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文/李忠誠 李新彥 屈維英 攝影:李新彥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老記甘南遊通訊攝影作品選之一:難忘甘南香巴拉

被譽為“青藏之窗,戶外天堂”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是距內地最近的雪域高原,是中國最具民族特色和最美的低碳生態旅遊目的地。七月中旬,央媒四位老記者從酷暑高溫的內地,來到氣溫18 攝氏度的甘南州採風,所見所聞令人難忘。

天藍地綠人美

提起甘肅,多數人腦海中浮現的肯定是連綿起伏的黃土高坡,千溝萬壑的窮鄉荒漠。然而有誰能想到,這裡還有一方清新典雅如水墨畫般的人間仙境——九色甘南。

甘南空氣清新、沒有霧霾、氣溫涼爽自不必說。藍藍的天上飄著變化多端的白雲,山上山下路旁都被綠草、格桑花覆蓋,很少見到裸露的黃土;成片的油菜花一片金黃,散發著沁人心脾的清香。放眼望去,到處是撒落珍珠般的牛羊,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吃草,卻只有星星寥寥放牛羊的牧民。記者用相機拍下了一幅幅漂亮瞬間;如果你是一個畫家,一定會揮筆繪下這美輪美奐的立體圖案;如果你是一位詩人,這令人神往的境界定會讓你詩興大發,妙語連珠;如果你是一名歌唱家,你會情不自禁地一展歌喉,放聲歌唱……這美景,如進入仙境一般,讓人流連忘返。為我們開車的司機介紹說:甘南的草原都是這樣,前面還有更美的地方。藏族司機小齊,身體壯碩,熱情開朗,講一口流利的漢語,不僅開車,還熱情周到地為我們做講解,聯繫方方面面的事情,被我們譽為“全能的扎西”。不論在賓館遇到的藏族女服務員,還是在景點遇到的藏族女講解員,在機關工作的藏族女工作人員,個個身材勻稱,高鼻樑、深眼窩,端莊、大方,婀娜多姿,且藏語漢語兼通,若不是看她們灑滿高原紅的臉和有意身著民族服裝,根本分不出他們是藏族青年。

全域旅遊無垃圾

乾淨,是甘南令人難忘的突出一點。甘南全域4.5萬平方千米,要做到全域旅遊無垃圾,真讓人難以置信。然而,甘南的的確確做到了。目前,有不少內地相關人員紛紛來這裡學習取經。

據瞭解,早在2015年,甘南提出建設“全域旅遊無垃圾示範區”。從州領導到各級各部門“一把手”親自上陣,發現哪裡有垃圾,就親自撿拾並給有關負責人打電話,監督落實。他們以各級領導為“領頭羊”,廣大幹部當“排頭兵”,各族群眾做“主人翁”的使命擔當,全身心投入到創建中。州上規定了每週五為義務掃除日;兩辦督查室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位,一月一通報。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督相結合、跟蹤檢查與精細考評相結合,凝聚全州上下參與環境整治的合力。

在這一活動中,最難的是轉變人們思想觀念和傳統習俗。馬克思說: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甘南州委州政府抓住環境革命這一根本,從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和生活習俗開始。起初,領導率先垂範撿垃圾,幹部人人帶頭撿垃圾,而城鎮居民、鄉村農牧民只是看。你撿你的,我看我的。有人還風言風語:“讓他們撿吧,我們收拾好自家就行了。”然而,州委、州政府領導全區人民,愚公移山,鍥而不捨,身體力行。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慢慢地群眾也開始跟著領導撿垃圾了。大家親身感受到,這一做法真的不錯。在城鎮,馬路、街道乾淨整潔了,環境美了,遊客多了,自己的腰包鼓了。在牧區,人們不僅生活環境舒適了,再也不發生因垃圾致使草地不長草和誤食垃圾而死亡牲畜的事了。從“要我撿”到“我要檢”,群眾漸漸地、自覺自願地主動撿拾垃圾了。目前,在甘南的每一個人,上到州委書記、州長,下到普通農牧民、僧侶、學生都參與撿垃圾。以致有人風趣地說:“不撿垃圾就不是甘南人。”這裡還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在內地十多年禁塑幾無成效的情況下,甘南州通過廣泛宣傳和有力措施,實現了全域購物不用塑料袋的局面。現在,人們上街買東西都是自帶環保提兜或使用紙包裝。不管是誰,一旦發現使用塑料袋,肯定會受到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的懲罰。甘南限塑和全域旅遊無垃圾的成功,著實令人感慨,也為人們提供了極好的借鑑。

