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妙的声音是教育演讲成功的一半

参加区里的班主任素质大赛,历时大约两个月。在比赛的四个环节中,结识了许多好朋友,听到了好多教育故事,学习到了好多教育教学和表达方面的方法技巧,收益颇多。

晓行今天只说一说演讲比赛中的声音处理问题,因为不是专家,所以只是个人感悟,欢迎讨论指正。

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关于声音处理,我们抛开天生的音质音色,只说说几个注意事项,这些也是我演讲时没有处理完美的地方。

美妙的声音是教育演讲成功的一半

1、 音量

正式比赛时,站在演讲的舞台上,你可能很难分得清自己的声音音量是大是小,如果声音太小会很影响演讲的质量,如果声音太大,又会像噪音一样令人感到厌烦,只有合适的声音才能令人舒适。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提前走台试一试音量情况,找助手在台下不同的部位听一听,调整自己的音量到合适的大小。如果没法提前试,那就注意你前面的选手演讲时音量的大小情况,从而确定话筒离嘴的远近程度。本次比赛中,前面几位选手就因为话筒离嘴太远导致音量太小,影响了演讲效果。

2、 节奏

语速的快慢、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适当处理是演讲中的节奏问题。演讲比赛,有演有讲,讲的部分大约比较平,娓娓道来,语速不可以太快;演的部分要有话剧的感觉,该拟声的拟声,该愤怒的愤怒,该高兴时要高兴。文似看山不喜平,演讲同样如此。实践中发现很多选手讲的过多,而且大多平平的叙述,没有兴奋点,导致评委和观众走神情况严重,这样也不会有好的成绩。在设计演讲内容上,以及语言表达上,都要考虑到叙述的节奏和层次的递进变换,争取能够牢牢的抓住观众的心,让他们跟着你走,与你同喜同悲。

美妙的声音是教育演讲成功的一半

3、 吐字

吐字清晰,使用普通话,这是基本要求,需要在平时加强训练。要保证念出的每一个字都是发音正确,清晰可闻的;要保证能让观众听得清,不可以赶,不可以吞字,不可以含糊。就像郭德纲说的,要让每一个犄角旮旯里的观众都能听的清清楚楚。

由于我在准备过程中过于劳累,练习朗诵的时间比较多,导致长了口疮,每次发音都磨得生疼,所以,这次比赛我又很多发音不准确,吐字有偏差,是很遗憾的一件事。

4、 与背景音乐的配合

大部分的选手会在课件中加上背景音乐,增强感情效果。这是一件毋庸置疑的好事。但是,演讲中发现,有的选手设计的课件播放时声音开的很大,导致他的朗诵部分被严重干扰,极大影响了得分。所以,人声与音乐声一定要提前磨合,搭配得当,让音乐创造的背景真的为演讲增色,而不能像噪音一样喧宾夺主。

如何调整播放过程中的音量,一定要提前到播放电脑上试验,看看是使用键盘音量键还是需要退出播放来调整扬声器,不要临时抱佛脚,以影响演讲效果。

美妙的声音是教育演讲成功的一半

演与讲的关系。

1、 敢于表演,不扭捏

郭德纲曾经在评价舞台表演时说过:在舞台上,要脸就是不要脸,不要脸就是要脸。意思就是,一旦上了台,就得撒开欢儿的表演,不能扭扭捏捏,否则就会招致观众的笑话。所以,舞台的胜利者都是敢于表演的,都是进入情境的,都是能入戏的。教师的演讲,大部分都是讲教育故事,平铺直叙的讲自然难引人入境,所以有时候得演,可以是自己演,也可以是助手演。这次比赛,很多选手都采用了助演,其中一个老师设计的话剧中孩子们的哭戏就带动的整个现场泪光盈盈,效果非常好。

2、 恰到好处,不浮夸

演讲毕竟不是演戏,是以奖为主,以演为辅的,如果演的过多,容易让人有不真实的感觉。所以,要合理控制演的度,点到为止,切忌浮夸。观众一般也是教育同仁,不会因为你只表演了一个故事就对你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充分的了解,大家还是要看你的思路的。所以,演的时间一定要短,要给观众留下思考的空间。要及时升华你的内容,要切记,任何的演、讲、展示,都是为了抒发你的教育情怀。

以上是我在比赛中的一点个人心得,不是为了指导谁,只是为了梳理自己的得失,错误疏漏在所难免,还望高人多多批评指正。

我是晓行致良知,喜欢观察教育、思考教育,您的关注是我前进的动力!为了让教育变得更美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东方IC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