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誰的問題?

人人都在追求實用的時代,我們看過太多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妙招,甚至也擁有很多解決問題的經驗。

當問題出現後,我們以為憑著過往的經驗,就可以輕鬆解決。

然而,很多時候,過往經驗失效了,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或者,即便問題解決了,又由此冒出一個新問題。

這是為何?

其實,答案就在於,我們一直都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策略、妙招,卻從沒有問過問題是什麼?

那麼,問題究竟是什麼?

NO.1

很多問題,並非是某一方的問題

一幢金融大廈裡,雖然還有一些房子沒有出租掉,但電梯卻不夠用了,租住在裡面的員工每次上下樓都要等很長時間的電梯。

該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能立即想到的解決方案無外乎有這些:

在樓內開挖新的電梯井道,增加新的電梯;

讓各家公司錯峰上下班,以緩解同時間段電梯的運輸壓力;

……

貌似每個解決方案都很完美。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這些解決方案是站在誰的角度提出來的?或者說,這些解決方案直指的是誰的問題?

這麼一問,我們就不難發現,我們把問題定義為租住在大廈裡的公司員工們。也就是說,是他們遇到了問題。

但是,真的僅僅只有他們遇到問題嗎?

實際上,房東也遇到了問題。房東樑龍的問題是:該怎樣阻止租戶的投訴?

針對房東樑龍的問題,又會產生一套解決方案。比如:提高租金,這樣就不需要招很多租戶了。租戶一減少,人流量就減少了,電梯的運輸壓力也就小了。

這個小小的案例,告訴我們:在解決問題之前,一定要弄清楚,是誰遇到了問題?問題是什麼?也就是說,不要在還沒有定義問題之前就倉促地去解決問題。倉促地解決問題,很有可能把問題對象弄錯了,或者只解決了某一方的問題。

再回到這個故事上。

金融大廈的租戶們,派出郵差彼得來解決這個問題。

彼得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案:在每層樓的電梯旁,放上鏡子,大家看到鏡子就會放慢腳步,整理儀表。

樑龍覺得彼得這個方案花不了多少錢聽起來又很有效,就照做了。沒想到,果然有效果。

但是,很快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鏡子被一些人畫滿了塗鴉。

彼得想:目的是要讓大家放慢腳步,不用在意電梯慢這件事,那麼讓大家照鏡子或者讓大家來塗鴉又有何區別呢?這麼一想,彼得就讓樑龍在每面鏡子旁邊放上蠟筆。

就在這時,電梯公司來對電梯進行定期的維護,竟然發現是老鼠咬壞了繼電器,才導致電梯運行速度慢。

電梯公司維修工把繼電器維修好了,電梯迅速就恢復了運行速度。

看到這裡,我們再次認識到了:在解決問題之前,一定要定義問題。電梯運行緩慢,究竟是誰的問題?實際上,應該是電梯維修工的問題。但彼得卻認為是租戶們的問題,所以才如此的大費周折,在錯誤的方向上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

這個故事有個戲劇性的結尾。

由於電梯運行速度變快,下班時,所有人蜂擁而至湧到了地鐵站。地鐵站臺一下子難以承受這麼大的人流量,導致了踩踏事故的發生。有7個人因踩踏而被緊急送往醫院搶救;而樑龍卻被擠下了站臺,被疾馳而來的列車碾死。

彼得參加樑龍的喪禮時,遇到了金融大廈隔壁一幢百貨大廈的房東科威爾。

科威爾說,他們百貨大廈的生意非常不好,電梯根本就沒有人用。金融大廈的人可以去坐百貨大廈的電梯。他可以出資在兩幢大廈之間建立一兩條人行通道。因為他覺得金融大廈的人去乘坐百貨大廈的電梯,是給百貨大廈帶來人流量。所以,他不僅願意讓他們乘坐,還願意出資建人行通道。

