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表示願意和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談判,美俄會在敘利亞問題上達成妥協嗎?

大東北的小豆包


本月12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和美國舉行對話有利於美俄兩國在敘利亞的共同利益,而美國方面此前也表示在敘利亞問題上各方應該堅持外交優先的原則。那麼長期在敘利亞問題上針鋒相對的美俄是否有可能最終就敘利亞問題達成妥協呢?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

根據目前的敘利亞局勢分析,既然俄羅斯突然主動表示願意在敘利亞問題上和美國進行談判,那這就足以說明美俄還是有較大可能在敘利亞問題上達成妥協。首先我們應該弄清楚一個問題,為什麼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此時會突然表示美俄應該就敘利亞問題展開對話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俄羅斯現在在敘利亞也面臨很大的壓力。

目前敘反對派武裝已經被壓縮到了位於敘利亞西北部的伊德利卜省,這裡是敘利亞反對派武裝最後的根據地,而且此地已經聚集了將近10萬人的反對派武裝部隊。如果俄敘聯軍能夠順利拿下伊德利卜,那麼敘利亞內戰也將就此告一段落。原本普京和巴沙爾對於伊德利卜的最後一戰既充滿了期待也滿懷信心,但是西方國家的強硬立場顯然已經讓俄羅斯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
(俄戰機在敘利亞)


尤其是本月8號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在德黑蘭的會談最終並沒有取得任何的共識,於是土耳其再次和俄羅斯撕破臉皮並重新回到了西方國家的陣營。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近日已經明確表示不會允許俄敘聯軍對伊德利卜發動進攻,並且駐守土敘邊境地區的土耳其地面部隊也隨時準備介入伊德利卜地區的衝突。

俄羅斯駐敘利亞的部隊主要是空軍和少量海軍艦艇,敘利亞戰場的地面行動主要是由敘政府軍和伊朗部隊完成,如果土耳其沒有站在自己的對立面,那俄敘軍隊還是很有可能頂著美國的導彈襲擊拿下伊德利卜,但是當土耳其再次倒向西方國家之後,敘利亞戰場各方的實力對比就發生了非常微妙的變化。況且目前土耳其的態度似乎比美國還要強硬,這讓俄羅斯面臨非常大的壓力。
(特朗普和埃爾多安)


普京現在顯然是很不願意頂著美國和土耳其的壓力強行對伊德利卜發動最後的總攻,況且伊德利卜的反對派武裝實力比德拉和東古塔地區的反對派武裝強不少,此時如果敘反對派再獲得土耳其地面部隊和美國空軍的保護,那俄敘聯軍有沒有實力拿下伊德利卜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談判就再次成為了最好的選項。
(普京和特朗普)

當然實際上特朗普目前也在猶豫到底要不要為了伊德利卜的敘反對派跟俄羅斯翻臉,畢竟一直以來他都希望能夠改善美俄兩國關係。特朗普是一個很喜歡談判的人,所以俄羅斯主動暗示願意談判,這應該也是特朗普求之不得的事情。至於美俄雙方到底能不能就敘利亞問題達成共識,這還得看兩國會分別給對方開出怎樣的妥協條件,不過既然美俄兩國都有較強的談判意願,那雙方還是存在較大妥協的可能性。


李姓先生


目前敘利亞局勢,俄敘聯軍是將具有優勢的。但是為什麼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貴的這個時候希望談判的原因也很好理解。

隨著俄敘戰略的優勢越來越多,美英法等在敘利亞地區,可以使用的牌也越來越少,同樣的,他們,親自下場參戰的幾率越來越高,所以,別看現在的敘利亞好像是一片大好實際上會是危機四伏。


所以俄羅斯在這時想和歐美談判,想要鳴金收兵了畢竟如果在敘利亞發生了,大國之間的軍事對壘,可沒有任何好處,甚至於一旦擦槍走火,再加上,各國都有那種唯恐天下不亂的鷹派軍人,極有可能導致衝突升級,如果衝突升級的話,誰也無法掌握局面,誰也不敢保證他會不會演變成一場核戰爭。