現代文明破窗而入

甘南州碌曲縣的尕秀村原只是一個牧民定居點,在這裡定居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過去的環境一直是“髒亂差”。經過近幾年實施的環境革命,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整潔乾淨的牧家樂村落。寬綽的馬路兩旁,建有二十幾家整齊劃一的牧家樂庭院,成為213國道上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記者在一個叫阿豆的牧民家做了實地訪問。藏族主人阿豆原來牧牛。三年前,他賣掉了所有牲畜,轉行經營牧家樂,去年收入約6萬元。在阿豆家,院內有房8間、冬季牧場帳篷和夏季牧場帳篷等供遊客參觀使用。院內沖水廁所、洗澡間、太陽能光板、燃氣灶、互聯網等一應俱全。

有了熱水器,以前長年不洗澡、也沒有條件洗澡的藏族同胞漸漸養成了經常洗澡的衛生習慣;有了電和燃氣灶,以前在牆上曬牛糞的圖景很少見了;沖水廁所建了,生物降解廁所建了,臭氣熏天的旱廁所不見了;大量遊客的到來,思想觀念生活方式每時每刻都在發生碰撞。原來只吃糌粑、喝酥油茶單一的藏族飲食習慣,開始向飲食多樣化發展。思想觀念和生活習俗的改變,帶來了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此同時也帶來了生產方式的改變。

尕秀村建有學校、衛生所,孩子上學、老人看病都很方便。家人身體有異常,用手機發出救護信號,小病不出村就解決了問題。手機互聯網的頻繁使用,引發了智慧生態牧場的出現。網絡、紅外線等技術的啟用,在家中用手機就可瞭解任一牲畜一天的行蹤軌跡和吃草情況,牲畜的生長髮育全過程都盡在掌控之中。網絡的覆蓋,電商平臺的出現,把這裡生產的犛牛肉、藏羊肉、羊肚菌、藏紅花、人參果、冬蟲夏草、紅景天、藏刀、藏藥、藏族服飾等作為商品推向各地;太陽能光板發電除滿足自用,多餘的電可以輸入電網,增加收入;人們喜歡的鍋莊舞、唱歌、馬隊等娛樂項目可以參加牧家樂演出,在給遊人和自己帶來快樂的同時,又增加了經濟收入;他們利用開發當地生態資源和古蹟,使之變成了資產。看到牧區的變化,不少外出打工的年輕人紛紛回來搞旅遊;有的大學生畢業後開始回家鄉創業。牧業通過聯合,又解放出了不少勞力。如今的尕秀村既是海拔3500米的高原生態與草原風光完美結合的一塊瑰寶,凝結著藏民祖祖輩輩“逐水草遊居的血脈鄉愁,更是遊牧文化與現代文明相互交融的一座豐碑,寄託著草原兒女“建家園而定居、宜居宜業宜遊”的幸福願望。像尕秀村這樣的鉅變,不是個別的。據瞭解,在十三五期間全州每年要建300個生態文明示範小康村,重點打造60個旅遊專業村。當地牧民興奮地說:一不留神,現代文明在我們這裡破窗而入了!

