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8日友誼賽國足全主力陣容0:1不敵卡達U23

2018年9月8日友誼賽國足全主力陣容0:1不敵卡塔爾U23

長期以來,中國男足到底是亞洲幾流這個問題已經快成為一個量子力學領域的終極提問了。這六七年來中國國家隊的隊員變化其實並不大,從2012年左右國家隊的主力框架始終是鄭智、蒿俊閔、馮瀟霆、張琳芃、武磊、黃博文、郜林、于大寶、於海這些人,所謂的變化也不過是王大雷變曾誠之類的小修小補。按理說同一批球員即便狀態有起伏,但水平應該也會在一個比較穩定的區間來回浮動,而中國男足的國腳們霸氣之處就在於同一批球員面對相同的對手時卻總能踢出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的水平。當這幫國腳有強烈的獲勝願望和鬥志,願意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一百二十投入比賽的時候,他們主場可以戰勝亞洲一流的韓國,戰平伊朗和澳大利亞,面對亞洲二三流的沙特、伊拉克、朝鮮、烏茲別克斯坦、卡塔爾時更是佔據著場面和比分上的雙重優勢。即便在客場時,面對伊朗、韓國、澳大利亞等一流強隊中國隊依然可以踢得有來有往,給對手造成極大的麻煩。這種狀態下的中國男足,基本就是亞洲準一流的水平,甚至在某些時間段可以躋身一流強隊行列。當同一批國腳正常狀態出戰,以百分之八十的投入進行比賽時,他們可以穩定戰勝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巴林、黎巴嫩等三流以下球隊,但面對沙特、約旦、阿聯酋等二流球隊時誰勝誰負則完全是隨機看命的。這種狀態下的中國隊實力是穩穩的亞洲二流,也算對得起自己亞洲七到九名的排名。但最可怕的是,這一批國腳們總會在一個一年半到兩年的週期裡間歇性的徹底崩盤一次。這種崩盤的誘因可能是對主教練不滿,可能是聯賽賽程太密集,可能是天氣太炎熱或寒冷,也有可能是大姨媽週期不太正常,反正他們突然之間戰鬥意志和對比賽的投入就會下滑到百分之六十甚至更低。那個時候就是中國足球的災難了。所以說,雖然我一直對什麼“讓死刑犯們組成國家隊一定能衝進世界盃”之類的話嗤之以鼻,但面對這批總是要被狂虐一頓之後才知道知恥而後勇的好漢,也許真該試試老虎凳辣椒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