雖然說,普京很強硬,特朗普也很強硬,但是他們兩個人強硬歸強硬,不代表他們不會服軟,因為如果這麼幹下去的話,直接等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所以,一定要有人出來給這場衝突潑冷水。

俄羅斯就於9月1日在地中海舉行了大型海空軍軍事演習,參演軍艦達25艘,作戰飛機30多架。

同樣的地中海可是北約的勢力範圍,而且美國在這個地方也有的,洛杉磯級,還有這兩艘宙斯盾驅逐艦,還有的杜魯門號航母戰鬥群。還有b1b槍騎兵戰略轟炸機。

再強硬下去,就應該開啟第三次世界大戰了。所以趕緊得出來幾個人唱黑臉唱白臉的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美俄在敘利亞問題上必然會達成妥協,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美俄兩國在敘利亞戰場上的博弈勝負已顯,俄羅斯的戰略目標也都已實現,如果不打算與俄羅斯直接發生衝突,美國已無法扭轉敘利亞戰場上的敗局。這一點無論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都清楚。9月12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和美國對話有助於尋找兩國在敘利亞的共同利益。

拉夫羅夫呼籲西方各國:聯合起來應對極端勢力和恐怖組織,而不是選擇在當前局勢下隨波逐流。此外,他還對兩國就敘利亞問題上的政治溝通表示了滿意。儒道之主認為,從這些消息中透露出這麼幾個意思:第一,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採取的政策仍以“政治解決為主、軍事手段為輔”。第二,俄羅斯與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始終有政治溝通渠道,並且溝通順暢。第三,呼籲西方國家聯合打擊恐怖組織,意在施壓。

第一,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採取的政策仍以“政治解決為主、軍事手段為輔”。

這一點始終是俄羅斯的敘利亞政策,沒有任何變化。7月30日,由俄羅斯主導的第十輪阿斯塔納和談在俄羅斯索契召開,為的就是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俄、土、伊、敘利亞政府、敘反政府武裝都參加了和談,聯合國、約旦以觀察員的身份也出席了這次和談。這是在國際上,以政治談判的方式解決;在敘利亞國內,俄羅斯的政策也是以政治談判為主、軍事打擊為輔,與敘反對派始終是“能談就談,談不了就打”——邊打邊談,以打促談。


第二,俄羅斯與美國在敘利亞問題上始終有政治溝通渠道,並且溝通順暢。

美俄雖然是敵對雙方,在敘利亞戰場上進行的是“代理人”戰爭,兩國不會發生直接衝突——可以擦槍,但不能走火。雙方不僅建有政治溝通渠道,還專門設有軍事熱線,就是為了避免發生誤判。即便是雙方鬥得最激烈的時候,軍事熱線都始終保持著開通狀態。美國的戰機、俄羅斯的空天軍執行軍事行動前,彼此之間都互通消息,以免發生不必要的誤會,防止擦槍走火。嚴格意義上來說,雙方是利益之爭,只不過是俄羅斯不能輸,所以俄羅斯比較強硬而已。


第三,呼籲西方國家聯合打擊恐怖組織,意在施壓。

西方國家把俄羅斯當做最大的敵人,無論是俄羅斯做什麼,西方國家的態度都一樣:反對。俄羅斯在敘利亞打擊恐怖組織、敘利亞反政府武裝,西方國家不僅是對反政府武裝提供支持,還為恐怖組織、極端勢力提供武器裝備、人員培訓、資金扶持等。純粹就是為了對付俄羅斯,什麼正義、民主、反恐,統統成了一句口號。拉夫羅夫此舉頗有離間之意,有些對西方國家(主要是英、法)施壓的意味,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恐怖組織、極端勢力才是共同的敵人。


拉夫羅夫類似的表態已非第一次,就在上個月(2018年8月6日),拉伕羅夫在菲律賓馬尼拉與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舉行會談時就曾表示,如果美國“放棄其對抗性姿態”,俄羅斯就準備恢復俄美正常對話。很多人說“俄羅斯挺不住了”,這句話自2015年俄羅斯出兵敘利亞之後,就一直沒斷過。一個排名世界第二的強國,連一場中烈度都稱不上的戰爭也打不下去?這隻能說是搞笑了。

