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淨利8億的資源巨頭,近三年虧損60億?背後原因令人唏噓!

在當年的資源股牛市當中,有一隻股票叱詫風雲,藉助當時股市火爆,其股價在2005年到2007年的跨年大牛市中漲了30多倍!這真是一個財富神話,股價的上漲不僅因為當時的股市整體良好,更是因為這個企業當時業績確實不是一般的好!

曾經淨利8億的資源巨頭,近三年虧損60億?背後原因令人唏噓!

有些股市經歷豐富的投資者可能還做過這個股票,他就是當年的資源龍頭之一吉恩鎳業。吉恩鎳業的主營業務是鎳金屬採礦、選礦、冶煉及其相關化工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當時貴金屬類的資源需求都很旺盛,一般金屬企業的業績都不錯,而吉恩鎳業的業績在整個行業都算是相當優秀的。


曾經淨利8億的資源巨頭,近三年虧損60億?背後原因令人唏噓!

從2002年開始,吉恩的業績進入增長快車道,2002年淨利潤3356萬,較上年成長近50%,2003年淨利潤5800萬,2004年淨利潤1.41億,2005年淨利潤1.62億,2006年淨利潤3.02億,2007年達到了最高的8.47億!從2002年到2007年,淨利潤從3356萬成長到8.47億,五年淨利潤成長24.6倍,大幅超越行業平均的增長速度!當時的吉恩鎳業管理層可謂志得意滿,意氣風發。成立僅僅7年,業績成長了25倍。在當時商業領域評選風雲人物中,吉恩鎳業的領導層業紛紛上榜。

曾經淨利8億的資源巨頭,近三年虧損60億?背後原因令人唏噓!

隨著企業業績的不斷成長,向海外擴張也提上了議事日程。2008年鎳價大幅回落70%,公司的業績也深受影響,2008年淨利潤2.31億,2009年公司淨利潤更是下滑到1.41億。但是公司管理層依然樂觀,並認為這是海外擴張和抄底的好時機。2009年,吉恩鎳業宣佈收購加拿大礦業,合計收購價為1.485億加元,摺合成當時人民幣匯率大約是9.43億元。而收購所用的資金,主要來源於銀行貸款和一部分自有資金。根據公司當時的預計,截至2009年一季度,公司賬面上的可用資金為14.86億,當時公司的負債率不到50%,確實不算高,公司只需向銀行貸款5億就足夠了,且貸款後公司整體負債率也才剛剛超過50%。經過近一年的項目追蹤,公司認為從項目成熟度和資金方面都已做好了準備。

但是,當時吉恩鎳業的收購項目並非一個,僅僅在2009年,就有多個收購項目齊頭並進。收購加拿大皇家礦業僅僅是一個項目,其他的包括控股加拿大Liberty Mines Inc.公司,成為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兩個公司的第一大股東,獲得40萬噸的境外權益鎳金屬儲量。這種齊頭並進式的海外擴張,對於成立不到10年而且毫無海外併購經驗的吉恩鎳業來講,顯然是不合適的。但是當時的公司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在繼續推動其他的海外擴張項目。在2011年,公司還想通過募集資近60億元資金,投向印尼的紅土礦冶煉項目。不過,在2013年,這個項目被董事會否決了。

自從涉足海外收購項目之後,吉恩自身的業績卻不斷下滑,直到2012年終於出現虧損!可以說2012年也是這個企業的轉折點。2012年底,公司的流動負債已經超過100個億,而其流動資產僅僅為54億,營運資本為負47億,這一個問題,引起年報審計機構的關注。不過,當時公司還是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認為只要皇家礦業的鎳礦等項目的建成投產,公司業績必然大幅改善。而迫在眉睫的銀行還款問題又導致吉恩再次推出60億的鉅額融資!這次定增後公司大股東昊融集團的控制力大幅下降,其持股比例由54%降到27%。

曾經淨利8億的資源巨頭,近三年虧損60億?背後原因令人唏噓!

2014年3月,皇家礦業的銅鎳礦項目正式投產,雖然很多券商都看好這個項目,但是其結果與預期相去甚遠。吉恩2014年虧損5.4億,2015年虧損28.7億。在試圖重組的努力失敗後,連續兩年虧損被實施*ST。此後的危機又進一步擴大,2016年爆出董事長被立案調查並再度出現全面虧損,2014年參與定增的3家基金面臨所持股票未解禁就暫停上市的境遇。由於公司在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出現大幅虧損,最終在2018年7月13日,公司被停止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