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那些相信配方的釣友講個故事,聽完哭的很慘!

野釣中,海竿是不可或缺的,海竿的釣組五花八門,用餌更是五花八門,反正各有各的特點,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習慣。

給那些相信配方的釣友講個故事,聽完哭的很慘!

我也有自己的習慣,我的習慣就是沒習慣。針對不同的水庫、水情和魚情,我除了竿子不換(調性偏軟,綜合性強),輪子、釣組和釣餌都會不停地換。換輪子其實就是換線,針對不同的對象魚用不同的線徑而已。關於這點,很多人沒有考慮到,他們認為海竿就是為大魚準備的,到哪兒都是粗線。其實不然,比如春秋釣鯽魚,這兩個季節的鯽魚,尤其是大鯽魚,它們都躲在遠處,拋竿的效果肯定是手竿所達不到的。和手竿釣鯽魚一樣,主線很粗僅憑細子線肯定沒有整個釣組都比較纖細來得快。海竿也是這個道理,沒看那些專門釣鯽魚的小筏竿主線都不粗嗎?所以,針對不同的對象魚,除了要換釣組、考慮用合適的魚餌,主線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給那些相信配方的釣友講個故事,聽完哭的很慘!

海竿,主要的垂釣對象魚其實還是大魚,但並不是一種釣法一種餌料就能應對所有水情和魚情。

有一次我們去一個小水庫,對於這座水庫,我們還是比較瞭解的。和所有的水庫一樣,它裡面魚的密度也不大,還有為數不少的斤把重的小鯉魚鬧鉤。但是,裡面的鯿魚都是2斤多的,大的鯉魚通常3斤打底,草魚最小的4斤重,鯽魚大小不等,但很有密度。另外,這裡的水不肥,還不怎麼鬧小雜魚。這就像解一道方程題,這些已知的條件有了,未知的就是如何用竿、如何用餌、如何搭配釣組。

很明顯,斤把重的小鯉魚屬於放生級別,我的目標是裡面的大魚,而這種水庫裡的大魚往往都躲在遠處,手竿鞭長莫及,所以我決定以海竿為主,手竿為輔;又因為魚的個體並不很大,所以我用2.5號主線。

給那些相信配方的釣友講個故事,聽完哭的很慘!

海竿釣大魚都在用玉米粒、豆餅塊等經久耐泡的餌,但是別忘了上述已知條件裡有一條——不怎麼鬧小雜魚。海竿拋得遠,小魚應該會更少,所以不用過多考慮釣餌在鉤上是否持久的問題。所以,我初步打算用爆炸鉤配糟食。糟食指的是一類魚餌,說的是這種魚餌的形態和性狀,沒有固定的物質。因為考慮到水中魚的密度小,為了起到最佳的誘魚效果,餌料不但要散,還應該有點類似手竿釣餌的霧化效果。於是,我首先想到了麥麩,這東西的另一個好處是比重輕,能夠立體擴散,既能在下層誘鯉魚,又能對中上層的草魚和鯿魚起到一定作用。另一種東西是豆粕,所有魚都愛吃,在麥麩溶散消失後依然能夠埋住魚鉤。就這樣,我大體上把餌料定了下來,可是總覺得還是缺了些什麼。

其實,作為一款最普通不過的爆炸餌,只要再加少許白麵作粘合劑就可以用了,但還是缺了點有針對性的東西。對!麥粒!麥粒這個東西經水泡發後,冒出白芽的時候鯉魚草魚和鯿魚都愛吃,而且比重大,更容易留窩。發芽的麥粒甚至能直接作釣餌,用在手竿或者海竿上,但是要水發兩天左右才會冒白芽,所以這東西必須提前準備。

到了水庫,魚情基本上和得到的消息一致,只是下了手竿後才發現這裡有一定數量的小翹嘴,用拉餌拉一陣子幾乎連竿,搓餌的效果差很多。我交替使用兩種釣法,目的是偵查一下小翹嘴的密度,結果看起來密度不是特別大,而且它們集中在近岸。這就是說,小翹嘴對河道中間的爆炸鉤上的糟食的破壞力不會很大,所以不用更換海竿魚餌的種類,只要把換餌的週期略微縮短些,就能保證鉤上始終有魚餌覆蓋著。

那天,我居然在這座30塊錢不限竿的小水庫釣了將近30斤魚,第一條就是個意外的驚喜——一條七八斤重的大鱅魚,第二條是條5斤多的大鯉魚,第三條脫鉤而去,第四條是條將近4斤重的鯉魚,外加五六斤小翹嘴,二三斤鯽魚,雖然沒碰到大鯿魚大草魚,但釣一些放生級別的,這就說明我的用餌思路是正確的。

說到這兒,肯定有一些迷信配方的朋友會說:“我記住這個方子了!”

給那些相信配方的釣友講個故事,聽完哭的很慘!

我想說的是,釣魚這事從來就沒有什麼配方。所有的搭配都是有目的的。哪些餌料要針對些什麼、克服些什麼、為什麼要添加、加多少等等,都是有它的目的性,而這個目的是根據魚情來的。

說到這兒,有的人也許會說:“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我不知道那裡的魚情可怎麼辦啊?”不知道魚情幹嗎要去?如果是去旅遊,我無話可說,但是為了釣魚,起碼要知道是不是有人釣得好、釣了多少、釣了些什麼魚、個體有多大、用手竿還是海竿、水多深、小魚多不多、用的什麼餌之類的問題,再細緻下去的話,還應該掌握在哪個釣位,用多長的竿子、魚口好不好,是遠處愛上魚還是近處出魚,遠近兩者有多大的區別等等。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那個水域是在漲水還是在落水也要掌握,總之越詳細越好,然後再根據這些可靠的信息去琢磨釣法和魚餌。

有個名人說過一句話,我記憶深刻,他說:“每個水庫都有一個密碼,有一把鑰匙可以破解它。”是的,每個水庫都有它獨特的特點,難道一個所謂的魚餌配方能是把萬能鑰匙,能解開各種密碼鎖?你信嗎?反正我不信。

那麼,話說回來,我那次釣水庫的辦法就是唯一正確的嗎?錯了。釣友三哥不玩海竿,他的本意是以釣鯽魚為主,然後兼顧其他大魚。於是,他就用手竿堅持不懈地抽,而且用的是全素的餌料,為什麼呢?他也沒有想到這裡面會有那麼多小翹嘴,伸竿後發現小翹嘴來得挺快,這東西油炸了比小鯽魚好吃多了。

於是,他放棄鯽魚,開始釣離底,並把餌料改成全素。按理說,釣小翹嘴釣浮應該比釣離底好,用葷一點的釣餌比素的好,但是這裡的水不深,釣浮不容易遇到大魚——別忘了,這裡面還有大草魚和大鯿魚呢,這兩種魚和翹嘴生活的水層相近,釣離底比釣浮更容易遭遇它們,而這兩種魚,尤其是成年的大傢伙,不但喜歡素餌,而且還要儘量天然。就這樣,他用全素餌釣離底,小翹嘴叫他喜氣洋洋,不經意間咯噔一下就來了條大鯿魚,釣著釣著又來一條……一天下來也弄了個盆滿缽滿。你說釣魚這事有固定的模式嗎?沒有。

給那些相信配方的釣友講個故事,聽完哭的很慘!

釣魚沒有固定的餌料配方,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公式,就跟釣不同的魚要用不同的線一個道理,是按照個人的需要,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破解水下的密碼。而且,釣魚是一項綜合的小工程,魚餌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光選對了魚餌還不夠,還需要運用正確的釣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