根據塔斯社的報道,9月12日,俄羅斯總統顧問烏沙科夫表示,他計劃於9月14日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參加針對敘利亞問題的四國會談。除了俄羅斯,其它三國是:德國、法國、土耳其。也就是說,俄羅斯仍在為政治解決敘利亞問題而與其它國家進行合作。只不過是美國並不願俄羅斯主導,對俄羅斯主導的這些政治談判採取抵制態度。在敘利亞問題上,美俄並沒什麼“共同利益”,雙方不是存在利益分歧,而是雙方在爭奪利益。



題主描述中的:美國方面也認為,是時候在敘利亞問題上啟用“外交為主,外交優先”的策略。那只是美國的部分官員的表態,不能代表美國政府的態度——從美國近期的一系列動作上來看,美國毫無政治解決的意思。美國通過一系列的外交手段,目的是迫使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做出讓步,而不是政治談判。特朗普對外政策只有一個:極限施壓,迫使對方接受美國的條件。這不是政治解決,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這是霸權的一種表現。美國的“外交優先”,就是把軍事手段放在了後面。



儒道之主


這個事情很難,俄羅斯目前的訴求是希望美國在敘利亞重建問題上出資,最起碼不要阻撓其他國家對敘利亞的重建經費進行攤派,而美國人對這個事情興致缺缺,大概不會拿什麼錢了,當然,如果美國支持的反對派能夠繼續控制伊德利普那是另一回事,但這個事情又觸發了俄國人在敘利亞的目的,一年要讓俄羅斯承認美國控制的反對派,對伊德利普的控制是很難的,這個會極大影響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形象,因為它意味著俄羅斯對美國進行了不必要的妥協,雖然這個妥協對俄羅斯和敘利亞都有好處。

所以我估計美國和俄羅斯即便談判,也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而就特朗普來說,他也不願意在這種沒有結果的事情上浪費時間,何況還有國內的通俄門沒問題,所以俄羅斯這個建議很可能被無視,美國人已經打打哈哈,隔空給出一個條件,看俄國人肯不肯答應!


帝國曆史觀察者


我覺得如果美俄要達成妥協,就必須基於普京和特朗普雙方拿出誠意的結果。為什麼這麼說呢。


美俄在中東地區的競爭已經好多年了,普京及美國曆任總統都沒想做出什麼讓步,才導致今天敘利亞的現在這種局面。如果美俄都能意識到競爭對中東地區帶來的傷害,換句話說只有美俄的良心發現,不想再讓敘利亞人民陷入痛苦中協議才能達成。

其實按照美俄的作風,一旦自己的利益沒有最終確認的話,他們很難對彼此做出妥協。因為他們妥協在外界看來他們肯定是害怕彼此,這對美俄雙方而言都是不想承認的,他們在競爭路上只會越走越遠,畢竟美國和眾多西方國家一直在排擠俄羅斯,俄羅斯如果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就必須在敘利亞方面贏得最終勝利。輕易妥協既不是普京的作風更不是特朗普的作為。




另一方面,美俄競爭這麼多年了,如果真的有意願妥協,他們早就妥協了,何必鬧到這種局面才想到和解呢?除非他們有新的陰謀共鳴,就是雙方共同瓜分中東利益,這當然很不現實,利益必須是單方的。

總之,美俄很難在敘利亞問題上達成共識,他們達成共識後,普京和特朗普在國內都會處於社會輿論之中,那樣對他們來講是很難受的事。


風華歲月愁


俄羅斯看似在敘利亞戰場上微風盡出好處盡佔,並且把老對手美國狠狠的“敲一了棍”!而實際上俄羅斯揹負代價也頗為沉重,畢竟要突破美國的戰略封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此時俄羅斯表示願意同美國在關於敘利亞問題上談判,明面上是俄羅斯願意同美國談判關於敘利亞利益的分割問題,但楓落看來俄羅斯的談判更像是政治煙霧或穩軍之計。意在消化戰略成果恢復元氣,以應對美國的其他部署。因為敘利亞問題是並非單純的利益分屬問題,而是全局戰略的縮影和重要節點!



