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新政策!2019年起企業必須給員工繳社保,到手工資又少了?

8月20日,國家稅務總局等五部門聯合召開會議,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各項社保費。

而早在3月,中央印發的《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就有提到:將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對此,就有網友在網上瘋傳“多交了社保到手工資又少了”、“企業多交社保負擔變重”、“企業可能會倒閉或者裁員,將出現大量失業”。這是為什麼呢?

社保新政策!2019年起企業必須給員工繳社保,到手工資又少了?

原因就是,稅務的徵管能力是目前而言最強的。以後稅務徵收社保不是代收,屬於本職工作了。以前是企業與社保、銀行簽署三方協議,社保費用由銀行代扣。

但現在個人所得稅仍然由稅局徵收,社保費也由稅務徵收,你交稅的工資和社保的繳費基數稅務局都可以輕鬆知曉,這就意味著將來職工社保的繳費基數需要與個稅的徵繳基數保持一致,沒辦法少交或者不交社保了。

所以之前那些不給員工上社保、不全額上社保的企業以後都要全額上繳,而這些企業員工的工資也會因此減少。

徵收標準沒有變

可是,小編還是要在這裡說一句:徵收標準並沒有變!徵收標準並沒有變!徵收標準並沒有變!重要的話說三遍!!!

根據社保繳費的要求,社保繳費基數一般是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資收入為標準。當你工資收入高於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當地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收入低於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60%的,以當地上一年職工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職工工資在300%~60%之間的,按實申報。

這是一直以來社保繳費的徵收標準,從未改變!

也不存在企業也不會增加負擔的說法!

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之後其實並沒有出現企業負擔加重的情況。

比如廣東省江門市,2005年起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基本養老保險費後,努力做實繳費基數、促進參保擴面,收入平穩增長。2005-2017年,該市養老保險費繳費戶數年均增長8.6%,繳費人數年均增長7.2%,人均繳費基數年均增長14%,社保費收入年均增長為17.8%。

社保新政策!2019年起企業必須給員工繳社保,到手工資又少了?

但最重要的是,該市費率由劃轉前的17%逐步降低至13%,這可以理解為,由於不交或者少交社保的人沒了,徵收到的社保費較為充裕,反而可以降低整體的一個徵收費率,員工到手工資不會少多少,企業負擔也不會加重;還有很多其他早已經有稅務部門統一徵收社保費的省市如遼寧、黑龍江、福建,也沒有出現企業負擔大幅增加的情況。

社保費由稅務部門徵收,只為嚴格把關

數據顯示,養老保險的參保人數已由2013年的81968萬人,增長到2017年的91548萬人,增長近1億人。五項社保的總收入也從2013年的35253億元增加到了2017年的67154億元。

反觀養老保險基金目前的狀況則不太理想,超過兩成的養老金支出要由財政補貼。據人社部2017年年報顯示,去年全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總支出為38052億元,而徵繳收入為33403億元,2017年當年的徵繳收入已不夠全年的基金支出,其中各級財政補貼基本養老保險基金8004億元,為養老金支出兩成還多。

社保新政策!2019年起企業必須給員工繳社保,到手工資又少了?

養老基金入不敷出,已經成為我國養老制度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所以近些年來為應付這個問題也是實行了養老金入市等措施,而此次稅務徵收社保費也是為了解決應參保未參保、職工繳費費基不規範等問題,而且也並非是所有企業在改革前後都會有“基數不合規”的問題,如果企業一直依法按照規定的繳費工資基數繳納社保,那並不影響個人實際到手的收入。

而且養老金本來就是體現出一個“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多繳費、長繳費的人員退休後自然多得養老金,所以對於職工來說,少拿的工資反正以後會拿回來的。

職工依法繳納社保費用,本來就是應該的事,以往監管不嚴導致不交或者少交,不會去追究,但以後可得記得要嚴格按照工資水平繳納社保費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