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廣州市委書記頒發1號總河長令,現場給全市11個區下達任務書

為深入貫徹河長制湖長制,打好汙染攻堅戰,全面剿滅黑臭水體,9月14日,廣州市召開全市河長工作會議。

會上,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廣州市第一總河長張碩輔給各區總河長頒發第1號總河長令,現場給全市11個區和市水投集團下達了全面剿滅黑臭水體任務書。

工作目標

1號總河長令強調,2018年底前,廣州35條黑臭河涌達到長制久清,102條黑臭河涌整治初見成效,其他50條黑臭河涌基本達到不黑不臭標準;2019年底前,各區基本消除黑臭河涌;2020年,各區全面剿滅黑臭水體;其他河道水質逐年好轉,力爭消除劣V類水體。同時對履職不力、未按時完成任務、未實現工作目標的,將依紀依規予以嚴肅追責。

落實河湖長制,全市35條黑臭河涌通過生態環境部驗收

廣州實施河長制兩年多來,取得了良好的開局:開發應用河長APP,創新推出“四洗”(洗樓、洗管、洗井、洗河)行動,成立了排水公司,加強排水設施統一管理。通過努力,全市187條黑臭河涌,有35條通過生態環境部住建部驗收,34條不黑不臭;其餘152條也有56條不黑不臭。

在此過程中,全市各職能部門、各級河長特別是基層一線同志做了大量工作,很多工作都是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很多做法在全省起了帶頭作用,有的在全國也有一定的示範意義。

2017年3月23日率先在全省印發實施《廣州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方案》將中央六大任務細化量化成25項具體工作。建立配套制度,出臺了河長會議、河長巡河、河長制考核、河長制督導、聯合執法、公示牌設置、投訴舉報、民間河長聘請、黨員認領河湖等近25項配套制度,確保河長制高效運作。

成立了市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市委書記任組長,市長任第一副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25個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建立了較為健全的四級河長湖長體系,為市、區級河長湖長配置河長助理及聯絡員。在河湖顯著位置設置河長、湖長公示牌,小微水體公示牌。

截至目前,全市落實河長3030名,四級湖長673名,實現河湖長全覆蓋。市級河長累計巡河61次,區、鎮街、村居三級河長累積巡河37.88萬次。

9月7日,市河長辦對187條河涌區級河長髮放了河長告知書,進一步明確了管理職責和治理目標。印發了《關於組建廣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的工作方案》等政策文件,優化了市、區分工,著力建立技術先進、管理精細、產業現代的公共排水設施運營維管體系,推進“廠、管、河一體化”管理。 5月17日廣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正式掛牌,為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提供了更堅實基礎支撐。

刚刚,广州市委书记颁发1号总河长令,现场给全市11个区下达任务书

推進汙染源在治理,全市152條黑臭河涌截汙工程已完工53條

記者瞭解到,各區各部門按照《清除黑臭水體汙染源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的要求,重拳治理“散亂汙”等汙染源。全市排查重點河涌流域“散亂汙”場所4.2萬家,清理整頓4萬家。

同時,加大違法建設拆除力度,35條和152條黑臭河涌管理範圍內分別已拆除違法建設12.13萬和53.38萬平方米。截汙工程建設推進有序,152條黑臭河涌需整治的5166個問題排水口,目前已整改3139個。全市152條黑臭河涌截汙工程中,完工53條,在建37條,其餘正在推進初步設計和施工招標等前期工作。廠網工程建設進展提速,城中村截汙納管工程建設進度加快。

石井汙水處理廠二期正在實施基礎工程建設。大沙地汙水處理廠擴建、健康城淨水廠已完成EPC招標。瀝滘汙水處理廠三期、西朗汙水處理廠二期正在進行EPC招標。完成建設汙水管網1710公里。152條黑臭河涌涉及的49條城中村截汙納管工程正在全力開展。35條黑臭河涌涉及的48條城中村截汙納管工程,計劃新建管道約7680公里,已完成鋪設管道約6395公里,累計完成約83.3%。

刚刚,广州市委书记颁发1号总河长令,现场给全市11个区下达任务书

全面開展“洗管、洗井、洗河”行動。目前,已完成洗管936.26公里,洗井31204個,清理河道垃圾雜物25303噸,清潔河岸立面228.59萬平方米。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列入全市治理計劃的1112個行政村(社區),累計完工1060個,設施覆蓋率達95.3%。其中1至8月新增完工78個。

全力打好治水攻堅戰,摸查發現19.7萬戶疑似“散亂汙”場所

按照國家關於建設美麗中國,打好水汙染治理攻堅戰的工作部署,對照“年底前35條黑臭河涌達到長制久清,102條黑臭河涌基本達到初見成效,其他50條河涌持續保持不黑不臭”的目標要求,廣州黑臭水體整治工作形勢仍不容樂觀。

部分基層河長仍然履職不到位,源頭汙染治理還不徹底。治水工作主體責任仍存在 “上熱下冷”情況,部分河長的水汙染防治工作責任尚未真正落實,市河長辦統計今年1-6月全市區級河長總人數275人、平均巡河不達標率為3.27%,鎮街級河長總人數1019人、平均巡河不達標率為 11.85%,村居級河長總人數1723人、平均巡河不達標率為18.30%。部分基層河長履職還不到位,對“查清河道兩岸通道貫通情況、藍線內的疑似違法建築、流域內的“散亂汙”場所、沿岸所有排水口排水情況”等“四個查清”的工作要求熟視無睹,虛報、瞞報、拒報問題數據。

