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厄運》衝擊奧斯卡,恐怖片能否獲得主流獎項青睞?

正文共2272字

預計閱讀時間為6分鐘

《遺傳厄運》衝擊奧斯卡,恐怖片能否獲得主流獎項青睞?

《遺傳厄運》劇照

文|陳杰

明年奧斯卡或將迎來一部恐怖片的角逐。

6月8日在北美上映的《遺傳厄運》在過去的兩個月裡累計獲得了7700萬美元票房,爛番茄新鮮度89%,Metacritic評分87分,豆瓣7.3分。對於恐怖電影而言,這是一個不錯的成績。美國各大媒體也不吝讚美,《名利場》雜誌評論稱“(該片)創造出禁忌的氛圍,幾乎每一個鏡頭都填滿驚悚和恐懼。”《好萊塢報道者》則表示“《遺傳厄運》帶領觀眾駛向難以預知的領域,兩個小時裡恐怖逐層升級,毫不鬆懈,讓觀眾全程屏住呼吸。”

甚至有多家媒體分析稱,該片的發行公司A24已經開始為其衝擊明年奧斯卡造勢,影片有望衝擊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獎項。這並不是無稽之談,作為美國獨立電影公司,A24也被稱為好萊塢製片行業“搗局者”,成立僅6年就拿到6座“小金人”獎盃,而《遺傳厄運》創下A24有史以來最高票房,因此也增加了其獲得“奧斯卡”的可能。

實際上,恐怖類型片長年處於奧斯卡之外,大多隻受到技術獎項親睞,能獲得最佳影片大獎的電影屈指可數,這也讓《遺傳厄運》的“衝奧”之路充滿變數。

《遺傳厄運》衝擊奧斯卡,恐怖片能否獲得主流獎項青睞?

《沉默的羔羊》劇照

奧斯卡不愛恐怖片

AMC旗下的Filmsite網站的電影工作者曾給奧斯卡的流派偏見做了詳細分類,得出結論是奧斯卡更偏愛符合傳統審美標準的劇情片。

其實不止恐怖片被“排擠”,科幻、喜劇、幻想、動作題材的影片也遭受相同的待遇。

迄今為止,科幻題材類型片中只有《指環王3:王者無敵》獲得了最佳影片獎。

早期影片只為取悅文化水準較低的觀眾群體,追求讓人瞠目的雜耍效果。恐怖、科幻、喜劇、幻想、動作這幾個類型片最初本不是為主流觀眾服務,主要針對青少年亞群體。因此被稱為是好萊塢傳統地位不高的“二流類型”。

尷尬的是,六七十年代後青少年觀眾成長為票房主力,中老年觀眾佔的比重下降,這些“二流類型”的票房隨之水漲船高,影響力也日漸提升。而進入古典時期的好萊塢電影(從1910年代末算起)逐漸掌握了講述複雜故事的能力,奧斯卡更偏向以愛情、友情、親情、理想等豐滿的價值意義作為評價影片好壞的主要標準。“二流類型”的主題通常偏離於此。

在長達123年的電影史中,總共只有五部恐怖電影入圍過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分別是1973年的《驅魔人》、1975年的《大白鯊》、1991年《沉默的羔羊》、1999年的《第六感》和去年的《逃出絕命鎮》。

《遺傳厄運》衝擊奧斯卡,恐怖片能否獲得主流獎項青睞?

《驅魔人》劇照

其中只有《沉默的羔羊》獲獎。1992年,《沉默的羔羊》獲第64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5項重要獎項,成為高端恐怖電影的代表作品。

有影評認為該片在“角色塑造,臺詞雕琢,氣氛營造上皆展現出一流的技巧。駭人畫面很少,更多的是在觀眾心理上播撒恐怖的種子,是一部值得回味又細思極恐的電影作品。”對比其他傳播度同樣廣泛的同類型影片,《沉默的羔羊》之所以能獲獎,關鍵在於“情感上更符合奧斯卡佳片的風韻”。

入圍奧斯卡的5部影片中,距今最近的一部是《逃出絕命鎮》,該片在去年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獎,這是繼1999年《第六感》入圍後,歷經18年,恐怖片才再度受到主流頒獎禮肯定。雖然《逃出絕命鎮》最終與獎項無緣,但它帶來的恐怖片回暖趨勢為《遺傳厄運》的拿獎之路做了鋪墊。

《遺傳厄運》衝擊奧斯卡,恐怖片能否獲得主流獎項青睞?

劍走偏鋒的A24

雖然恐怖片衝擊奧斯卡的過程並不順利,但A24的背書為《遺傳厄運》增加了更多勝算。

A24以發行起家,以擅長精準選片、定位電影而聞名業內。

他們的選片策略堪稱“刁鑽獨到”,許多被好萊塢大製片廠忽視的故事反而被他們發掘推送,在其發行的50多部電影中,驚悚恐怖、懸疑、犯罪等非傳統意義上的類型佔大多數。

聯合創始人大衛·範克爾曾表示,“一部作品,如果無論交給哪個發行公司做都一樣,那我們就不會選擇這個項目。”

因此行業內對他們的評價是“劍走偏鋒、路數詭秘”。

《遺傳厄運》衝擊奧斯卡,恐怖片能否獲得主流獎項青睞?

在營銷手段上,A24更注重年輕一代,大衛·範克爾表示,“千禧年一代”和40、45歲以下的觀眾是他們的主攻市場,特別是那些時髦又懂行的觀影人,在高消費階層的都市人群中形成一種現象。”社交網絡是能接近他們的最好途徑,A24營銷公關Nicolette Aizenberg介紹道,他們不會用報紙、戶外等大眾媒體去宣傳電影,而喜歡在Instagram、Facebook等社交新媒體上做文章。

以A24在2014年發行的《機械姬》為例,A24曾經在國外社交神器Tinder上給女主角艾麗西亞•維坎德的角色建立了一個賬號,當時她的知名度還較低,但出色的容貌為影片吸引了大批關注。最終A24助《機械姬》斬獲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併成為新一代標誌性的科幻片。《機械姬》導演亞歷克斯·加蘭對 A24 給予高度肯定,“如果《機械姬》給大製片公司發行的話,就成果來看,絕對無法達到現在這樣的成績。”

《遺傳厄運》衝擊奧斯卡,恐怖片能否獲得主流獎項青睞?

《機械姬》劇照

通過良好的營銷,主流之外的電影也可登上主流聖殿。

不過A24已不滿足於發行新貴的定位,更想成為一個小型製片廠。

2017年2月拿下最佳影片獎的《月光男孩》是他們第一部發行、製作並投資的作品。

Nicolette Aizenberg透露,在準備發行《月光男孩》時,公司也沒有預計到會這麼火,所以最開始時,他們選擇了先做預告片放在社交網站上,沒想到片子得到很可觀的話題量。於是A24才把它放到院線。開始上映時,只在4家影院做了放映,隨著口碑不斷升溫,再不斷加場。口碑發酵的過程對藝術電影十分必要。

目前看來,《遺傳厄運》的前期口碑發酵已足夠成功,但最終能否走上奧斯卡寶座,關鍵還在於影片是否符合奧斯卡學院派評委們的口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