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我選擇退出同學羣」

今早看到一篇文章

《曬完清華錄取通知書,她被踢出了同學群》

懷著“emm...這些同學這麼善妒嗎”的心態

我點了進去

本文視角以一位母親的角度出發

我簡稱為“蘭媽”

內容其實是這樣:

蘭媽每天都會在寂靜的同學群“打卡”

發一些自己或女兒的生活照,等等...

有一天,女兒得到了清華的錄取通知書

蘭媽便把好消息分享到群裡

附了一句“清華通知書就是大氣”

於是“你被群主移出群聊”的蘭媽有些懵

想私聊問問群主怎麼回事兒

結果“消息已發出,但被對方拒收了”

沒chuo,蘭媽被拉黑了...

故事說完了,有些無語。

無語在:1.同學嫉妒肯定有的

2.家長顯擺也是真的

3.我真的討厭在公群說私事的



請原諒我的暴脾氣

我在不久前,也作為“群主”把同學群解散了

“抱歉,我選擇退出同學群”


那時候我已經讀大學了

像小學——高中的群聊都是用QQ

無論現實還是網絡世界

在這個人類遷徙的過程中,總有些掉隊的

現實世界要找一個人

一個回頭?一匹馬?一位警察?

網絡世界不是

所以,要平移一個網絡群體有一定難度

不過,畢竟同學一場

進群的時候,還是很熱火的

“苟富貴,勿相忘”、“同學一場,朋友一生”

說得真的是眼淚叭叭的

結果呢,幾年過去

大家都練就了潛水的好本領

不過也對

畢業之後,還有多少人能和你保持良好互動

可等你終於忘記了這個群

某天,群裡出現了新消息

居然是從不發言的老同學

「轉發這篇文章,好運伴你一整年!」

原來在這些亂七八糟的信息的前面

還有不少垃圾廣告

這個群似乎已經名存實亡了

你卻還是不捨得刪除

又過了半年,這個死群忽然活起來了

累積了 99+ 條信息

我本來還在猶豫要不要看

手一滑,直接點開了

我看得膽戰心驚,生怕同學讓我組織同學會

結果,我確實給自己加戲了

裡面都是遊戲、微商、小程序

於是我,猶豫了七七四十九天

折騰了快三百六十五天

終於下定決心,把同學群都一一退了。



“抱歉,我選擇退出同學群”


我終於退出了同學群

不是覺得這個群毫無用處

而是發現,曾經的同學變得如此不可理喻

我並不覺得在群裡聊天會是個事兒

不喜歡聊天的人可以選擇勿擾

但如果群裡變成了廣告遊戲的天堂

你要營銷的話

那你為何不直接發到朋友圈

狩獵不是更廣嗎?

有多少同學,不過是曾經坐在一起上課、放學

就算朝夕相處,也未必有過深刻的交流

同學之間有過交情,卻不一定有友情

有些人曾與我們親近,有些人與我們漸行漸遠

這些都是註定的

我們無需強迫自己接受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