“散亂汙”場所底數不清,排水戶排水行為亟須規範。根據今年“散亂汙”場所排查工作方案的要求,8月15日前各區要摸清“散亂汙”場所底數。但目前全市仍有大量“散亂汙”場所沒有排查出來。市工信委運用用電大數據初步排查,發現19.7萬戶疑似“散亂汙”場所。這些“散亂汙”場所涉及鎮村經濟利益,背後隱藏著多股利益糾葛,整治力度不堅決,工作推進緩慢,而且規模小、轉移快、隱蔽性強,多藏匿於民宅違建中,經常死灰復燃。

刚刚,广州市委书记颁发1号总河长令,现场给全市11个区下达任务书

截至目前,全市排水戶門牌總數217.55萬戶,已完成摸查84.97萬戶,完成率為39.06%。摸查發現,餐飲等“五小”行業違法違規排水問題突出。許多餐飲企業及路邊大排檔不按規定設置除油設施,油渣廢水直排或就近排放。

違法建設整治需加快,小微水體治理需提速。年初下達152條黑臭河涌兩岸違法建設整治任務94.09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市已拆除53.38萬平方米,完成率為56.73%。殭屍管、斷頭管仍然存在,河水倒灌管網、分流制區域錯混接問題還很嚴重,管網收集效能還有待發揮,突出表現在汙水處理廠進水濃度長期偏低。

另外,小微水體整治還未全面鋪開,黑臭水體整治工作亟須推向縱深,推向末梢。初步統計,全市有3570宗小微水體,部分存在黑臭,需要整治。目前,部分區還未真正全面鋪開整治。

排汙口整治不徹底,部分截汙工程滯後。汙水處理廠新擴建工程推進受徵拆影響較大。目前,除石井汙水處理廠(二期)和大沙地汙水處理廠擴建外,剩餘江高、西朗二期、健康城、瀝滘三期、龍歸、鳳凰等7家汙水處理廠均不同程度涉及佔用農用地,制約項目開工。部分汙水管網工程和城中村截汙納管進度滯後。152條黑臭河涌截汙工程有62條仍處於前期階段。

部分區問題排水口整治不徹底。部分問題排水口整治不追根溯源,只是簡單封堵。比如,白雲區良田坑部分排水口,採用末端截流方式整治,混入大量山水、水庫水,嚴重影響管網效能提升。花都區花城街八支圳已封堵問題排水口,現場核查發現還有汙水滲流。

強化督查嚴肅問責,加大問責力度,直接點名曝光

黑臭永不清除,治水永不止步。當前,廣州治水正處於爬坡過坎、負重前行的關鍵時期。廣州借鑑中央環保專項行動“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今年7月底,市河長辦牽頭組織市水務局、環保局、城管委、農業局抽調人員,組成專項督察組,對兩個區開展水汙染防治專項督察工作。針對其餘9個區,由市河長辦繼續牽頭,近期抓緊以市的名義組建9個督察組,參照下沉白雲、花都兩區模式,分別下沉到9個區,重點督查各類違建、“散亂汙”治理、治水工程推進慢等問題,必須做到情況明、底數清,責任單位和個人、整改時限、整改不力責任,都要明確到位,提前“約法三章”。重點是督促相關問題立行立改、出真招、見實效,做到全市水環境治理無死角、全覆蓋。

同步推進控源與截汙。實施掛圖作戰,按照“一村一圖一表”的原則,制定全市2724個村社汙染源治理作戰圖,明確責任人和完成期限,拉條掛賬,逐個銷號。推進排水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汙水收集處理工程建設、城中村截汙納管、排水口整治等工作,確保年底前開工建設6座汙水處理廠,完成48條城中村截汙納管工程。

同步推進治汙與治違。深入整治“散亂汙”場所。在完成2.98萬個“散亂汙”場所的清理整頓基礎上,推進“散亂汙”場所整治和拆違工作向一、二級支湧及邊溝邊渠延伸。

將治違和掃黑除惡結合起來。用鐵的決心和手腕, “零容忍”的態度,壓實拆違責任,實行銷號管理,9月底前全部拆除黑臭河涌兩岸違建,並及時向公安機關移交線索,從嚴從快從重剷除違法建設背後的黑惡勢力。將治違和提升城市品質結合起來。堅決動真碰硬,嚴格查人查事,為人民群眾進一步創造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

同步推進督導與考核。參照中央環保督察“排查、交辦、核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工作法,成立水環境整治專項督導組,針對治水、治違難度大、壓力大、問題多的區域開展專項督導。加強對各級河長“散亂汙”場所整治率、違法建設整治完成率、工程完成率、汙染物總量控制等細化指標的考核力度,督促各級河長履職盡責。

同步推進主湧與支流治理。全面開展影響黑臭水體的小微水體整治,2018年全面摸清小微水體底數,逐個建檔立賬,推進整治,爭取年底前實現60%黑臭小微水體基本消除黑臭,小微水體排出水質不低於受納水體確定的水質目標。2019年基本完成全市小微水體整治。

針對廣州治水面臨的突出問題,接下來廣州將緊盯中央、省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具體來說就是要以“35條河涌完成長制久清、152條黑臭河涌實現不黑不臭”為核心,對違建、散亂汙、治水工程慢等問題整改不及時、重大項目推進不到位、治水效果不明顯、攻城拔寨抓落實不得力的,加大問責力度,直接點名曝光,該處理的堅決處理,該調整的堅決調整。通過嚴肅問責,推進中央、省各項治水決策部署在廣州得到堅決落實。

【記者】馮豔丹

【通訊員】趙雪峰【攝影】趙雪峰

【校對】葉劍華

【作者】 馮豔丹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張碩輔活動報道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