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在山西省中部的平遥县,距今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保存下来汉民族文化最完整的县级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久经沧桑,却依然雄伟挺拔,平遥古城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曾经的日升昌票号,做到了汇通天下,曾今一度成为中国的金融中心。

山西平遥古城

在平遥古城内,有许多带有历史根据的景点,还有许多当地的小吃,平遥牛肉更不用说。古城内的客栈也结合了山西当地的文化。

山西平遥古城

平遥县衙坐落于平遥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平遥县衙作为中国现有保存完整的四大古衙之一,也是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县衙。县衙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山西平遥古城

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是中国民族银行业的先河,一度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余个城市,远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

山西平遥古城

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为夯土城垣。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筑,由原“九里十八步”扩为“十二里八分四厘”(6.4公里),变夯土城垣为砖石城墙。明清两代先后有二十五次维修。墙顶外筑2米高的垛口墙(又称挡马墙)取孔子弟子、贤人之数,设垛口3000个,敌楼72座,内砌女儿墙。四隅角楼四座,东城墙上有点将台,东南角城顶上筑奎星楼和文昌阁。

山西平遥古城

镇国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12公里的郝洞村,原名京城寺,明嘉靖十九年改为镇国寺。寺院分为前后两部分,从南到北依次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等。万佛殿是前院的主要建筑,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该殿规模虽然不大,但造型雄伟,气势非凡。殿内共有彩塑14尊,殿内佛坛正中供有释迦牟尼像,迦叶、阿难两大弟子侍立左右,佛祖造型高大、面相端庄,具有浓厚的中唐风格。

山西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内还有许多具有文化特色的场所,而且保存的相当完整,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