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裸捐1857萬,她是中國最後一個穿裙子的先生,卻從未上熱搜……

94歲裸捐1857萬,她是中國最後一個穿裙子的先生,卻從未上熱搜……

這兩天娛樂圈風波乍起,崔永元手撕馮小剛,曝光范冰冰陰陽合同,賺足了觀眾眼球,可有位老人卻默默的捐了1857萬給南開大學教育基金會,用於支持中國傳統文化研究。

94歲裸捐1857萬,她是中國最後一個穿裙子的先生,卻從未上熱搜……

國人都認識范冰冰,卻鮮有人知道她。

她是古典文學專家,詩詞的女兒,中國最後一位“穿裙子的士”,亦是引人走入詩詞世界的擺渡者。

94歲裸捐1857萬,她是中國最後一個穿裙子的先生,卻從未上熱搜……

她是葉嘉瑩,半生流離卻才華四溢,嘗過世間百苦仍能修出一顆慧心春風化雨。

人民日報評論她:

為中國詩詞之美吟哦至今,更活成了人們心中的詩。九十載光陰彈指過,未應磨染是初心。詩詞養性,先生風骨為明證。

總理贊她:心靈純淨,志向高尚,詩作給人力量,多難、真實和審美的一生將教育後人。

這些榮譽於她而言只是浮雲一片。

如今她94歲啦,雖然滿頭華髮,可言行之間透著鉛華洗盡的優雅。

美人在骨不在皮,看了她,才真正理解了這句話。

從唐詩宋詞裡走出來的女子

1

民國時期,出了不少驚才絕絕的奇女子,比如冰心、凌叔華、林徽因,再比如葉嘉瑩。

1924年,葉嘉瑩出生在北京一戶書香門第。3歲讀書寫字,可以說,詩詞是她童年的玩伴。

94歲裸捐1857萬,她是中國最後一個穿裙子的先生,卻從未上熱搜……

三歲時葉嘉瑩(中)與小舅及大弟合影

在古典文學的氣息里長大的孩子,自帶一種從容不迫的大氣感,葉嘉瑩就是這樣的女子。

談詩論畫的日子沒過多久,葉嘉瑩念初中時,太平洋戰爭爆發,北平淪陷,父親隨政府南遷,從此失聯。

命運也格外的苛待她,17歲那年,母親被查出腫瘤,後因術後敗血症離世。

文人都喜歡用詩詞來寄託傷感,葉嘉瑩也沒免俗,“悽絕臨棺無一語,漫將修短破天慳”,讀起來都讓人心傷。

出身極好,天分還高,可惜命運捉弄,一次次把她推向懸崖。

初遇貴人,名師引路

2

母親死後,葉嘉瑩帶著弟弟在淪陷的北平,靠吃餿掉的飯菜果腹。

直到1941年她考上了輔仁大學國文系,遇見了名噪一時的國學大師顧隨。

她拜入了顧隨的門下,跟著顧隨學習,天分高還刻苦的葉嘉瑩很快成了班裡的尖子生。

說實話,後來葉嘉瑩在古典文學上有如此高的造詣,多虧恩師的點撥。

94歲裸捐1857萬,她是中國最後一個穿裙子的先生,卻從未上熱搜……

葉嘉瑩與顧隨(前坐者)及同班同學在顧家合影

名師出高徒,葉嘉瑩畢業後,因為課上的好,同時被北京3所聘請為語文老師。

1947年,顧隨寫了封信給她“我所有的才能,你都學到了。而且我希望你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為了不辜負老師的期望,葉嘉瑩一股腦的鑽進詩詞裡,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她不知道,這時,有一個人正慢慢的走進她的生命,以摧枯拉朽的架勢改變著她人生的走向。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3

遇見趙東蓀,是葉嘉瑩最大的劫。

他們是在同學聚會上認識的,看到葉嘉瑩的第一眼,趙東蓀就愛上這個遺世獨立的女孩。很快就對葉嘉瑩展開了猛烈的追求,不惜為她丟了工作,來了北京。

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葉嘉瑩哪裡懂愛情,心想:他人不錯,甚至為了自己還丟了前程,不能撇下他不管。

