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主機遊戲索尼一家獨大會有極大的壞處?

為什麼說主機遊戲索尼一家獨大會有極大的壞處?

任何行業,若出現壟斷,一家獨大的情況都會對這個行業產生負面影響。

任天堂當初一家獨大的時候,高額的權利金,對第三方不友好都導致ps打了翻身仗;索尼ps2一家獨大,導致ps3非主流架構和高昂價格,使得初期遊戲開發難度極大,獨佔出的慢;微軟如果一家獨大,強制聯網和禁止二手可能成為現實,近期的瘋狂打折和划算的金會員也不會出現。

所以去年聽到微軟可能減少xbox部門投入,關閉工作室的消息,即使作為索粉也是非常遺憾。主機遊戲在國內本來就是小眾,近年來主機市場在手遊的衝擊下也在逐步萎縮。我還是希望有更多的廠商投資開發主機遊戲,不斷開發新的ip,不斷進行良性競爭,這才會讓這個市場有好的前景。

ps2時期遊戲多,質量好,號稱所有遊戲在此集結,360就花大價錢買獨佔,買工作室,出了很多很多優秀的遊戲,甚至日式3a遊戲都比ps3多,如失落的奧德賽,藍龍,最後的神蹟,忍者龍劍傳等等。

360時期微軟xboxlive和手柄的體驗好,ps4也努力向其學習,更加註意改善網絡體驗,努力建設網絡服務,優化手柄功能,任天堂ns也取消了無數人詬病的鎖區政策,也準備推出會員服務。

所以只有充分的競爭,玩家才會玩到更多更好的遊戲,才會享受更優秀的服務。

為什麼說主機遊戲索尼一家獨大會有極大的壞處?

所以哪怕到了現在,依然無比懷念上個世代:

XBOX 360經過微軟一整代的鋪墊積累,藉助著網絡化的東風,手感好到至今仍未不少國產手柄公模的手柄,加上光環戰爭機器極限競速這槍車球三架馬車,使命召喚現代戰爭系列等全平臺遊戲優先360平臺的策略,終成大器;

PS3雖然剛開頭索尼高層想不開,雖然走了幾步彎路,但幸在第一方在後期佳作齊出,頑皮狗的三部神海加上一部美國末日絕對是最大功臣,Jrpg也仍在發展;

Wii苦修內功劍走偏鋒,終於另闢蹊徑開闢了體感遊戲這一領域引爆客廳娛樂領域,至今仍然記得當時看見聰叔手裡拿著兩個怪異手柄的的驚奇以及開售時的火爆;

那時御三家如此接近勢均力敵,三家都在想盡辦法取悅玩家;

那時怎麼也想不到如今索尼一家獨大,可日本遊戲卻怎麼也止不住的走上衰落,其他兩家為了不被淘汰什麼招都使了出來可就是翻不出什麼浪花,唱衰聲一片;

那時一切都充滿了希望

為什麼說主機遊戲索尼一家獨大會有極大的壞處?

不光是索尼,任何一家公司獨佔這個市場都不會有好事發生。

首先,如果遊戲機市場只有一家公司在做,這家公司可能就不會有很大的動力去更新自己的硬件,現在市場上游戲機的更新完全是幾家公司之間不斷的競爭互相促進的結果,任天堂的wiiu不行了,被索尼微軟的主機擠掉了市場份額,那就馬上更新下一代主機,畢竟遊戲機市場每次硬件更迭都有重新洗牌的可能,微軟的天蠍也是這個目的,通過更新硬件刺激市場,所以沒有這些廠商互相的促進,說不定遊戲機根本不會5年一更新,搞不好10年,12年。在硬件的發展上也可能會停滯不前,沒有競爭可能一直都沒有光盤媒體出現,沒有競爭可能主機網絡化普及也沒那麼快等等。競爭為主機硬件不斷的帶來新鮮血液,有些是硬件機能的,有些是玩法創意的。

