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教師」白玉國:20年堅守山村小學

“小蝌蚪遊哇遊,過了幾天,尾巴變短了。他們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一隻大青蛙,披著碧綠的衣裳,露著雪白的肚皮,鼓著一對大眼睛……”9月3日,秦皇島市青龍滿族自治縣土門子鎮架子山小學的教室裡書聲朗朗,一個老師正帶著六個二年級的學生朗讀語文課文。白玉國,是這個山村小學唯一的老師,今年41歲的他已在這裡從教20年。

“最美教师”白玉国:20年坚守山村小学

給學生上語文課的白玉國老師。白玉國 供圖

紮根大山 帶給山裡娃教育新希望

一個老師點亮一所學校,一個大山裡的小學給一代代山裡娃帶來改變命運的希望。

20年前,白玉國來到架子山小學任教,從縣城通往小學是山路,要一個小時的車程,條件雖然艱苦,卻燃起了這個青年教師的熱忱和希望。“這裡是最需要我的地方,是自己實現教育理想的地方。”白玉國說。他踏踏實實地在這裡開始了教師生涯。

白玉國曾有兩次到其他學校任教的機會,“在1999年和2000年的時候,上級曾兩次想讓我去外面學校任教,但我是真捨不得這些山裡的娃娃!”白玉國告訴記者,自2003年起,他成了架子山小學唯一的老師。“只要學校在,我就不會走。有學校、有老師,山裡的孩子們就不用跑到15裡外的學校去讀書了!”

20年,白玉國沒有請一天假。“我休假了,孩子們就沒人帶,不能因為我的原因耽誤了孩子們的課程,落了課,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不好補!”白玉國用自己的堅持給山裡的教育帶來了希望。

“最美教师”白玉国:20年坚守山村小学

架子山小學師生的根雕作品。白玉國 供圖

一肩獨挑 讓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由於架子山小學學生少,實行的是複式教學模式。很多人覺得只要教好語文、數學就行了,但白玉國卻不這麼認為,“所有課程都能正常開設的學校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校。”

白玉國下定決心讓村裡的孩子和外校孩子一樣,也能學到語文、數學以外的其他課程。

在架子山小學的一間庫房裡,堆滿了樹根和石塊,這些被鄉親們當作廢物的東西是白玉國的寶貝。為了給孩子們開設雕刻藝術課,白玉國轉遍了學校附近的溝溝岔岔,撿回來上千塊的石頭和樹根。白玉國告訴記者,雖然孩子們沒有雕出多麼精美的作品,但是激發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白玉國不僅開設了雕刻藝術課,還開設了孩子們夢寐以求的音樂課和美術課。美術課從簡單的簡筆畫開始教起,畫動物、植物、辦手抄報……山裡教學條件差,儘管沒有專業的畫筆畫紙,但學生們的畫畫熱情卻從未消減。

“2012年,學校配備了多媒體設備,開始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給學生們上音樂課和美術課。”白玉國說,有了多媒體設備,不僅使音樂課和美術課變得有聲有色,更是讓學生們通過網絡看到了架子山以外的世界。

“最美教师”白玉国:20年坚守山村小学

用自制體育器材上體育課。白玉國 供圖

執著堅守 行動照亮山村教育未來

為改變山村小學的教學條件,白玉國不辭辛苦:測驗題都是“寫”出來的,最初連油印機都沒有,更別說打印機了,測驗題只能用複寫紙手寫;體育器材大部分是自制的,壞了的板凳做成了籃球框,木板做成了仰臥起坐凳,木條做成了蹺蹺板……

山裡的孩子很容易滿足,這些看起來很簡陋的體育器材竟成了架子山小學幾代學生的“寶貝”,成為已經走出大山的孩子們美好的回憶,他們說:“這些是童年的樂趣。”

瞭解到架子山小學的情況後,很多企事業單位提供了援助,北戴河集發公司、秦皇島消防隊、中航工業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紛紛捐款捐物。如今,架子山小學的教育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嶄新的課桌椅、電腦、投影儀、體育器材……

“最少的時候全校只有3名學生,但這裡只要有一個孩子我就繼續留在這裡教書。”送走一批又來一批學生,白玉國奉獻山村教育的理想從未改變。(長城網 記者 董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