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軍科同志在中央團校2018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2018年9月3日, 根據記錄整理)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央團校迴歸本源初心,奮力推進改革,進一步明確了根本定位,校準了前進方向。以今天的開學典禮為標誌,中央團校正式踏上建設黨在青年工作領域特色鮮明的政治學校的新徵程,這是我們對建校70週年的最好紀念。在這裡,我代表共青團中央、代表中央團校,向中央組織部、中央改革辦、中央黨校、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中直管理局等部門對中央團校改革發展給予的關心指導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從五湖四海匯聚到這裡來的學員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在今天的開學典禮上我想集中講一下學習的問題。希望廣大團幹部深刻認識到,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必須抓緊學習、刻苦學習、持續學習。我講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 為什麼要特別強調團幹部的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全面增強八種執政本領的要求,其中把增強學習本領放在了第一位,這是向全黨發出的學習動員令。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指出,團的所有工作,歸結到一點, 就是要當好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這既是對共青團的高度信任和殷切期望,同時也是極高的工作要求,真正做到做好是很不容易的。我們的隊伍中,不願學、不會學、不知道學的同志還不在少數。現在有一種看法,認為共青團工作沒有什麼技術含量,誰都可以幹。這是十分錯誤的觀點,如果我們的團幹部也這麼想,工作就不可能真正幹到點子上,更十分危險的。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共青團工作看似具體、實則抽象,上手簡單、做好很難,用有限資源塑造青年“三觀”、引領青年思想的一門高深學問,對團幹部專業化能力的要求是極高的。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與黨和人民事業前進的步伐相比,與黨中央交給共青團的任務相比,與時代和青年發展變化的速度相比,團幹部隊伍中存在著本領不適應的突出問題,必須大興學習之風,在學思踐悟中提高政治站位、提升工作本領, 緊跟黨走在時代前列、走在青年前列。

1.共青團工作思想性強,要求團幹部加強學習。為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最根本的就是要引導青年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這就要求團幹部把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作為基本功和看家本領,用真理光芒感召青年,用偉大成就教育青年,用真誠服務感染青年,具備向青年有效傳播黨的思想主張的能力。也就是說,團幹部尤其是團的各級領導機關幹部不能只是虔誠的“唸經人”,還要做高明的“解經人”、熱心的“佈道者”。做人的思想工作要遵從規律、講究藝術,不僅要精通黨的思想理論,更要了解在理論基礎上建立的制度、在制度規範下形成的政策、在政策執行中實現的利益。理論、制度、政策、利益,這是一整串緊密相關的邏輯鏈條, 只有把這根鏈條上的每一個問題都想明白、捋清楚,才能真正引導青年把身邊發生的巨大變化同黨的思想主張建立起必然的聯繫,從而發自內心地認同黨的理論和黨的領導,最終形成堅定的理想信念。對於團幹部來講,要具備這樣的高強本領,唯有刻苦學習、深入鑽研。

2.共青團工作青年性強,要求團幹部加強學習。

一方面,從知識和信息角度看,青年是常為新的,當代青年的這一特點更為凸顯,呈現出學者描述的“後喻文化”現象。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根本原因在於知識和技術迭代的間隔與人的代際間隔的長短關係發生了轉折性變化。技術迭代的間隔在急速縮短,過去農業社會可能以百年甚至千年計,但到了信息社會以年甚至月、日計;而人的代際間隔是基本固定的, 並且有緩慢拉長的趨勢,過去以十幾年計,現在以二十幾年計。這是一種催人奮進的文化現象,團幹部如果不抓緊學習就會落後於青年,成為青年的“尾巴”。另一方面,從社會閱歷和經驗角度看,青年就是青年,基於人生體驗形成的對道理的理解,青年就是難以理解。青年人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時期,可塑性強,對事物的理解偏於直觀、感性。面向青年開展思想工作,不能單靠艱深的說教,還要有類似於科普式的通俗解讀。這需要很高的本領,團幹部必須加強學習。

