到四個月,他已經收入了七八萬元

如今,王強不僅自己把農副產品賣火了,還帶動著全村人一起銷售,為全村人都增加了收入。

田間地頭 這樣樸素的直播你見過嗎?黑龍江農民直播4個月賺8萬塊

田間地頭 這樣樸素的直播你見過嗎?黑龍江農民直播4個月賺8萬塊

告別粗俗的農村直播

隨著視頻、直播的興起而越發普遍,許多農村題材直播視頻紛紛出現,為了博取點擊率和打賞,很多直播主頻頻刷新下限,用大尺度低俗和譁眾取寵的表演吸引眼球,農村題材直播和大尺度、低俗表演劃上了等號

這種亂象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在一系列的整治打擊下,這種直播主逐漸銷聲匿跡,但是隨著王強這種直播主的出現,這些紮根農村、依賴農村的新一代農民們,也可以做到走得出來,也回得來,成為一股“清流”,成為一種潮流

比如上文中的王強,他通過直播來展現農村生活的原貌,讓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人,讓從小生長在城市的人能夠通過他的直播感受到鄉間文化,工作之餘放鬆壓力的同時能夠感受到“粒粒皆辛苦”的不易。

田間地頭 這樣樸素的直播你見過嗎?黑龍江農民直播4個月賺8萬塊

圖源:人民網

與此同時,很多新一代農民回鄉進行網絡直播,由此產生的廣告效應使得家鄉村民將自家種植的各種各樣的農產品找到新銷路,讓農產品從市集中走向“網絡大集市”,不僅能提升自家的收入,甚至可以做到帶動當地經濟提升。只要有了經濟收入,自然會吸引外出務工人員返鄉,為家鄉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裡,事事都和網絡離不開關係,在一些精準扶貧和開拓市場的過程中,從政府的幫扶,變為農民自願自發地進行直播,效果更佳。

網絡直播也可以算是一種創新,新一代農民將新技術和傳統行業融合,藉助網絡直播這樣的平臺銷售自己,銷售家鄉特色。

當然,這樣的網絡銷售也不能“野蠻發展”,仍舊需要政府部門應出臺相應的管理辦法,聯合網絡直播平臺共同治理:對於主播的身份進行審核限制,不允許虛假宣傳,且直播內容符合法律規定;同時,對他們的產品質量進行把關,使之成為正規渠道。

田間地頭 這樣樸素的直播你見過嗎?黑龍江農民直播4個月賺8萬塊

網絡時代裡

各種潮流來去匆匆

真正能把握住潮流的人都會分得一杯羹

但也正像王強自己擔心的那樣

今後不能僅僅依靠直播

這只是一種致富手段

今後還要探求新發展發現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