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煽動他人」是一個人的基礎素養

“不煽動他人”是一個人的基礎素養

我這篇文章非常不討喜。I know.

關於運氣

最近被朋友問到我們的Vision是什麼。一般只有投資人才問我這個問題。這次是在飯桌上,我並不想回答這個問題。

我說,我本質上不相信Vision這個事情。

我覺得所謂Vision,都是稍顯病態的坐井觀天,誤以為自己已經看見全貌,幻想自己能改變世界。年輕的時候看什麼都是錯的,總覺得這也可以改變,那也需要拯救。我日久漸覺的任何事情存在都有他的意義,你輕易地說他人不是,貶低他人他物不過是自己的狂妄和愚蠢罷了。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難道只有自己比他人聰明,聰明到那些舊攤子數年來都無人可撬動,偏偏你可以麼。我想如果人有機會將什麼事情做成,推動了什麼改變,必定是命運的饋贈。有一萬個人在努力踏實地做事情,你剛好踩在了運氣之上,此時天時地利人和,光芒照下來剛好落在了你的肩膀上。

認真做好眼前每一件事情,善待每一個眼前人,就是福氣。

關於偏執

今天看到行走的力量中,有一個問嘉賓的問題,說如果你能刪除掉一個情緒,你會刪除哪一個?

儘管政治正確地說,哪一個情緒都是寶藏。但是我就是很想刪除掉“偏執”這一項。

偏執總是帶來煽動,或者說它依靠“煽動”來控制他人。簡單的非黑即白,偏執的正義,應被滅亡的惡。人心特別容易偏向絕對的弱者,和絕對的正義,或者是被團體的力量挾持。

當一個人在群體中舉起大旗的時候,再不必思考。只需正確和疾呼就可以了。

偏執是思考的反義詞。在熱血衝頭中給自己穿上聖衣。我很不喜歡它。

關於“正義”

很不喜歡這種“正義感”。

從網上互不相識的人中,激發出得恐懼、憎惡、和自己的絕對正義。其實除了譁眾取寵之外,只能給人留下恐懼這樣的印象。

我一直在想這其中我真正不喜歡的是什麼呢?是被擠壓的空間,非黑即白的正確感,和沒有話語空間。就好像你在網上遠隔千里聽到的、見到的都是真實的。

其實只不過是一萬個人的恐懼和投射交疊在一起,遠方那些要被殺死的,不過是和我們有一樣缺憾一樣弱一樣惡的普通人罷了。誰在振臂疾呼時候,還願意睜開眼睛看和自己幻想中不同的真相?

一個想法

  • 永遠要聽多方面的描述,不要相信任何一方的單方面言論。
  • 不要輕信“太可怕了”“沒想到是這樣”。有時候事情確實超乎人們想象,但大多數時候,那些超越常識的事情,往往只是人們內心的偏執妄想,被謠傳成為了現實。
  • 人們容易輕易地同情故事中的“弱者”,伸張正義。等一等,等一等故事的另一面。
  • 沒有人是完美的聖人,但也沒有人是極端的惡魔。我們最終都只是有缺陷的普通人罷了。
  • 沒有人應該被交給大眾審判。大眾,尤其是網絡大眾都是情緒的奴隸罷了。都應該回到程序之中 (這個很痛苦,但好過被煽動的狂歡)。

當人們吹捧“正義”,就好像不必再追尋人性之複雜。也不必再去審視自我的慾望。就如耶穌所說,你們之中誰未犯過錯誤,請投擲出第一塊石頭。

一個反思

你如何知道你所堅守的正義就是絕對的正義呢?你如何知道你所見之事就是事實?你如何判斷你所聽聞之事是確鑿發生?你又如何在浪潮之中保持獨立思考?你的思考究竟是浪潮的思考,是你恐懼於浪潮的思考,還是你的思考?

你如何知曉呢?


>>> 關注簡裡裡(心理諮詢科普)公眾號:簡裡裡

>>> 學點有溫度的心理學知識,找到全球專業心理諮詢師。心裡有事兒,找簡單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