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穩會「定調」網貸與股票質押風險機制,新一輪專項整治箭在弦上

近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下稱金穩會)主任劉鶴主持召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

會議聽取了網絡借貸行業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和防範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情況的彙報,研究了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有關舉措。

會議指出,前一階段,有關部門和地方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明確責任,密切配合,積極穩妥應對,網貸領域和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整體可控。

下一步,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政策的節奏和力度,處理好短期應對和中長期制度建設的關係,紮紮實實做好工作。做好網貸風險應對工作,要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各部門間的分工和責任,共同配合做好工作。

金穩會“定調”網貸與股票質押風險機制,新一輪專項整治箭在弦上

要深入摸清網貸平臺和風險分佈狀況,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施策、務求實效。要抓緊研究制定必要的標準,加快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建設。防範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要創造好的市場環境,鼓勵和幫助市場主體主動化解風險。要通過紮實推進改革開放,創造良好市場預期,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會議強調,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矛盾,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要抓緊研究制定健全資本市場法治體系、改革股票發行制度、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立統一管理和協調發展的債券市場、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拓展長期穩定資金來源等方面的務實舉措。

金穩會“定調”網貸與股票質押風險機制,新一輪專項整治箭在弦上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意味著下一階段中國金融監管部門的一大工作重點,將聚焦在化解網貸與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等領域。

這是否意味著互聯網金融與股市將迎來更大的監管風暴?本期海銀視角將對此做全面分析解讀。

金穩會專題會議的7大看點梳理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不妨先梳理一下過去兩個月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三次會議所折射的金融監管脈絡。

海銀視角發現,三次會議均由國務院副總理、金穩會主任劉鶴主持召開,主題分別是“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從會議規格分析,第一次和第二次會議均是全體會議,8月24日會議則屬於針對網貸和股票質押風險的專題會議。

回顧過去兩個月舉行的三次會議,金穩會防範重大風險、維護金融穩定的職能正變得越來越明顯。在首次會議和第二次會議上,在外部不確定性的施壓下,貨幣和財政政策走向是會議頗受關注的焦點。8月24日召開的第三次會議則重點關注網貸風險、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

金穩會“定調”網貸與股票質押風險機制,新一輪專項整治箭在弦上

具體而言,在金穩會首次會議上,金穩會確定了“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當時會議夯實了市場信心,稱當前經濟正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市場主體韌性強,“國內巨大規模市場的迴旋空間廣闊,完全具備打贏重大風險攻堅戰和應對外部風險的諸多有利條件。”

在“央行VS財政”爭論愈演愈烈的背景下,第二次會議指出,必須更加重視打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提高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發揮好財政政策的積極作用。

在金融工作部署方面,第二次會議還列出六大具體實施措施:處理好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關係;處理好宏觀總量與微觀信貸的關係;發揮好財政政策的積極作用;深化金融改革;健全正向激勵機制;持續開展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和非法金融機構專項行動。

金穩會“定調”網貸與股票質押風險機制,新一輪專項整治箭在弦上

如今,第三次會議在P2P網貸行業不斷暴雷與股票質押爆倉事件迭起後召開。

會議強調了網貸、股票質押等金融風險,要求中央和地方、各部門明確分工責任,共同配合做好網貸風險應對工作;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要創造好的市場環境,鼓勵和幫助市場主體主動化解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

海銀視角對此專門對第三次會議內容作了梳理,提煉了七大看點供市場參考。

01

看點一:專題會議面世

不同於此前第一次會議、第二次會議討論宏觀經濟金融政策,此次金穩會召開的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專題會議,統籌研究協調金融領域專題事項,意義重大。

可見,防範化解特定領域金融風險已成為金融監管的“關鍵詞”。

此次會議主要研究了三個問題:一是聽取了網絡借貸行業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二是聽取了防範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情況的彙報;三是研究了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有關舉措。就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和風險隱患進行了梳理和預判,尤其是對股權質押風險的預判和對資本市場改革的定調將影響未來A股市場的監管環境。

這意味著這些問題將成為下一階段金融監管的重點關注方向。

金穩會“定調”網貸與股票質押風險機制,新一輪專項整治箭在弦上

02

看點二:股權質押和網貸行業風險可控

會議指出,前一階段,有關部門和地方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明確責任,密切配合,積極穩妥應對,網貸領域和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整體可控。

這無形間給當前搞得人心慌慌的網貸暴雷與股票質押爆倉風險定了一個基調,風險整體可控。

但與此同時,從8月以來監管部門不斷加快監管步伐,促使網貸行業風險“出清”,從推進構建白名單機制到187條網貸細則逐步落地再到重磅推出十項舉措應對網貸風險,可以看到監管層在應對網貸行業流動性危機、維持行業穩定發展方面的動作已經開展。

在股權質押領域,監管層也在密切的盯緊上市公司股權質押平倉情況,對於可以存在的風險點逐個排查,從交易所到證監會,從一線監管到監管規則的制定,都在為去槓桿的合理平穩過渡創造條件.

