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瓔珞爽烈,衛嬿婉毒辣,誰才更像歷史上的「令妃」?

作為《延禧攻略》的主角和《如懿傳》的主要配角,以乾隆第三位皇后“孝儀純皇后”為原型的魏瓔珞和衛嬿婉,人設正反顛倒、黑白對立,到底哪一個更貼近史實呢?

《延禧攻略》中,魏瓔珞為替姐姐報仇入宮,靠著一身凜然正氣和“我,魏瓔珞,天生脾氣爆不好惹”的果勇個性,在編劇為她增設的主角光環護持下,先後扳倒純妃、嫻妃以及順嬪,還收穫了乾隆、傅恆兩人的愛情。

魏瓔珞爽烈,衛嬿婉毒辣,誰才更像歷史上的“令妃”?

到了《如懿傳》,她則從一名宮中最底層的小宮女,染了劇毒的雜草般逆襲生長,憑著心黑手辣除掉了嘉妃、如懿等對手,成為後宮中位份最尊貴的女人。

魏瓔珞爽烈,衛嬿婉毒辣,誰才更像歷史上的“令妃”?

“令妃”也好“炩妃”也罷,她出身漢軍正黃旗,原本姓魏,後來乾隆將其抬旗入了鑲黃旗,之後改姓魏佳氏。

“令妃”和“炩妃”,究竟誰更符合歷史,我們來個對比。

第一局:乾隆對魏佳氏的評價是“勤慎居心,柔嘉著範”,即是說她溫柔、美貌、善良,所以絕不是“魏姐”那種懟天懟地的火炮性格。

《如懿傳》中的“炩妃”雖是做出來的柔婉之態,但對比“魏姐”卻更符合記載,所以本局“炩妃”勝。

魏瓔珞爽烈,衛嬿婉毒辣,誰才更像歷史上的“令妃”?

第二局:網上說魏佳氏的後宮升遷之路堪稱“坐了火箭”,這倒也不是誇張。

她初被封即是貴人,不久即升為嬪,三年後又晉為令妃,這個“升遷”速度甚至超過了傳說中乾隆的至愛“香妃”。

《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對於她的升遷史都符合記載,這一局“平”。

第三局:《延禧宮略》中,魏瓔珞進宮後曾在富察皇后身邊為侍。

魏瓔珞爽烈,衛嬿婉毒辣,誰才更像歷史上的“令妃”?

乾隆曾經做《孝賢皇后陵酹酒》詩,中有“舊日玉成侶,依然身傍陪”,並自注:令懿皇貴妃為皇后斫教養者今並附地宮。

由此看來,魏佳氏確實曾在皇后身邊待過,即如《如懿傳》中太后甄嬛“調教”舒妃意歡、陸沐萍一般,俗稱“學規矩”。

這段經歷在“令妃粉絲”看來,就是乾隆早就看上了魏佳氏,所以迫不及待讓她入“長春宮大學”領個文憑,好作為封賜她好位份的理由。

對比《如懿傳》中富察皇后對魏佳氏的厭棄,“延禧”勝。

魏瓔珞爽烈,衛嬿婉毒辣,誰才更像歷史上的“令妃”?

第四局:雖然有這段經歷,但若就此便說《延禧攻略》中的魏瓔珞,對富察皇后“感知遇恩,願以死酬”符合史實,卻又不盡然。

至少,魏佳氏的父親對富察皇后便不怎麼尊敬。乾隆十三年富察皇后去世,魏佳氏的父親在上邊屢次催促的前提下,仍然沒有為皇后準備供品。

這一點《延禧攻略》和《如懿傳》中都未展現,按照“過親、過疏”都失實結論,本局“平”。

魏瓔珞爽烈,衛嬿婉毒辣,誰才更像歷史上的“令妃”?

魏瓔珞爽烈,衛嬿婉毒辣,誰才更像歷史上的“令妃”?

第五局:乾隆30年,39歲的魏佳氏被冊封為皇貴妃,這也是她最高的位份。儘管在她去世前,十五皇子永琰就被秘密立為皇儲,但她也沒有被晉升。直到她去世20年,乾隆公開宣佈永琰為皇太子,才追封魏佳氏為孝儀皇后。

不僅如此,清史學家稱她也從未“攝六宮事”。

這點上兩部劇都“失實”,再“平”。

魏瓔珞爽烈,衛嬿婉毒辣,誰才更像歷史上的“令妃”?

第六局:對於令妃“中毒”這一點,《延禧攻略》和《如懿傳》都沒有迴避,只是設定了不同情節。前者中是被嫻妃一黨下毒,後者中是惡事敗露後被乾隆賜死。

魏瓔珞爽烈,衛嬿婉毒辣,誰才更像歷史上的“令妃”?

參考記錄中她死後近200年仍“頦多皺紋、齒未全脫,如五六十許人,絲毫未腐,笑容圓相、有如古佛”,《如懿傳》中受盡苦痛煎熬才能死去已經可以排除。

清史學家根據《清宮脈案--令懿皇貴妃》中記載,認為令妃並非被乾隆毒殺,而是因為她身體弱經常服藥,所用藥材中便有硃砂,久服造成慢性中毒。

如此來說,兩部劇又都因“失實”戰平。

魏瓔珞爽烈,衛嬿婉毒辣,誰才更像歷史上的“令妃”?

第七局:《延禧攻略》中乾隆對魏瓔珞情深難移,收到個帽子都高興得像個一百多斤的孩子;《如懿傳》中則是“寵而不愛”,發現她做的諸多壞事後更是對其深惡痛絕。

據史料載,魏佳氏極可能是彌留之際就被“遷移外所”,而且乾隆在她死的那天前往永安莊祭酒。

兩相比較,《如懿傳》以微弱的優勢得勝。

按照以上對比,《延禧攻略》和《如懿傳》雖然將同一個人設定成了一善一惡,且人物命運主線並無大的不同,但說誰更貼近歷史都不夠準確。

熒屏上“姑妄演之”,觀眾“姑且觀之”即可,宮鬥劇嘛!看個熱鬧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