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旅遊平台專車收費不明,價格比普通網約車高出太多

網約車內參訊(文/康二聰) 近日,南方都市報報道稱,通過去哪兒、攜程、飛豬等在線旅遊(OTA)平臺預訂專車,和普通的網約車平臺相比,相同路程的價格貴了十多元乃數倍。

今年春運高峰期間,有市民向南都記者報料稱,通過去哪兒平臺預約網約車前往機場,不僅價格高出一大截,就連補貼給司機的紅包也不知道去哪兒了。南都記者進行了親歷測驗。

在線旅遊平臺專車收費不明,價格比普通網約車高出太多

進入去哪兒App的“專車·租車”頁面後,可以看到有專車、拼車、打車、租車等選項,選擇專車一欄後,起點或終點只能選擇廣州各大火車站以及白雲機場,且專車一欄,去哪兒的車源選項只有唯一一種,即自營專車。記者下單後,去哪兒委派了一輛附近的自營專車,不過該司機並沒有選擇前來接客。隨後,去哪兒自動改派了另一臺更近的空車前來接記者,並給其發送了用車服務商調整為滴滴,但該訂單“價格不變”的信息。數分鐘後,記者發現來接單的卻是輛滴滴快車。

更重要的是,OTA平臺車輛的價格還高的離譜。這次行程中,記者定的是從華師至廣州火車東站,馬上出發的專車,路程大概為4.1公里,可記者還沒坐上車,信用卡就已經被扣費125.6元,這筆費用被去哪兒App稱之為“一口價”,沒有任何費用細則。

當行程結束後,南都記者查看去哪兒訂單發現,此次行程耗時僅為10分鐘,車費為一口價92元,再加上春節溢價司機補貼65元,合計157元,記者使用8折優惠券後,實收為125.6元。對於一口價92元的制定,去哪兒沒有任何說明,且記者發現,滴滴快車司機馬師傅司機客戶端顯示,這次行程的費用為19.4元,是按照快車乘客起步價10元,每公里2.3元的方式計價的,比記者實際所付款低出了106元,而記者所付的65元春節溢價司機補貼,馬師傅也並沒有收到。

難道是去哪兒真的沒有計費規則?記者注意到,在去哪兒App的打車一欄進行線路預約,並選擇去哪兒自營專車時,會出現了“計費規則”的鏈接,其中明確規定了經濟型“9元起步+4.2元/公里”,舒適型的“18元起步+3.2元/公里”等計價規則,按照這一標準計算,這次記者從華師至廣州火車東站的專車費用應為30元左右,跟滴滴、易到、曹操專車、神州專車等平臺專車價格相近,而非“一口價”92元。

記者進一步發現,同樣的情況在攜程、飛豬等和各大網約車平臺合作的在線旅遊平臺也都有發生。那麼,高出的溢價部分和司機補貼去哪呢了?

一名與OTA合作的專車平臺業內人士向南都記者明確表示,作為專車用車提供商的網約車平臺,跟OTA的結算實際上也是跟普通用戶打車一樣,“比如一單快車實際打了15塊,網約車平臺依舊只結算15塊。”也就是說,一口價的溢價部分,最終都被截留在了OTA平臺。

在線旅遊平臺專車收費不明,價格比普通網約車高出太多

網約車司機對這一說法也表示認同,一名滴滴專車司機告訴記者,他們從來不會按照乘客的訂車價格進行提成,一般是司機端顯示多少就收多少錢,和跑普通的滴滴專車單收入一樣,對於攜程和去哪兒等收取的春節司機補貼紅包,司機更是不知情。也就是說,和訂單溢價部分一樣,司機補貼也有可能被截留在平臺上了。

對此,南都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向去哪兒客服反映。接線客服表示,去哪兒專車服務的春節補貼紅包,會逐漸以不同形式發放給司機,而專車訂單“一口價”不涉及費用糾紛或上漲,無法處理。

針對這種情況,騰智律師事務所電子商務部副主任麻策告訴記者,作為打車的服務商,應該做到價格透明,也就是商家除了需要明碼標價外,還要列出具體的構成,比如一口價裡面,可能有好幾個價格構成,這些都要做一個明顯的提示。

廣東省互聯網經濟研究會執行會長、律師蔣文彪也稱,“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上述的價格信息披露不充分、對消費者的提示不夠,以及價格不公平,已經涉及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行業內其他重要新聞

1、3月16日,海口市網約車駕駛員證手機線上考試將在“椰城市民雲”APP上線試運行,當天將組織首批50餘名網約車司機參加考試,每人應考次數為1次。同時考試期間,“椰城市民雲”APP將阻止後臺切換。

2、3月15日,滴滴出行獲得哈爾濱網約車經營許可證。

3、3月16日,江淮晨報報道,目前合肥市發放網約車駕駛員證4614本,獲得網約車經營許可證9家,核發網約車運輸證45本。此外,合肥市運管處責成網約車平臺清理不合規車輛及駕駛員,承諾並上報清理時間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