金穩會“定調”網貸與股票質押風險機制,新一輪專項整治箭在弦上

03

看點三:制定下一步風險解決原則

會議提到,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政策的節奏和力度,處理好短期應對和中長期制度建設的關係,紮紮實實做好工作。

這與此前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到的“六穩”相契合,政治局會議要求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可以預見的是,去槓桿、防風險仍然是今年以來金融發展的重中之重,要確保改革平穩有序,又不能出現因處置風險而衍生的風險就必須握好政策的節奏和力度,處理好短期應對和中長期制度建設的關係,把“六穩”要求貫徹到金融市場監管工作的各個方面,將是下一步金融監管部門的另一個風險化解操作原則。

金穩會“定調”網貸與股票質押風險機制,新一輪專項整治箭在弦上

04

看點四:網貸風險應對仍很關鍵

會議提到,做好網貸風險應對工作,要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各部門間的分工和責任,共同配合做好工作。要深入摸清網貸平臺和風險分佈狀況,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施策、務求實效。要抓緊研究制定必要的標準,加快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建設。

海銀視角認為,這也是化解網貸行業風險的關鍵步驟。以往,不少人認為網貸行業風險加劇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央部門與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的分工與職責不夠明確,很多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缺乏執法權,無法對當地違規網貸平臺進行有效約束,導致行業風險加大,如今隨著中央、地方、各部門之間的分工責任得到明確,相關治標又治本的工作將迅速開展。

此外,此次政府明確提出不要一刀切式監管,而是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施策、務求實效,這也能很大程度提高網貸行業風險處理效果,做到因地而異,因人制宜,讓不少投資受害者看到最大限度拿回本金的希望。

要抓緊研究制定必要的標準,加快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建設。在海銀視角看來,這句話已經明確表明,網貸行業備案機制可能會加快出臺,對行業信心恢復而言,這將是一大利好。

金穩會“定調”網貸與股票質押風險機制,新一輪專項整治箭在弦上

05

看點五:股權質押風險受關注

會議指出,防範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要創造好的市場環境,鼓勵和幫助市場主體主動化解風險。

股市的持續低迷導致一些上市公司股價跌破股權質押預警線或平倉線,使得股權質押風險再度受到市場關注。包括監管層、上市公司股東、券商在內的市場參與各方都在尋找方法化解平倉風險。目前市場中已經出現了一些市場化手段解決股權質押平倉風險的案例值得借鑑。

海銀視角認為,部分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風險控制失當是導致股票質押風險產生的最大原因之一,由於部分上市公司股東對自身資金實力評估不充分,風險防範意識不強,股票質押比例較高,風險相對突出,在市場波動加劇之時,難免會出現部分股東難以補倉的情況。

目前,監管部門的做法,主要是默許券商部門暫時不對跌破平倉線的股票質押倉位進行強制平倉,減少股價大幅下跌壓力。但此舉更像是過度性舉措。

要真正化解股權質押風險,一方面需要上市公司自身努力,通過合同延期、補充擔保等多種方式進行處理,在一定時間內逐步化解風險,另一方面若發現手裡資源難以實現補倉,則可以嘗試引入新股東紓困。

事實上,很多陷入股權質押爆倉煩惱的上市公司自身資產質量不差,多因一時流動性困難而陷入困境,估值較低,若能通過引入新股東緩解資金流動性壓力,企業經營績效將很快恢復。更重要的是,引入新股東的另一個意義,就是對原有控股股東形成制約,避免他們再忽視風險盲目槓桿融資發展業務。

金穩會“定調”網貸與股票質押風險機制,新一輪專項整治箭在弦上

06

看點六:明確資本市場發展方向

會議指出,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矛盾,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和服務實體經濟更好結合起來,堅定做好去槓桿工作,把握好力度和節奏,協調好各項政策出臺時機。要通過機制創新,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意願。

海銀視角認為,這番話的深意,是相關部門已經看出當前金融市場風險迭起的關鍵問題所在——資金脫實入虛。畢竟,金融若能最大限度服務於實體經濟,通過實體經濟發展獲得理想的資本回報,那麼整個金融市場不大會存在過度投機或高槓杆投資問題,整體風險可控,反之大量資金脫實入虛,靠各類所謂的金融創新不斷加槓桿賺錢,就容易出現錢滾錢,借新還舊,龐氏騙局等問題,加大了金融風險。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金融監管部門的一大監管側重點,就是引導資本市場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以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為抓手,更好地在修復我國經濟失衡方面發揮作用,更好地起到連接供求和組織資源的作用。

金穩會“定調”網貸與股票質押風險機制,新一輪專項整治箭在弦上

07

看點7:明確資本市場改革要點

會議指出,要抓緊研究制定健全資本市場法治體系、改革股票發行制度、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立統一管理和協調發展的債券市場、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拓展長期穩定資金來源等方面的務實舉措。

其實,此前證監會主席助理張慎峰公開演講,已經將這些改革要點進行了具體化梳理。

一、堅持以改革為主線,夯實基礎制度。

繼續深化發行制度改革,積極推進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完善發行審核和併購重組監察機制,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抓緊推進股份回購、員工持股等基礎性制度改革。修訂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研究建立上市公司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ESG)報告制度,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質量。推動落實好公募基金參與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賬戶試點工作。

二、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

加快推動證券行業放寬外資股比限制政策的落實落地。進一步優化滬深港通交易機制。抓緊推進滬倫通各項準備工作,爭取年內推出。積極支持A股納入富時羅素國際指數。修訂QFII、RQFII制度規則。推動更多的已上市期貨品種對境外交易者開放。

三、規範發展私募基金市場。

加快推動出臺《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修訂出臺《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健全創業投資基金差異化監管機制,優化創業投資基金髮展環境,不斷提升私募基金行業規範運作水平,更好支持創新創業。

四、做好重點領域風險防範化解工作。

在國務院金融委的統一指揮協調下,堅持“穩”字當頭,努力促進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為服務實體經濟、深化資本市場改革開放提供堅實保障。

五、強化依法全面從嚴監管。

加強上市公司和各類證券期貨機構監管,強化稽查執法力度。充分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大力提升監管科技化智能化水平。積極探索完善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開展證券支持訴訟示範判決等維權法律機制,切實維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

金穩會“定調”網貸與股票質押風險機制,新一輪專項整治箭在弦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