3.共青團工作實踐性強,要求團幹部加強學習。要做好共青團工作,團幹部必須經常性地走到青年中去,感受青年的實際生活,感知青年的思想脈搏,有針對性地設計和開展工作。過去,青年群體分化不明顯,“工農商學兵”基本就涵蓋了絕大部分青年,而且不同青年群體的利益訴求也比較集中, 很多時候幹工作可以“一招鮮、吃遍天”。現在,隨著經濟社會深刻變革,青年群體在分化,需求也變得豐富而多樣。這就要求團幹部深刻把握青年思想意識形成規律,密切關注青年群體分化趨勢、思想動態、需求特點,瞭解每一個群體、每一個階層青年的生活狀態,更有針對性地謀劃工作項目, 努力成為青年問題的專家、青年工作的行家。

我們應當看到,共青團是有勤於學習、善於學習的優良傳統的。團中央機關幹部在入職的時候都會聽到關於“10號樓的燈光”的故事,講的是過去很多團中央機關幹部下班之後還在辦公室裡刻苦學習,燈火通明的前門東大街10號樓成為了一道亮麗風景線。據團中央機關的老同志講,過去機關幹部互相比的是學習和思考能力,你寫了一篇好文章、我要爭取寫兩篇,你在重量級報刊上發表了文章、我也要爭取發。這背後體現的就是刻苦學習的精神、勤於學習的風氣。與那時相比,現在的不少團幹部是存在很大差距的。一些團幹部心靜不下來,覺得學習是苦差事、慢功夫,幾個月甚至一兩年都見不到眼前的效果,不是想著通過學習增長本領、贏得認可,而是希望“吃快餐”“走捷徑”,心態浮躁、作風飄浮,為社會所詬病。團幹部要克服浮躁心態,改作風、樹形象,力學就是很好的切入口。現在,我們強調培育良好政治文化,我覺得靜下心來刻苦學習就是應當大力提倡的政治文化。心靜下來了、對問題思考得深刻了,淨化團內政治生態也就有了最本源的動力和基礎。

總之,廣大團幹部要充分認識到在新時代加強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切實增強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學習來克服“本領恐慌”,以學習來適應黨的青年工作需要,以學習來支撐個人成長髮展。

第二個問題: 團幹部應當學什麼?

毛澤東同志曾經用開鋪子來比喻幹部的本領儲備,指出幹部不能只賣東西不進貨。團幹部當前迫切需要加強以下三個方面的學習。

1.學習理論,鑄牢信仰根基,錘鍊黨性修養。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指出:“現在在我們的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中,最重要也是最需要注意並切實解決好的是理想信念問題和思想作風問題,最需要加強的是理論教育。”我們黨員團員信仰的是共產主義,這與宗教信仰有本質差別。我們的信仰是科學信仰,是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支撐的信仰,形成和加深信仰要從基礎做起。我們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就像是在攀登一座高山,共產主義就是那高山之巔,我們由於目力有限、雲層遮擋等各種原因還看不到它的模樣,但它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這種存在是為科學理論所揭示和證明了的。因此,我們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特別是要自覺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想問題、作決策。

中國的發展要用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來指導,新時代的事業要用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來指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 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指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團幹部學習理論,最關鍵的就是要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通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和第二卷,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新發表的重要講話,深刻理解和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精神實質、實踐要求,做到知之深、行之篤。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青年篇”,為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廣大團幹部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 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的重要講話結合起來,充分感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年和共青團工作的關心厚愛,深刻領會“七個明確”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牢記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這一政治定位,牢記團的根本任務、政治責任、工作主線這三個根本性問題,牢記引領凝聚青年、組織動員青年、聯繫服務青年這三項基本職責,真正展現出新時代團幹部的絕對忠誠與使命擔當。

團幹部加強學習,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錘鍊黨性修養。我們幹工作必須實事求是,照顧到先進的、落後的、中間的各方面青年群眾的實際,但在個人黨性修養的問題上,必須高揚理想主義,追求崇高與純粹。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個黨員的黨性,不是隨著黨齡增長和職務提升而自然提高的,不加強修養和錘鍊,黨性不僅不會提高,反而會降低, 甚至可能完全喪失。這就告訴我們,錘鍊黨性修養是一輩子的事情。特別是對於團幹部來講,普遍比較年輕,未來發展道路很長,在修養問題上隨波逐流,遲早是會被攻破底線、出大問題的。廣大團幹部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團幹部應該最富有理想”的教導, 少一點“人本來就是這樣的”極端現實主義、個人主義的想法,多一些“人更應該是那樣的”理想主義情懷和追求,向先進典型學習,涵養浩然正氣,激發蓬勃朝氣,磨礪昂揚銳氣。

