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網安「SIMeID自助簽發終端」亮相首屆數字中國展

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將於2018年4月21日-25日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辦,本屆展會的主題是“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數字中國”。

中信集團牽頭投資的深圳市中信網安認證有限公司作為“互聯網電子身份認證服務平臺”運營單位攜新一代“SIMeID自助簽發服務終端機”受邀亮相“首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6號館。通過“SIMeID自助簽發服務終端機”可實現SIMeID卡的自助簽發、口令設置等功能。

中信網安依託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完成的十二五期間國家863計劃信息安全重大專項---公安部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eID)技術體系,搭建“互聯網電子身份認證平臺”,是貫徹落實強調的 “完善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舉措。公司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中國移動聯合完成了SIMeID大規模發行和應用的可行性研究及前期技術準備工作,目前已具備向公民發放加載公民網絡電子身份標識(eID)的加密SIM卡(SIMeID)的技術條件,能夠幫助公民在不洩露隱私信息的前提下實現身份認證和行為確權,具有權威性、安全性、唯一性、隱秘性、便捷性等特點。

  SIMeID是建立數據化信用社會新體系的需要

SIMeID的普及是是扭轉社會失序,公民失信,建立全新信用社會的需要。可以作為國家打造統一的數字身份管理體系基礎,為政府和企業在大數據時代的合法獲取數據和加密傳輸提供基礎保障、有效清理網絡亂象(數據肆意洩露),梳理網絡秩序(網絡詐騙),幫助建立數據化信用社會新體系與科學管理新模式。

  SIMeID解決網絡隱私保護和安全問題

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人們進入了大數據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雲技術,儲存技術等等都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數據為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了無限的便利的同時,也產生了個人隱私保護問題。大數據時代,用戶信息的外洩、被不擇手段掠取、竊取,濫用公民信息用於商業用途的行徑給個人信息安全、隱私保護帶來的新挑戰。SIMeID的推行與使用,可以在不洩露公民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實現身份認證和行為確權,有效地保護了公民的隱私安全,並幫助人們喚醒隱私保護的意識,對惡意獲取、濫用個人信息加以抵制,併成為公民共同的行動,打擊非法數據蒐集和使用是國家安全的需要,更是個人安全的需要。

  SIMeID推動建設全球數字身份互信互認機制中的中國標準

SIMeID採用與世界主流網絡身份認證技術,具備跨國互認技術基礎。中信集團牽頭髮起成立的“世界數字化空間戰略聯盟(簡稱全球eID聯盟)”,已先後與德國、比利時、西班牙、愛沙尼亞、芬蘭、新加坡、匈牙利、印尼、緬甸、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國家與地區的政府部門就建立eID互信互認、推動安全跨國電子政商合作進行深度溝通。2018年,中信網安搭建的“國際認證互信樞紐”計劃與十個國家及地區完成簽署建立eID互信機制備忘錄,積極推動eID的國際化,實現國際網絡身份認證“互信互認、互聯互通”,推動建立全球數字身份互信互認機制中的中國標準。

  SIMeID兼顧用戶體驗與高安全性

SIMeID以密碼學技術為基礎,符合國密要求標準的安全智能芯片為載體,在滿足高安全性同時,還兼具了用戶體驗上的高便利性。SIMeID用於智能終端(手機)上又不強依賴手機操作系統和APP,無需依附於應用內的特性,更保障了用戶信息的高安全可靠性。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依託的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勢在必行。中信網安作為中信集團互聯網轉型的排頭兵,主導落實國內SIMeID產業化實施、肩負重塑網絡環境和集團互聯網轉型的重任。

本次中信網安受邀參加福州“首屆數字中國展”,旨在通過探討SIMeID發展新風口,推進SIMeID在電子政務、金融創新、數據交易、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領域的深度合作;通過與運營商的戰略合作,為互聯網綜合治理、建立數據化信用社會新體系,保護公民個人隱私貢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