彼得苦笑著說,此前他就給樑龍出過類似的主意。彼得開玩笑,讓梁東去偷隔壁百貨公司的電梯用。但遭到了樑龍義正言辭的反對。

彼得又學到了一課——不要費心費力給缺乏幽默感的人解決問題——在炫先森看來,這句話並非是作者的觀點,而是吐槽,但同樣值得我們思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很多時候,問題並非只有一方遇到,很有可能是多方都遇到了問題。要想真正地解決問題,就不應該只站在某一方的立場或角度去考慮問題,而應該具有多方思考問題的思維。也就是說,真正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是隻解決一個人的問題,而應該是解決很多人的問題。

NO.2

很多時候,解決了事情,

但仍不知道問題是什麼

政府組織的招標項目中,一共有4家公司來投標,而標的物一共有11件。

這11件物品,並不是每一件都有價值。為了將11件物品都甩手出去,政府制定了“捆綁”策略(在這裡,炫先森就不贅述了)。

這4家公司中的一家公司,賄賂了政府官員,弄到了其他3家的報價。

隨後,這家公司拿著3家的報價,找到了一家計算機中心。讓他們幫忙計算出,應該出價多少才穩操中標的勝券。

就在計算機中心的程序員們哼哧哼哧地埋頭編寫程序時,一名名叫比利的程序員一下子就找到了計算的方法。

然而,計算機中心的領導和其他程序員們不相信比利能如此神速。

比利花了至少20分鐘的時間,向他們解釋這一辦法的可行性。

這次的“解釋經歷”給比利也給我們的啟發是:如果你解決問題太過神速,別人根本不會相信你真的解決了問題。

第二年,比利跳槽到另外一家計算機中心,無意中聽說,這家計算機中心去年也接到了這樣一項任務:另外3家投標公司中,也有一家投標公司,買通了政府官員,獲得了其他3家的出價。這家公司拿著其他3家的出價,來找比利的“新東家”計算,該出價多少能中標。

比利意識到,既然有兩家公司能買通政府官員獲取信息,那麼另外兩家同樣也可能這麼做,甚至已經這麼做了。如果各家公司知道對方也買通了政府官員,並且各自都會基於其他3家的報價而修改報價,那麼該怎樣修改報價?

這麼一想,比利的大腦已經完全不受控制,不由得繼續想到: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各家公司是不是在第一次出價時,會出一個迷糊其他3家的價格?這個迷糊其他3家的報價,是不是還應該出得巧妙,不讓其他3家看出來具有誤導性?那麼,這個迷糊其他3家的價格該怎麼出?出多少?

看到這裡,我們已經從比利的經歷中,學習到了以下幾點:

1、不要認為這樣做或者那樣做,就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在本故事中,比利認為他一下子就能把問題解決。實際上,並沒有。因為其他3家也買通了官員獲取了信息。

2、雖然這樣做或者那樣做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我們永遠都不要停止解決問題的步伐。

3、即便我們這樣做或者那樣做之後問題得到了解決,但仍舊不能保證我們對問題的定義是正確的。或者說,別把解決方案當作問題的定義。在本案中,如果比利的方法能中標,但仍舊不能說比利對問題的定義是正確的。因為其他3家也獲得了信息。而比利仍舊能中標有可能是憑運氣。

4、面對有利可圖的事情時,我們往往會忘記道德這件事。

No.3

有時候,解決了一個問題,

又會衍生新問題

一家公司發明了一款新型的打印機。雖然這款打印機速度很快,但打印出來的文字有些歪歪斜斜。

研發團隊中一名工程師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法。他做了一個鋁條,上面裝有小針,這些小針可以在紙張上釘上小孔,以此作為基準線,快速且準確地找到打印得歪歪斜斜的文字。