還要強調一點,團幹部既要學理論,也要懂政策。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不研究黨的政策,單學習那些理論是不夠的,會跟實際脫節的。”前兩年,團中央按照黨中央要求牽頭起草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在推進這項工作的過程中,有一個很明顯的感覺,我們的團幹部對黨和政府關於青年發展領域各項政策的學習和掌握是很不夠的。必須充分認識到,在我們黨長期執政的歷史條件下,政策是服務青年最大的資源。出臺一個政策,比共青團單靠自身力量開展活動的覆蓋面、持續性、資源量都要大得多。現在,中央明確賦予共青團督促協調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落實的職責,這就更需要各級團幹部補上政策學習這一課, 既要把現有的好政策梳理清楚,讓青年知道,創造條件讓有需要的青年能夠更加便利地獲得政策支持;又要負責任地反映青年訴求, 提出合理的操作性強的政策建議,推動制定出臺更多惠及廣大青年的政策。

2.學習群眾工作本領,真正走進青年、與廣大青年打成一片。共青團工作從本質上講是群眾工作,有著自身獨特的工作規律、工作特點、工作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曾經對做好群眾工作有一段精闢論述:“黨的正確的方針政策只有被群眾理解、為群眾接受, 才能變成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力量。我們的方針再正確,如果不被群眾理解,也難以貫徹施行。如果群眾不聽,你就先跟著群眾走,群眾跳火坑, 你也跟著跳下去。群眾覺悟了,從火坑裡爬出來,最終還是要跟你走。群眾跳,你不跳,幹群關係就疏遠了。你一起跳,感情上拉近了, 工作就好做了。”“跟著群眾跳火坑”的例子既形象又深刻地揭示了群眾工作的規律、特點、方式,值得團幹部認真學習、思考、實踐, 切實提升青年群眾工作本領。著眼於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群眾工作,廣大團幹部要特別注意培養以下三個方面的群眾工作能力。

一是服務能力。為群眾服務, 幫助群眾排憂解難,是深入群眾、走進群眾的有效途徑,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基本功。過去,由於青年發展整體水平不高,青年的需求比較集中,服務起來相對容易。現在,青年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群體快速分化、需求日益多樣, 做好服務工作面臨許多新的困難和挑戰,對團幹部服務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少團幹部習慣了的一般化、大呼隆、粗放型的服務方式已經不適應新時代青年群眾工作要求,必須著力培養分眾化、精準化、專業化的服務能力。不同領域、不同地域的團幹部都要結合實際細分工作對象,摸清不同青年群體的基本狀態和主要需求,精準設計工作載體,合理配置工作資源,盡最大努力讓各類青年群體都能從團的工作中得到自己最希望得到的服務。

二是組織能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 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這一重要論斷對於共青團也完全適用。共青團擁有包括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在內的嚴密組織體系, 這是我們的強大優勢。當然,這種組織優勢也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 當前就面臨著十分現實而嚴峻的挑戰。各類青年社會組織發展迅速,青年對組織的選擇性明顯增強,如果我們的團幹部組織能力跟不上,很可能會在青年的選擇中敗下陣來。廣大團幹部必須充分認識到這一點,既要在推動工作中充分用好團的組織優勢,更要用自身的工作成果來鞏固和強化團的組織優勢。遇到團建空白領域,要積極推動建組織,善於以組織的形式把身邊的青年聯繫起來、團結起來,自覺把個人聯繫青年的效果轉化為擴大組織覆蓋的成果;謀劃推進各項工作,要主動依靠組織,實現工作力量和成果的倍增效應; 面向社會展示形象,要注重凸顯組織,進一步增強團組織在青年中的存在感,真正使共青團在廣大青年中形成信得過、靠得住、離不開的影響力,進而讓黨的形象在青年中鮮活地被感知到。

三是宣傳能力。團幹部承擔著面向青年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重要責任。沒有很高的宣傳能力,是無法勝任的,也是無法完成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一根本任務的。現在,不少團幹部一提到做思想引領工作,沒有什麼好辦法,就是念報紙、讀文件,只發揮了“傳聲筒”的作用。這些也需要,有時候也管用,但在社會思潮交流交融交鋒異常激烈的當今時代,面對思想意識十分活躍而且多樣多變的當代青年,僅僅靠這些是很不夠的。表面上看,這是方式方法的問題,但深層次的根源還是能力不支撐。唯有“藝高”, 方能“人膽大”。廣大團幹部要自覺提高宣傳能力,既要自身對理論學得精深,全面把握背後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 更要視野廣博, 能夠從身邊事例、國際視野、歷史比較等多角度來選擇青年感興趣、聽得懂的素材來教育啟發青年,具備把理論觀點講得通俗化、形象化、生活化的能力。