長期以來中東的一舉一動一直把控在美國的手中。並且被美國構建起了從歐洲到土耳其到中東到東亞白令海峽的戰略封鎖圈。將“俄熊”的活動空間限制在一個有形的框架裡。而俄羅斯由於經濟和政治上的一些問題也的確無力突破美國的束縛。

但隨著局勢變化發展,俄羅斯的經濟好轉,以及美國開啟“唯我優先”的“自私”模式,使政治戰略有些一些鬆動。俄羅斯在普京的帶領下及時而又精確的把握時機!在中東局勢“重點下注”!(控敘聯土籠伊)在四周局勢“同時開花”!(吞克緩盟連中)瞬間將美國的封鎖打開了缺口!而敘利亞就是這個缺口!



所以美國之所以百折不撓不死心!俄羅斯之所以強勢兇悍不放棄!都是圍繞的敘利亞的得失問題!如果敘利亞易主成為俄羅斯的“附庸”。那麼俄羅斯將很可能捲土重來,恢復蘇聯時期的對中東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甚至進一步成為昔日的對手!而如果敘利亞仍然保留在美國手中,甚至藉此機會將俄羅斯略有好轉的國內經濟徹底拖垮在敘利亞。那麼俄羅斯將永遠被圍堵在寒冷的西伯利亞,再難有崛起之日。



所以敘利亞問題實際上俄美戰略博弈的較量!妥協基本是不存在的!但短暫的政治緩和卻是可能的!因為國際局勢瞬息萬變,俄美都需要及時調整戰略和恢復疲態。

國際博弈實際是利益的爭奪和劃分!而拳頭的大小是最主要的依據!毫無疑問,俄美作為敘利亞局勢的兩個超級玩家,任何單方面的妥協都是不存在的!必定要有一方拿的大頭!


楓落天下秋


說實話打了八年多的仗,不論是明打或暗中較量,應該坐下來談談。美國政府在中東攪和的差不多了,開始伊拉克,然後,利比亞,再一個敘利亞。簡直一踏糊塗,給中東人民帶進了水深火熱之中,促使百姓流離失所,飢寒交迫。美國政府和軍方你們不覺得什麼是犯罪累累嗎?俄羅斯也是以正義的資態來維護敘利亞現政府,難道有錯嗎?就這麼永遠在別人家裡打下去嗎?咋不在你美國土地或同盟國地方發生一場戰爭呢?坐下來談談,互相溝通,各讓一步,才是硬道理。每一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戰略觀點和意識,不要把霸權主義放在第一位。然而,俄、美之間很難在敘利亞問題上達成妥協。現在已經劍拔弩張的時候,尤其是美國人更不願看到失敗。


用戶狼哥成新


俄外長拉夫羅夫的表態是:“和美國對華有助於尋找兩國在敘利亞的共同利益”。

其實這句話非常值得玩味,但是不等於俄羅斯服軟或者說願意和美國談。

我們解讀和觀察局勢的時候,這些外長人物的重量級表態,可以使我們看懂或者預判當前的形式和走向。

美國目前的套路很霸道很無解

敘利亞有沒有發生化武襲擊呢?目前看來,大家都承認是有了,現在的關鍵是,誰是替罪羊,美國人都已經在家院子裡建起了基地了,天天被美國人盯著的敘利亞政府軍,包括巴沙爾在內,是不可能去用化學武器的,七師弟說了,巴沙爾這麼幹,無疑這等於在交警面前硬生生的闖一個紅燈,一句話,自己找死。



但是目前美國已經用了可以用的資源,使用人權組織的報告給巴沙爾按上了這個莫須有的罪名,接下來,可能是要捱揍了。

這個套路無解的就是,這個罪名有誰能幫敘利亞去解圍呢,目前德國,土耳其等國家,都只能擺出一副,大家都要消滅化武的姿態,否則都無法選擇政治站位。目前即使俄羅斯想幫敘利亞,只能是天天高喊,拿證據,除謠言,但是問題就是,美國拿這個藉口直接痛揍敘利亞部隊的時候,俄羅斯該用什麼藉口保自己的小兄弟呢?