經理覺得這個鋁條解決了一大難題,決定寫份報告向上級邀功。這位經理把鋁條拿到了自己的辦公室,準備一邊看著鋁條一邊寫報告。

此前,這個鋁條在研發部門的辦公室裡,一直都是側著放的。因為研發部門的工作人員都非常清楚這個鋁條上有小針,如果正面放,小針容易扎傷人。

但是,這位經理忽視這個問題,他把鋁條正面放著。結果,一屁股坐在了上面。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兩點:

1、每一個解決方法都有可能滋生出一個新的問題。比如,這個鋁條可以有效地解決打印機打出來的文字歪歪斜斜的問題,但滋生了安全性的問題,最終導致經理被扎。

2、物品的生產者非常清楚明白這件物品的危險性在哪裡,但是其他人卻不一定清楚明白它的危險性。比如,研發人員知道側著放,但經理卻忽視了。

基於上面的第2點,我們延伸出來一個話題:很多時候,我們被一件物品傷害了,卻不會去找生產者的責任,而是指責被它傷害的人。比如,如果我們受傷了,我們可能會指責自己沒用無能。如果別人受傷了,我們可能會指責別人:你怎麼這麼不小心?你怎麼這麼沒用?

我們慣性思維認為,既然這樣的物品能生產出來,尤其是國家允許這樣的物品生產出來,那它一定是沒有問題的。但現在我們受傷了,那一定是我們在使用的時候,方式方法不當所以受傷了。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那麼,這樣的物品究竟為何會生產出來,並通過有關部門的檢驗,最終推向了市場呢?這個問題的背後,有很多可明說也不可明說的動機和原因,我們不展開討論。

我們能做的就是,確保自己不會生產這樣的物品。可是,實際上,任何物品在使用不當的時候,都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我們要學習的是,怎樣把傷害降到最低,或者說,怎樣避免我們“知道”而消費者“不知道”的隱患?

有兩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1、我們在想到一個解決方案的同時,也要想到這個解決方案可能會出錯的三個地方,或帶來新問題新隱患的三個地方。如果我們沒有想到三個地方,那麼就表示並沒有真正地理解問題。

2、藉助外國人、盲人、兒童來檢驗我們的解決方案。比如,把美元紙幣給盲人,盲人就會發現問題所在:美元紙幣大小都是一樣的,盲人很難區分它們;把美元紙幣給瑞士人看,瑞士人發現的問題是:美元紙幣顏色都是一樣的,找錢的時候可能會出錯。

NO.4

總結

與其說“問題是什麼”,不如說我們要避免掉進解決問題的陷阱。

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有哪些陷阱,值得我們警惕呢?

陷阱說出來很簡單,那就是倉促地行動。我們許多人一看到問題後,就憑著本能反應或慣性思維去立馬行動著手解決。

避免這個陷阱的方法也很簡單,那就是發現問題後,千萬不要跟著自己的慣性思維走,而是要先定義問題。

如何定義問題,或者說,什麼叫定義問題呢?其實就是多問問自己,這是誰的問題?究竟問題是什麼?

定義問題,說起來容易,實際上永遠都沒有辦法確保問題的定義是正確的:

1、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問題。要想真正地解決問題,就不應該只站在某一方的立場或角度考慮問題,而應該具有多方思考問題的思維。然而,即便我們具有多方思考問題的思維,也許仍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2、即便我們把問題徹底解決了,也不能保證我們對問題的定義是正確的,也許還會滋生下一個新的問題。怎樣避免解決了問題又滋生了一個新的問題呢?一個方法是,想到一個解決方案的同時,也要想到這個解決方案可能會出錯的三個地方,或帶來新問題新隱患的三個地方;另一個方法是,藉助外國人、盲人、兒童來檢驗我們的解決方案。

我們永遠都沒辦法確保問題的定義是正確的,那麼,我們究竟該怎麼做?

1、不要倉促地行動,不要倉促地下結論,不要被慣性思維主導自己的思維和行動。

2、永遠都不要停止解決問題的步伐。

這是誰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