第二,面向開發商,一家獨大會使遊戲軟件開發商遭到不平等的待遇,這點可以從任天堂當年的狀態看出來,當初任天堂一家獨大,開發商沒人權,遊戲推出以後生產多少得看任天堂臉色,得罪任天堂就可能出不了足夠的遊戲,虧的是自己,甚至硬件商還會提出更多的不合理條件,像卡帶製造費不透明之類的。多樣化的硬件會打破一家獨大硬件商的這種不合理壟斷。也正是因為索尼的ps入局,才解救了一眾苦不堪言的遊戲軟件開發商。雖然不好聽,但是SE當年的“平衡業界”也不是沒有道理,多樣化的硬件在市場上活躍軟件開發商才有更多的空間和可能性,這也是對遊戲軟件的利好。還有一些玩家看不到的層面,比如任天堂一家獨大的時候遊戲經銷商有很大話語權,亂價回扣等等問題一直沒辦法解決,索尼的加入重新整理了分銷渠道,讓這個市場再次活躍起來,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

第三,面向玩家,多樣化的硬件市場環境可以一定程度的抵制一些不利於玩家的政策,當年要是隻有微軟一家做遊戲機,今天我們就沒辦法玩二手遊戲了,明明是你花錢買到手的盤,怎麼支配卻不由你說了算,但是世面上不止一家遊戲機的話,就會因為競爭,使這種不合理不會出現,說白了,你有對手,那你就不能,也不敢隨便的任性的定規定。

第四,多樣化的硬件市場可以梳理擴大整個遊戲機市場環境,其實當今的遊戲機市場是比以前大的,如果只有索尼或者任天堂一家,那遊戲機市場可能不會這麼快的到今天這個量級,遊戲機的硬件發展可能也會向一個方向走,這個方向不一定是對的,也就是說多樣的硬件市場讓這個市場本身的糾錯能力變強了。比如索尼的ps3奇葩架構其實就是一個錯誤的方向,任天堂和微軟的加入證明了遊戲玩法和遊戲機網絡化才是未來的出路。擴大的遊戲機市場也讓遊戲軟件開發商增加了收入,以前單一平臺的銷售記錄是超級瑪麗1,4000萬封頂,無人能超越。現在遊戲機市場夠大,跨平臺的GTAV已經賣了7000萬了,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上升。微軟的活躍也激活了歐美遊戲開發商,以前由於文化等等原因,歐美第三方更多的喜歡在電腦上出遊戲,通過xbox和xbox360的活躍,歐美的開發商也漸漸的把開發重點向遊戲機轉移,在當年解決了盜版問題,激活了歐美開發商的能量。

綜上,不管是哪家公司,獨佔這個市場都沒好處,百家爭鳴才有活躍下去的可能性,從遊戲軟件開發商,玩家,甚至遊戲機硬件商的角度說,這個市場都應該有一家以上的公司加入,互相競爭才有未來。

理由大體如上吧,這和什麼粉絲什麼黑的言論壓根無關,也和什麼論壇貼吧沒關係,我相信大多數玩家都是靠譜的,我也相信那些成天水來水去黑來黑去的人並沒有他們表現出來的那樣那麼關心這個領域,那麼的願意去用自己的錢支持喜歡的產品,說不定有些黑一邊罵一邊在用自己的破解機玩盜版呢,按某些答案的理論,之所以不能讓索尼一家獨大是因為索粉討厭,這麼說吧,只要總人數一多,肯定什麼人都有,只有十個粉絲,大家其樂融融,一百個粉絲,那就可能有五個是攪屎棍,所以今天索尼不行了,上來個任天堂,粉絲一多也照樣出極品,所以什麼主機獨大都會有粉有黑,抱怨這個,和問題的關係就不大了吧。

一切都是因為市場,因為這個行業本身的發展理應如此。

為什麼說主機遊戲索尼一家獨大會有極大的壞處?

為什麼說主機遊戲索尼一家獨大會有極大的壞處?

為什麼說主機遊戲索尼一家獨大會有極大的壞處?

為什麼說主機遊戲索尼一家獨大會有極大的壞處?

為什麼說主機遊戲索尼一家獨大會有極大的壞處?

為什麼說主機遊戲索尼一家獨大會有極大的壞處?

為什麼說主機遊戲索尼一家獨大會有極大的壞處?

為什麼說主機遊戲索尼一家獨大會有極大的壞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