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眼中的「東方—18」:一箭多雕的軍演

西方媒體眼中的“東方—18”:一箭多雕的軍演

西方媒體眼中的“東方—18”:一箭多雕的軍演

“東方-18”中俄軍演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這樣的大規模的軍演必然會引起西方媒體的高度關注,他們是如何看待這場軍演的呢?

據美國《國家利益》網站報道上週,西方從莫斯科獲得了新的震撼。就在那時,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宣佈,俄羅斯武裝部隊將於9月舉行軍事演習,名為“東方—18”,其規模自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未見過。如果說有任何疑問的話,那就是俄羅斯認為自己正處於“新冷戰”之中,那麼紹伊古直接提到1981年大規模的西方演習,似乎證實了克里姆林宮的普遍心態,事實上,紹伊古聲稱,“東方-18演習將在某些方面與西方-81重複’但是其規模比西方-81還要大。

西方媒體眼中的“東方—18”:一箭多雕的軍演

在同一份聲明中,紹伊古宣佈,演習將涉及1000多架飛機、近30萬名士兵,以及俄羅斯在中部和東部軍區的幾乎所有軍事設施。包括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另據報道包括坦克、裝甲車等車輛在內的3.6萬件裝備參與演習。

幾天後,值此中國高級軍事代表團訪問,紹伊古表示莫斯科和北京之間的關係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有趣的是,後者一次,討論中國單位與俄羅斯一起單位參與上海合作組織的反恐演習發生在車里雅賓斯克州,但似乎並沒有提到東方—18的合作計劃。似乎俄中軍事合作似乎是真正正規化的,一次演習或交流緊隨其後,達到了越來越高的強度和範圍。

西方媒體眼中的“東方—18”:一箭多雕的軍演

除了規模龐大的演習,中國軍隊發揮作用的事實似乎主導了對東方-18的報道。但至少有兩個關鍵的分析要點似乎被忽略了。首先,此次演習的地點無疑反映出克里姆林宮希望緩和歐洲舞臺上的緊張局勢。在跨大西洋共同體內部出現分歧之際,如此接近北約國家的大規模軍事演習將引發過度挑釁,並與俄羅斯的利益背道而馳。克里姆林宮明白這對歐洲安全無疑是件好事。

在大多數西方分析中沒有提到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9月在符拉迪沃斯託克舉行的東方經濟論壇和東方-18演習。人們很容易忘記,六個月前,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將會吞沒東北亞。這次演習很可能是為了展示武力,以便對半島內外的外交和相關的“相關力量”產生有利影響。

西方媒體眼中的“東方—18”:一箭多雕的軍演

毫無疑問,俄中戰略合作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作為兩國關係中新能源和協同作用的一個例子,北京願意明確支持“極地絲綢之路”的新概念,並將其作為“一帶一路”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可能給莫斯科留下了深刻印象。例如,中國宣佈將建造一艘核破冰船(可能得到俄羅斯的協助)。可以被視為對振興的北海航線平穩運行的一個相當認真的承諾。實際上,中國的投資很可能在激活俄羅斯長期以來的夢想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個夢想是沿著北部沿海的一條充滿活力的海上走廊,帶來一定的聲望和繁榮。

然而,儘管聽起來不錯,但可以說並非所有俄羅斯人都如此樂觀,有些人甚至認為東方—18演習有雙重信息也意味著警告北京。我最近在這個論壇上描述了至少一位多產的俄羅斯戰略家,他認為中國是對俄羅斯國家安全的最大威脅。實際上,俄羅斯媒體上週似乎對阿富汗東部可能設立的中國軍事基地(或訓練設施)感到不安。

西方媒體眼中的“東方—18”:一箭多雕的軍演

奇怪的是,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國人談論東方-18的次數可能比俄羅斯人多。西方觀察家對俄中關係往往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解讀:要麼是功能失調,要麼是已經存在的同盟關係。其實這兩種解釋都是不正確的。俄中軍事聯盟是不可能的,那將對全球穩定將帶來多麼巨大的衝擊。

回到克里姆林宮的動機上,俄羅斯媒體對東方-18演習相對沉默的一個合乎邏輯的原因可能是,俄羅斯國內關於大炮與黃油的辯論正變得越來越激烈。在養老金改革這一敏感問題上出現重大抗議的背景下,克里姆林宮可能不那麼急於展示其軍事實力。

此外在過去幾週中,半島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倒退,很可能成為舉行東方-18演習的最有力解釋。(冪談天下/張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