再也忘不了的地方

在甘南,原始的高原自然風光、濃郁的民俗風情、傳奇的紅色歷史、厚重的宗教文化,景點鱗次櫛比,讓人心曠神怡。因時間短促,來去匆匆,我們雖看了少數幾個,但讓人永生難忘:

神聖的拉卜楞寺。拉卜楞寺位於夏河縣城西郊,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宗主寺之一,享有“世界藏學府”之美譽,擁有中國最完整的藏傳佛教教學體系。這座初建於1709年的藏學府邸,在青藏高原佛光閃耀三百載,是信教群眾心馳神往的聖地。

神秘的扎尕那。扎尕那藏語意為“石匣子”,位於迭部縣城西北34公里的益哇鄉境內,是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地形好似一座規模宏大的巨型宮殿,又似天然巖壁構築。扎尕那村寨以三面秀峰環拱,蒼松翠柏,鬱鬱蔥蔥,猶如高峻渾厚、堅不可摧的城牆,把扎尕那四村一寺圍在城中,巍巖峭壁,凌空入雲,雲霧繚繞,恰似一座天然的世外桃源。藏寨內遊牧、農耕、狩獵和樵採等多種生產活動合理搭配,互補融合,被稱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個典範。

天下黃河第一灣。黃河從青海巴顏喀拉山發源,越過蒼茫荒原,經甘南瑪曲大草原時,突然一個回彎,形成了秀美絕倫的“天下黃河九曲十八彎”之首曲景觀。天下黃河第一灣以一種大度平和的姿態,表現了黃河精神“寧靜致遠”的陰柔之美。黃河在有“中華水塔”之稱的阿萬倉溼地吸納百川,始成波瀾壯闊之勢。據說黃河之水有四成是從這裡補給的。因此,有人戲稱:甘南瑪曲是華夏母親河黃河舉行成人禮的地方,此言不虛。

美麗的當周草原。它是一處地勢平坦開闊的自然風景旅遊區,佔地面積8600畝,是一年一度的“甘南香巴拉旅遊藝術節”的主會場。盛夏之日,這裡樹木青翠欲滴,野生花卉在碧綠的草地上競相開放。藝術節主要開展藏族禮儀接待、食品製作、民族彈唱、鍋莊舞、騎馬、乘犛牛、篝火晚會等民俗旅遊服務活動。

紅色迭部。迭部古稱“疊州”,藏語的意思是“大拇指”,被稱為是山神用大拇指“摁”開的地方。這裡有紅軍長征途中的“俄界會議”會址,茨日那毛 主 席故居,天險臘子口戰役等革命遺址,以及然鬧馬家窯文化遺址和歷史悠久的藏傳佛教寺院。迭部境內山清水秀,森林廣佈,被稱為深呼吸小城。在迭部中心廣場,每年“七一”等節日,不少市民自發地在毛主席塑像敬獻哈達。

……

在甘南,每天都會看到人們自發地跳鍋莊舞,不僅大媽們參加,而且全年齡段都在參與。從老年、中年、小孩滿臉微笑中,可以看到人們發自內心的幸福感。

在甘南,新潮的男女老少玩手機抖音非常普遍。以此展示自己的幸福生活,展示對家鄉的熱愛,宣傳自己家鄉美。

在甘南,藏族每一地區都有各自崇拜的山神,每年初夏都會舉辦大規模祭祀山神的活動,轉山、轉水,一步一磕頭,祈求神靈保佑一方水土的平安。

在甘南,讓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博大與萬物之間的和諧,使我們的心靈得到了淨化。

臨別前,幹練的藏族女幹部、州旅遊委主任歐傑草很自信地對記者說:甘南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只要來過一次,就讓你永遠也忘不了。近幾年,我們州委州政府帶領全州各族人民,落實國家鄉村振興戰略,依託生態文明小康村建設,使甘南發生了很大變化。雖然我們的海拔高,但我們生活的幸福指數也是高的。對大自然的敬畏,對大自然生態的崇拜,已刻入我們藏族的骨髓;大自然給我們的回贈也是十分慷慨的,歡迎全國各地各族兄弟姐妹來甘南旅遊觀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