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雕塑藝術是造型藝術的一種,是雕與塑兩種創制方法的總稱,藉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

在中國美術史上,玉雕屬於雕塑藝術的範疇,但是大多數玉雕師則會把“玉雕”與“雕塑區別對待。因為“玉”具有其獨特的人文氣質。

從創作形式上來說:傳統玉雕是以玉為核心的藝術,創作者的一切知識、靈感、技藝是為材質服務的;雕塑則是以人為核心的創作,一切的材質、技法、形式等都是為人的想法服務的。

也就是說,玉雕的創作通常是先有一塊玉料,玉雕師會從玉料本身的質地、顏色、形狀、大小、雜質、綹裂等特點出發進行構思創作,最終所創作的玉雕作品無論在題材內容還是技法形式,都與材質的原始特點統一。因此玉雕藝術的終極追求是人工與自然的完美結合,是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這也決定了玉雕藝術作品,天然帶有一種不可複製的屬性。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而雕塑則更多是創作者先有想法靈感,有藝術的構思,然後根據需要去選擇相應的材質、表現技法將它們呈現出來,創作者有著更自由更廣闊的發揮空間。所創作出的作品自然也更強調創作者個人的藝術追求,而不會去強調材質本身的種種特點。在很多情況下,一件雕塑作品的材質並沒有不可替代性,從藝術價值上來說,一個雕塑家用大理石雕刻出的大衛和用和田玉雕刻出的大衛並沒有本質區別,但是和田玉就是比大理石貴,和田玉就是比大理石難加工,和田玉就是比大理石有內涵。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以雕塑的手法創作的玉雕,難道就不是玉雕?難道就不具備玉的文化內涵了?

小編認為,玉雕只是雕塑藝術中的一種,而且是水平較低的那種,先別急著噴我,且聽我慢慢道來。

在出現電動工具以前,加工難度大限制了玉雕的發展,刀子鑿子顯然不適用於玉雕,古人用一種帶有“解玉沙”的砣具反覆琢磨,方能出玉。而在同一時期,木雕、陶塑等塑形藝術卻不受此限制,人們可以大膽的嘗試不同的技法,進行各種創新。所以中國陶瓷名譽天下、提起古建築就不得不提那些精美木雕。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每一塊古玉都來之不易

這是三星堆文化時期的玉器,沒有切割機,古人是如何把堅硬的玉石切的如此平整?有誰知道那些細細的刻痕消耗了多少年華?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再看看三星堆出土的老鼠雕塑,嘖嘖,讓人浮想聯翩。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秦朝玉器,現存的秦代玉器,不僅數量不多,而且工藝水平比較高的作品也寥寥無幾。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相比玉器,兵馬俑的造型藝術就要強上太多了,沒別的原因,因為製作簡單,材料便宜。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再來看看宋朝時的泥塑,此時的雕塑更加貼近生活,走向世俗,使中國雕塑的寫實之風愈益強烈,愈益成熟。人物表情含蓄,衣飾逼真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泥塑佛像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陶塑觀音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銅塑觀音

然而同一時期的玉雕人物卻是這樣的,因為工藝複雜,而不得不走在賣萌的道路上。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宋代童子多以持蓮為主,蓮花相對飽滿,而且花瓣較多,手持的蓮花多呈花和葉共舉的形式。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到了清代,玉雕總算迎來了一個春天,清代的加工工藝前代都有,像片雕、圓雕、淺浮雕、高浮雕,但是清代做得更加規矩,更加清晰。另外就是俏色,利用玉本身兩種以上顏色進行設計。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玉雕能傳承至今殊為不易,直到電動工具的出現,玉雕與其他雕塑藝術才站到同一起跑線上,我們可以更輕鬆的雕琢一塊玉,可以嘗試以前不敢想象的工藝,順理成章的,我們創作出了更加精美的玉器,同時也使得這些玉雕作品看起來更像雕塑。其實這句話有語病,因為玉雕本身就是是雕塑藝術的一個分支而已。

玉雕的藝術水平始終沒能跟上雕塑藝術的整體水平,以前還能借口玉雕加工工藝繁瑣,現在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將玉雕與雕塑強行分開呢?不必擔心傳統的流失,當我們產生用雕塑的方法做玉雕的想法時,就明白了,玉雕始終是玉雕。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傳統玉雕都是師徒相傳,從來沒有一套完整的教學方法,這是弘揚玉雕文華最大的阻礙,而雕塑,有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放一張塑造觀音頭像的對比,左邊的是塑的,加法,右側的是雕的,減法。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其實“子岡牌”從工藝上來說並沒有精絕之處,它之所以能夠流行是由於切中了文人士大夫的審美趣味——將詩、畫和玉雕完美結合在一起。而出現這樣的玉雕,不過是因為陸子岡與文人的交集往來。能引起人們共鳴的玉雕作品寥寥無幾,震撼人心的雕塑作品卻不在少數。

當我們看一件玉雕作品的時候,不再是單單驚歎這件作品的工藝有多麼超絕,而是透過這件作品能解讀作者內心的想法,玉雕作品,也就從工藝品昇華到了藝術品。

為什麼近代玉雕作品看起來越來越像雕塑?

我們首先要承認玉雕只是雕塑藝術的分支,才能做好玉雕,或許有一天,玉雕能代表雕塑呢?任重而道遠,我輩玉雕人還需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