需要強調的是,青年群眾工作本領是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能力, 必須拜青年為師、向青年學習。這對於當代團幹部來講,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應當看到,現在團幹部的學歷更高了、視野更寬了、知識面更廣了,這是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群眾工作的優勢所在。同時, 特別值得警惕的是,團幹部不能因為這種優勢而居高臨下幹工作, 變成“一種精神貴族式的作派”, 否則就會自我孤立, 就會滋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問題,就會與青年群眾漸行漸遠。團幹部一定要有“甘當小學生”的精神, 真心實意地走進青年, 和青年面對面、心貼心。深入青年這一步邁不出去、走不進去,學歷水平再高、理論素養再高也沒有用。

3.學習歷史,深刻把握共青團事業的本源初心和優良傳統。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我們認真學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深刻感悟總書記治國理政實踐, 可以明顯感受到其中貫穿著深邃的歷史眼光,為我們學歷史、用歷史樹立了光輝典範。長期以來,在各級黨組織的領導下, 廣大團幹部對於黨史國史近現代史的學習重視程度是夠的, 基本知識是掌握的,但是對於團史的學習是很不夠的,不少團幹部還說不上來一些重大團史事件和人物,也很少去團史中尋求指導當前工作的經驗教訓。因此, 我今天想著重強調學習團史的問題。團史從本質上講是黨史的一部分, 是黨的青年工作史。我們的團幹部一茬接一茬,都比較年輕,但我們這個組織已經走過了96年的發展歷程,是有深厚歷史積澱的。作為團幹部,要做好當下的共青團工作,必須瞭解團的歷史。不忘初心,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回望歷史,看看來時的路, 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從而更好地走穩未來的路。事實上,我們認真學習團的歷史,能夠從中找到許多做好當前共青團工作的重要啟示。團幹部學好團史,對於共青團原本應該是什麼樣子,會有更為清晰的認識;對於共青團應該堅持什麼樣的政治原則、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會有更為清醒的認識,就可以在現實工作中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避免走各種彎路和邪路。廣大團幹部必須更加自覺地學習團史,從中獲取智慧、認識規律、把握方向。

第三個問題:團幹部應當怎樣學習?

這裡主要結合團幹部中存在的問題,講講學習的方法論, 強調以下幾個方面。

1.要拿出“擠勁”“鑽勁”“韌勁”來學習。現在,不少團幹部會以工作忙、沒時間來逃避學習,會因為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學不懂、學不通而畏懼學習,也會以“三天打魚、兩曬網”的方式來應付學習。總之,與各類事務相比,對學習總是提不起興趣,望而卻步、退避三舍。問題的根源還是對學習的重視不夠,這個思想問題解決了,其他就都有解決的辦法。時間就像海綿,擠擠總是有的,減少各種無謂的應酬,合理用好碎片化時間,都能保證每天的學習時間。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比較難讀,但是我們可以先選擇像《共產黨宣言》《青年團的任務》這樣的短篇來學習,慢慢熟悉語言風格、內在邏輯,就能觸類旁通,逐步向大部頭進軍。學習貴在有恆,只要堅持下來,就能慢慢內化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精神追求, 就能掌握誰也搶不去、奪不走的工作真本領和成長主動權。

2.要把推進工作和研究問題結合起來。現在,我們有些工作雖然做了十幾年、幾十年,但基本是“年年歲歲花相似, 歲歲年年人不同。”“人不同”好理解,團幹部流動比較快; “花相似”是指我們做工作的方式方法、對問題的研究深度沒有什麼深化, 屬於“低水平重複”。一些地方團組織的工作彙報,不少都是乾巴巴的事務性工作和一連串數字的堆砌, 很難看得下去。之所以會存在這些問題,主要在於推進工作的時候沒有動腦筋思考和研究問題。我們幹一項工作,既要幹, 更要想,要在幹中引發想,要在想的指導下深入幹。只有這樣,我們的工作才能逐步深入,才能最終幹到青年的心裡去。借這個機會,我要給各省級團委提一個要求:今後給團中央的報告,既要有工作情況的彙報,更要有青年群體、青年現象、青年思想的動態分析和研判,真正做到毛主席提倡的“有骨有肉”。

