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中藥材有種植前景,值得一看!

做藥材,任何中藥材品種其實都是一支潛力股,只要持有總會有收穫。如果不是常年經營,又如何能獲得豐厚的回報。又好比前期的連翹,跟風者都在宣稱今年如何如何減產,結果價格打臉。所以,做中藥材生意智力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堅持和誠信。

三七

市場貨源小批量走動較快,由於庫存充足,商家勤進快銷,行情平淡運行,現三七價格120頭的售 價在210-215元之間,60頭的250-255元,40頭他300-310元,二三十頭的更高一點。

這些中藥材有種植前景,值得一看!


點評:目前的三七基本面,在兩年內屬於產大於需的態勢;但長期看,低位行情造成生產積極性下降加上宜種土地資源減少、需求增速明顯等因素現實存在,將促使其供需基本面趨好。從經營角度,應屬於長線品種,可以“用時間換漲價空間”。

大戶建倉價位低,基本控制局面,只是出不出手問題。這種壓力,會持續影響經營者信心,進而影響三七行情的大幅反彈。三七交易市場功能強大,出手容易。特別是市場細分明顯,部分品規如全株七、小頭子或剪口規格走勢良好,隨時都能出手套現。今年三七產新後,隨著需求企業批量採購啟動,三七新貨行情可能出現先抑後揚態勢。如果採購方投入資本充裕,三七行情有望再次反彈,甚至回到去年產新前同期水平;但期間如果大戶繼續借機不斷出手套現,則三七後市難有大的改觀。只是,由於已接近生產成本,再降價也很難。

重樓

因該品野生資源枯竭,家種貨多數做種苗使用,故今年整體產量較去年明顯下滑,產區統貨價格早已突破千元大關。現重樓價格售價在980-1200元之間。

這些中藥材有種植前景,值得一看!


點評:重樓近年來已實現家種馴化,可以人工種植,並在雲南、四川、貴州、湖北、湖南、重慶、陝西等地推廣。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育苗移栽,雖然苗價不高,但種植時間長,需要8-10年,最終成本應不會低於現在價位;二是野生種苗移栽,拔苗助長,成本極高,需要4-5年。雖然較育苗移栽方法相對時間較短,但大量的種植也消耗了野生資源,反過來同樣推動了重樓漲價。

總體來看,野生重樓資源瀕臨枯竭,產量迅速萎縮;家種重樓成本高居不下,耗費時間長,且遠水解不了近渴;再加上偽劣品的退市。因此,重樓在今後至少3年內供需矛盾的基本面無法改變,只會與日加劇。未來重樓價格還將在高位運行。

黃精

2010年前黃精價格雖然處於平穩上升階段,但是均在低價位徘徊。2010年5月黃精結束多年低價,進入漲價快車道,從14元左右起步上漲,到2011年5月價格飆升至35元。

這些中藥材有種植前景,值得一看!


一年之內,黃精價格翻倍上漲,大大刺激了藥農採挖積極性,各產區產量大增。隨著新貨上市量陸續增多,以及市場進入實際消化通道,黃精價格回落至30-32元。2012年整體藥市行情低迷,黃精價格進一步下滑至28元左右。而後隨著庫存消耗殆盡,在供需失衡的影響下價格繼續高升。2014年在整個藥市低迷的大環境下,黃精卻表現不俗,曾一度漲到55元的高價。直至產新結束,行情回落至47-48元。時至今日,黃精的行情都相對平穩,持續在50元上下徘徊。

點評:黃精市場貨源供應主要依賴野生資源,雖然個別產區已有人工栽培,但種植規模不大,據產地商家介紹,黃精對於生長環境要求較為嚴格、種植過程繁瑣、畝產量不高、前期投入成本較高,加之生長週期需3年以上。農戶種植積極性不高。

2010年黃精價格翻倍增長以後,各個產區農戶毫無節制的大規模採挖,對野生資源造成極大破壞。黃精生長週期較長,恢復起來較為困難。近幾年年產量越來越少,有些產區甚至已經絕產。

據大數據中心顯示,黃精在上世紀90年代的需求只有800噸左右,隨著人們對保健意識的越來越重視,發展至今,年需求量在3500-4000噸左右。其中近80%用於食用,僅20%用於藥用和提取。

白及

產區來貨持續,市場貨源逐漸積累,由於消化力度有限,行情在近期仍呈現下滑的勢頭,現白及價格家種統貨在200-400元之間,經營戶出售積極。

這些中藥材有種植前景,值得一看!


點評:近5年,白及種苗產業異常火熱,已經先後覆蓋雲、貴、川、渝、陝這幾個傳統產區;連鄂、湘、皖、贛甚至是河南、河北等非傳統區域也有大量種植公司供應種苗,發動農戶種植。白及目前家種生產有過熱跡象,種植戶如果技術不過關,普遍賠錢。原因是組培種苗成活率低,農民貪圖便宜大量選種便宜的組培苗,另外後期管理跟不上,產量打不到。這幾年地方精準扶貧發展中藥,白及是首選,苗子市場空缺大。農民種植建議種塊莖分化移栽的大種苗,成活率高,產量高,幾何倍增的產量還是能保證其單位淨收益在中藥材行業中屬於前列。

天麻

天麻屬於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市場相對非常穩定,不僅侷限於藥用,保健滋養類產品和作為滋補類食材的市場需求也是相當巨大,市價120-180/公斤。天麻屬於一年生,生長週期僅僅6-8月,單位畝產量可達3噸鮮品,目前由於主產區林木資源消耗枯竭,發展受限,產區開始轉移,地理環境合適的種植戶考慮選擇這個品種。

這些中藥材有種植前景,值得一看!


點評:天麻也叫定風草、白龍皮等,為蘭科植物。在中藥材裡屬貴重藥材,有祛風定驚、平肝息風等功能。主產於四川、雲南、貴州、 陝西、安徽等地。天麻原為野生,家種成功後,產量也較大。價格變化也比較大。 ① 價格走勢2000年左右時天麻價格在200元/千克.,最高到 260元/千克,持續的高價極大地刺激了生產發展,而後價格一路 下滑,曾一度低至50元/千克,產區價格在30-40元/千克小統 貨價格更低。幾年的價格低谷限制了天麻的生產發展,其從暢銷貨 變成了無人問津的滯銷品。P當然物極必反,30-40元/千克的價格到了天麻生產成本的底線,從2007年春天,價格開始反彈,統貨 在65-75元/千克,一二等品85-95元/千克,三四等品65-85 元/千克。2009年價格上漲,2010年價格100-150元/千克,2011 年上漲到150-250元/千克。2012年至今,價格一直處於較穩定,穩重小幅升降。 

① 注意事項天麻為多年生腐生草本植物,怕旱、怕凍、怕 高溫、怕積水,喜歡涼爽氣候和溼潤環境。它本身不能自己生長,必須依靠一種好氣性真菌即蜜環菌互為寄主才能生長,所以要培養 好優質菌材,然後伴栽天麻才能成功。② 投資建議一些廣告說栽培天麻60天成功、每平方米收益 上千元等,只能讓不明就裡的藥材生產愛好者浪費錢財、時間和希 望。天麻的近期趨勢看好,可適當發展,其關鍵在於切實抓好產業鏈,研究解決好天麻生 產的有關技術關鍵,要注意其產地環境生態、種質優化、優質豐產 技術及產地加工,質量標準,保管貯藏等環節;確保其優質種源,高產穩產,更好適應市場需要,獲取更佳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