1948年,葉嘉瑩放棄了北平的工作跟著趙東蓀先去了南京結婚後又遷居臺灣。

94歲裸捐1857萬,她是中國最後一個穿裙子的先生,卻從未上熱搜……

剛在臺灣安定下來,大女兒還不滿週歲,臺灣白色恐怖爆發,丈夫因思想激進被抓,她跟女兒被審查。

被放出來後,丟了工作,也沒有棲身之所,丈夫生死未卜,無奈之餘,她借住在親戚家,一邊工作一邊四處打探丈夫的下落。

盼了3年,好不容易把丈夫盼回來了,可誰曾想到昔日千依百順的丈夫變得暴躁易怒,稍有不如意,就對葉嘉瑩拳腳相加。

為了撐起這個家,她一天上九個小時的課,回家之後還要操持家務,照顧女兒,最後得了哮喘。

94歲裸捐1857萬,她是中國最後一個穿裙子的先生,卻從未上熱搜……

最難過的時候,她想一死了之,好在王安石一句“眾生造眾業,各有一機抽”再次救贖了她。

她換位思考,就像一個得道者,體諒丈夫的脾氣,欣然承受。

成年人的世界,不會有容易兩字,打不倒你的都能成就你。

年逾半百,痛失愛子

4

44歲那年,葉嘉瑩被公派到美國講課,順手還拿了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學資格。

在國外教學期間,為了能用英語把中國文化講的更加生動,她瘋狂的專研英語。慢慢地,她發現,詩詞可以跨越國界,不少學生也因她愛上了中國文化。

94歲裸捐1857萬,她是中國最後一個穿裙子的先生,卻從未上熱搜……

在她以為一切都慢慢好起來之後,生活又給了她致命一擊,1976年,大女兒跟女婿出了車禍,雙雙離世。

老來喪女,葉嘉瑩把自己關在家裡,寫了10首《哭女詩》,字字泣血,句句斷腸。

至此,她徹底看開。

世事無常,明天跟意外到底哪一個先來,沒人會知曉。

既然無法控制,為何不珍惜時光,利用有限的時間做無限的事業。葉嘉瑩明白了,“把一切建在小家、小我之上,不是一個終極的追求和理想。

她要回國,把自己交給詩歌,交給親愛的祖國。

以身報國的女先生

5

1977年,葉嘉瑩去了南開大學教書。

94歲裸捐1857萬,她是中國最後一個穿裙子的先生,卻從未上熱搜……

得知她定居南開的消息後,仰慕她的文人墨客甚至聯合南開大學專門為她蓋了一座“迦陵學舍”。

許多古典文學愛好者慕名而來,有人還聽到不肯下課。

坊間傳聞:葉先生的課,座無虛席,最後竟然升級到“憑聽課票入場”,許多學生紛紛自己仿製“聽課票”。

94歲裸捐1857萬,她是中國最後一個穿裙子的先生,卻從未上熱搜……

94歲,她依舊站在講臺上給學生講課,批改作業,要是聽不到,就讓學生近點說,看不見,就把論文拉的再近點。在葉嘉瑩的眼裡,教書育人是跳動在心臟裡的信仰,她的生命應當結束在課堂上。

三尺講臺也是舞臺,她用一生的時間在詮釋對古典文化的愛,用一生為學生指引方向。

“卅載光陰彈指過 未應磨染是初心。”

這段話,恰好能表達葉嘉瑩的心。

不退休,活著就要多教學生一點,教他們如何把詩詞貼近生活,如何用詩詞救贖自我,時常以自己做例子,不介意一遍又一遍的撕開傷疤,告訴學生如何把生活活成詩。

她是海內外教授古典文學時間最長,學生最多,成就最高,影響最大一個女學者,席慕蓉,陳映真、白先勇、蔣勳都曾是她的學生。

94歲裸捐1857萬,她是中國最後一個穿裙子的先生,卻從未上熱搜……

2016年,葉嘉瑩拿下了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

2017年,登上了《朗讀者》,董卿稱她一聲先生。

2018,傾其所有,年華、金錢都給了國家教育事業。

世界上真的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經歷過一切困苦,依舊努力的活著,無私的給與著。

葉嘉瑩用一生,完成了在人間最得古意的修行,成了現代離古典最近的先生。

真是應了那句話,若有詩書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她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女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