3.要注意克服學習中的“信息陷阱”。總的看,人的能力由信息、知識、思想等要素構成。和過去相比,我們處於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五花八門的信息讓人目不暇接。大家似乎什麼都知道一點,仔細想想好像又什麼都知道得不那麼清晰。因為信息的本質只是描述現象,更何況還有很多信息描述的是假象。所以,當人們如飢似渴地瀏覽信息的過程中, 最寶貴的時間溜走了,人們很難有精力去系統地學習知識、靜心思考、培養智慧。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在信息時代,人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怎麼培養?現在要做通曉天下事的“雜家”比以前容易多了,難的是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在大家都自覺不自覺地橫向擴面的時候,如果能夠縱向挖深,那就具有了核心競爭力。有時候,無效信息對人是有誘惑力的,特別是當別人都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時候,還會讓人有“本領恐慌”的錯覺。團幹部經常瀏覽網絡信息是需要的,但是千萬不能以為這就是信息時代學習的全部。大家還是要保持專注,保持定力,堅信差別化能力在人的競爭中起決定作用,培養對無效信息的免疫力, 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思想上有深度、專業上有特長的人。

集中一段時間到中央團校來,是十分難得的學習機會。每個學員都要自覺把自己當新兵,把學校當成訓練營。大家要抓緊時間學習,力爭多學一點、學深一點,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獲。要集中精力學習,遵守各項學習紀律,不能把“認認人、養養神、串串門”作為來團校學習的目的,不能把這裡當成社交場。要注重學員之間的深入交流,做到取長補短。過去,我到基層調研,大家經常會給團中央提的一條建議就是創造機會讓各地團組織相互交流工作經驗。現在,大家從各個層級、各個領域的團組織匯聚到中央團校來,客觀上形成了一個難得的交流平臺。大家要用好這個平臺,共同學理論、強黨性、練本領、長見識,使在中央團校的學習成為人生一段充實、美好、難忘的經歷。

當前,中央團校發展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乘著新時代的東風,中央團校抓住改革的難得機遇,剝離本科教育和部分研究生教育,實現從主要精力辦普通高等教育向集中精力抓團幹部教育轉變;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實現從教學生向教幹部轉變;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實現從正確政治方向指引下研究學術向用學術講政治轉變;積極推進基礎設施、規章制度等配套建設,為實現改革總體目標提供保障。目前,中央團校經過1年時間的“試運行”,具備了常態化、正規化開展團幹部教育培訓的能力。面向未來,中央團校既要傳承優良傳統,更要銳意開拓創新,按照《中央團校改革方案》的要求, 努力建設黨在青年工作領域特色鮮明的政治學校。要始終堅持團校姓黨這一靈魂。中央團校是由黨締造和領導的,傳播黨的理論,為黨培養青年工作骨幹。這是中央團校的初心和使命,必須時刻牢記。中央團校黨委要切實肩負起加強團校黨的建設的責任, 一切教學、科研和辦學活動都要自覺堅持黨性原則、遵循黨的政治路線, 嚴以治校、嚴以治教、嚴以治學。中央團校教師要認識到自身既是教師也是黨的幹部,自覺提升政治素養和黨性修養,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對黨絕對忠誠。要牢牢把握政治學校這一定位。中央團校作為政治學校,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聚焦團幹部教育主責主業, 以政治培訓為主要內容,強化黨的理論教育、黨性教育、群眾路線教育、黨章黨規黨紀教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團幹部,築牢強“三性”、去“四化”、反“四風”的思想根基。要注重突出青年工作這一特色。深入研究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分析當代青年的新特點新變化,深入研究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新規律新辦法,著力培養一支忠於黨、忠於人民、熱愛青年、紮實苦幹的青年骨幹隊伍。

中央團校改革開局喜人,後續任務仍很艱鉅。我們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於中央團校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要求,全力以赴把中央團校建設好,帶動廣大團幹部把學習抓好,以過硬的政治素質和能力水平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我相信,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在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央團校一定會辦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