這個道理其實和目前反對派一樣,一旦政府軍的部隊打光了,巴沙爾自己也就大勢已去了。

俄羅斯的意思並不是服軟

拉夫羅夫的意思是,尋找共同利益。國際上通用講為common interest,這已經和此前的表態有了非常多的出入,其次俄羅斯一貫是譴責美國反恐不利並同時資助反對派,或是指責美國攻擊敘利亞政府軍等等,目前俄羅斯的表態用了共同利益這個關鍵詞,意思就是很可能俄羅斯在考慮別的方案,這是近幾天七師弟一直在發表的觀點。

俄羅斯在德黑蘭的大會上,和伊朗以及土耳其的共同聲明之中,只說了維持敘利亞和平和穩定,反恐,但是絲毫沒有支持巴沙爾政府的言語。

七師弟認為拉夫羅夫的表態言下之意是,俄羅斯正在考慮並且要和美國談談此前雙方可能提出過的折中方案,於是才叫共同利益,也就是說俄羅斯目前在考慮美國的利益了,這應該是利益的讓步,而俄羅斯的核心利益,究竟是巴沙爾政權,還是敘利亞中西部六省,目前還暫時無法明白。


而這個折中方案,七師弟認為就是:

1、巴沙爾下臺,換美俄都能接受的總統。敘利亞政局美俄共同洗牌。

2、巴沙爾不下臺,敘利亞一分為二。

但是從土耳其和伊朗的動作來看,恐怕是要往第一選項去了。


七師弟


要求在敘利亞問題上談判,最早是特朗普提出的。既然談不攏就打,打到你差不多服了再談。普京-拉夫羅夫組合非常精準地把握好戰爭和外交的時機。在敘利亞戰爭中,俄羅斯已經在軍事上、輿論上都佔了先機,現在準備通過外交手段鞏固軍事上取得的成果。

今年7月初赫爾辛基雙普會上,特朗普最興奮的發言就是“美國將和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合作。”在特朗普的內心思想中,俄羅斯作為一個準軍事超級大國,在經濟上已經永遠失去了成為和美國爭奪地球霸主的能力。美國的敵人只有一個,在東方。因此,特朗普是一直想把俄羅斯拉到旗下擔任“大護法”。如果美俄可以結成聯盟,那麼雙方就可以在敘利亞戰場完成協調,在敘利亞劃疆而治,共同重建敘利亞。

特朗普的夢想被美國的反俄勢力打破了,美俄聯盟最後變成了歷史上兩國關係最僵硬的時刻。敘利亞的和平之路完全脫離了特朗普的藍圖,變成了俄羅斯一架戰車獨行的戰場。

現在不和美國和談,敘利亞局勢也許真的要失控

雖然美國和俄羅斯都說出狠話,如果對方戰機出現在自己空域,會毫不猶豫地打下來。但是美俄都不會真的去動手。美俄都承擔不起兩個超級軍事大國開打的後果。

但是未來的形勢即將失去控制。俄敘聯軍必須對伊德利卜動手;美國必須為伊德利卜作出反擊,而且要儘量阻止伊德利卜被俄敘聯軍佔領。雖然美俄兩國都不想發生衝突,但是未來的局勢可能怎樣已經不再是現在能夠預判的了。

對於俄羅斯來說,自己實力遜色於美國,如果與美國擦槍走火,自己要承擔的後果更為嚴重。因此,阻止美國動手就刻不容緩了。

俄羅斯在談判桌上佔盡優勢

普京和拉夫羅夫選擇的時機也非常精準。目前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上具有絕對軍事上的優勢,在輿論上也是歷史上第一次全面撕破了美國的偽道義,佔據了輿論制高點。此時此刻再回到談判桌上,俄羅斯佔盡優勢。

最重要的是,只要美國稍加猶豫,談判沒開始,伊德利卜已經打完了!


七號臺


俄美在敘問題上完全能達成共識,主要原因是:他們之間的矛盾屬地緣政治,是戰術性的、可更改和重新協調的,而和某些追求意識形態的國家的矛盾則是戰略性的,因為把實現自已的信仰為終極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