恣肆怒張——尉天池書法欣賞

尉天池是一位長期生活在傳統帖學重鎮金陵的書法家。有趣的是,他反叛了以“二王”為代表的帖學傳統,用恣肆怒張的書風來對抗王羲之書法的典雅妍媚,居然還獲得了中書協頒發的“蘭亭終身成就獎”。看來,書法還是要出奇制勝啊!


恣肆怒張——尉天池書法欣賞尉天池行書五言聯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他寫的這幅行書五言聯,聯語出自唐代禪僧元覽的一首題詩。作品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和震撼人心的藝術衝擊力,而這一切都是來自那率意揮灑的筆墨、粗服亂髮般的線條、狂野任性的點畫,以及彷彿讓人仰視的寬大字形。寫這樣少字數的大字行書作品正是尉天池的拿手好戲,如果字數校多或者是小字,他便寫得雜亂無章或氣勢全無。難怪南朝宋時的劉穆之教皇帝劉裕寫字,告訴他要放開筆墨寫大字,因為大字可以藏拙,而且也有雄偉的氣勢。

在美學中,人們把美的形態分為優美和崇高。這兩種形態在美的本質特徵上是相同的,它們作為審美對象都能引起特定的審美愉快。無疑,尉天池的書法是以氣勢取勝,並不優美,它是屬於那種崇高的壯美。而它這種壯美則分別來自顏真卿的博大、米芾的跳蕩、徐渭的疏放。
恣肆怒張——尉天池書法欣賞

它有顏真卿的博大。英國美學家愛狄生認為:非常大、非常強烈的東西使人產生崇高的美感。比起那些秀逸閒適的行書來,這幅對聯的結字造型顯然是寬博重大的。它赫然醒目,厚重有力,氣勢逼人,給人一種壓迫感。每個字沒有明顯的敧側,都是以正面示人,橫畫輕細而豎畫粗重,字的下端筆畫向外延展。而且,按照“大字促令小,小字展令大”的辦法,將對聯中的字無論筆畫多少,都寫得差不多一般大小。這種結字特色顯然是受到唐代顏真卿的影響,只是它比顏書有過之而無不及。顏書方正平直,有正大氣象;而尉天池則是創造了一種上窄下寬的梯形字勢。這樣誇張變形以後,每個字彷彿都是從下向上仰視時看到情形,自然有一種居高臨下的氣勢。
恣肆怒張——尉天池書法欣賞

​ 它有米芾的跳蕩。如果說優美是一種和諧、平靜、穩定的靜態美,那麼崇高則是一種充滿矛盾、對抗、鬥爭的動態美。對於追求氣與勢的尉天池來說,增強字的動感(或者說運動、變化)就成了他筆法線條的本質要求。這幅對聯中,不僅用橫輕豎重鮮明對比的線條強化了變化效果,而且“闊”“高”二字的豎鉤以及“天”的捺也故意寫得彎曲。更有甚者,“海”“躍”“任”三字的橫畫,也不平直,而是寫成彎弧線。這種大膽變化筆姿,顯然是深受宋代米芾“八面出鋒”的書法影響。不過,他比米芾更加跳蕩、粗礪、猛烈,而且筆畫故意曲折,十分麻煩。後人批評米芾書法雖然動感強烈,但不夠蘊籍;而尉天池書法比起米芾來更有過之,其病亦在此處。的確,太過誇張地跳來變去,終不是沉穩淡定的大家風範。
恣肆怒張——尉天池書法欣賞

​它有徐渭的疏放。尉先生大名“天池”,崇尚明代徐渭不計工拙、任情恣肆的浪漫書風。而徐渭也自號“天池”,這真是巧合。這幅對聯主筆伸展,四維開張,重按輕提,肆意跳蕩,顯得激情四射。而且不避側鋒、甩鋒、破鋒、抖筆、散毫、拖毫、揉毫等,全都一任於心,信手揮灑,突破法度。徐渭重勢尚情,行筆常為鋒稜頓挫,有很強筆觸感;但他書法的線條仍然中實,很有風骨。他是寓情感情表現於法度之中。尉天池則太過誇張粗放了,以至於對筆法線條完全失去控制:“海”字第一點即破鋒揉毫;“闊”字豎鉤雖粗重扭曲實則軟弱無力;“天”字一撇因甩筆而破鋒。可見,他還沒有能夠將意氣和情感的表達與高超的筆法技巧、高質量的點畫線條結合起來,這就使這幅作品流於疏狂直白,難以耐人尋味。的確,孔子說:“過猶不及”。怎樣做到豪情激盪而又不失法度、縱肆疏放而又蘊含豐富,這是許多書法家都要面對一道難題。只有真正的大師才能做到“玩華而不墜其實,酌奇而不失其真。”


——選自王世國先生【書法品鑑】專欄原創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