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後期腐敗嚴重,而張廷玉從來不收賄賂,他沒有錢是如何做到獨善其身和人情往來的?

掃地僧2050


張廷玉從來不收賄賂,那就靠一年180兩(清朝一品官員每年餉銀180兩)的餉銀,他是如何活下來的呢?


用《雍正王朝》裡鄔思道的話說,京城裡,一身體面的官服就要百十兩銀子(清朝官員的官服可是自己置辦的),一頓上好的宴席也得百十兩銀子。如果按照這個標準,張廷玉估計每天得揣兩饅頭在袖口裡去辦公,才能保證不被餓死。

但是不收賄賂,並不代表張廷玉沒有其他收入。

清朝一個七品知縣,一年只有45兩銀子,但除了自己一家人以外,還有師爺和若干僕人,這些人都需要知縣自己籌餉的。更何況是張廷玉這樣的刑部左侍郎,南書房大臣(康熙朝的官職)?


但大家又都聽過“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是知府大人貪汙的嗎?不都是,貪汙才能貪幾個?一個小小的知縣,管的不過一縣財富而已。準確的說,是知縣盤剝的老百姓的。“淋尖踢斛”聽說過吧?”火耗銀子”聽說過吧?”官司銀子”聽說過吧?也就是說,明清兩朝最基層的官員會利用替朝廷”搞收入”的特權,變本加厲,巧立名目,多收多徵。

所以知縣有錢了之後,他如何將這些錢有恃無恐地揣進自己口袋?他必須往上“進貢”,是“進貢”給皇上麼?不是,是“進貢”給總督、巡撫,一層一級往上“進貢”。所以為什麼在明清兩朝,很多京官把眼睛都盯著所謂的“封疆大吏”各省督撫?有些肥缺花幾十萬兩銀子去買,因為只要就任,投資回報是相當可觀的。


所以大家應該又聽到一些名詞,如“冰敬”(夏天冷飲費)和“碳敬”(冬天暖氣費)。這就是“封疆大吏”們”孝敬六部司官工資外的銀子。

對於這種銀子,其實就是一種針對明清官員”低工資”的一種額外補助體系,是一個”潛規則體系”。所以官員可以不主動去貪,但下階官員的孝敬必須要收。如果不收,這就是與整個官場潛規則體系為敵,屬於破壞規矩的人。

其實更重要的一點是,你收了這銀子,也不會影響你的政治清譽,因為孝敬你此項銀子的下階官員,不可以對你提出其他任何額外要求。如果他要求你辦事,得額外行賄。


這種銀子連海瑞都收過,只是海瑞命苦,張居正改革前,他作為二品大員,那點“冰敬、碳敬”銀子才幾十兩而已。而張廷玉每年兩次可達四千兩銀子。有了這塊收入保障,可以維持張廷玉相對清苦的生活了,他不需要再去賺有辱清譽的銀子了。

張廷玉所謂清廉,是他從來不收這種求他辦事的銀子;從來不收其他的巴結燒香銀子。

《雍正王朝》裡,年羹堯送了幾筐橘子,幾匹綢緞。結果張廷玉只收了一包天麻,還贈還了一盒湖筆。所以張廷玉是非常注重名聲,注重清譽的。


當然張廷玉還有其他額外收入,那就是皇帝(特別是雍正)賜給他的東西。但都以物居多,所以這些東西得放家裡供著,雖然值錢,卻不能輕易拿出去換錢,結果被乾隆抄家又全數又抄回去了。


炒米視角


第106期總680期

知道張廷玉和康熙皇帝是什麼關係嗎?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先介紹一下:張廷玉的父親“張英”乃康熙朝的“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也曾經擔任太子胤礽的師父。

通過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年羹堯送禮物被上書房大臣張廷玉拒絕一事看;張廷玉如此清廉還在京城住著深宅大院,一年一百八十兩的銀子夠花嗎?是在做戲吧!

如果上書房大臣張廷玉像拒絕年羹堯那樣拒絕朝廷上下的同僚,估計張廷玉也混不下去了,或者說早餓死了,拒絕年羹堯自有他的道理,這裡自不必細說。
【張廷玉與年羹堯雙方尷尬】

張英;張廷玉父親,安徽省桐城人氏,清朝大臣,張廷玉之父。康熙六年進士,選庶吉士,逐漸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

可見張廷玉在他父親張英那一輩就伺候皇帝,又是太子胤礽的前師父,可見康熙皇帝在那時候就對文華殿大學士張英如此重視。

到了張廷玉這裡又是上書房大臣,康熙皇帝的貼身大秘書,可能在公開場合收年羹堯的“特產”嗎?特別是年羹堯的來路張廷玉更瞭解。

可是說張廷玉從來不收賄賂這個詞用的好,“賄賂”張廷玉是不會收的,那皇帝的“賞賜”不能不收吧,朝廷上下不成文的孝敬還是要收的。

【不接受賄賂的張廷玉】

張廷玉為什麼要接受賄賂,皇帝對於朝廷大臣的財務開支一定是一清二楚,賞賜一次就不是幾千兩銀子的事了。比如“魏東亭”欠著戶部的庫銀四十五萬兩,雖然魏東亭死了,康熙帝代魏東亭還清了四十五萬不算,還另外給予了五萬兩銀子。

那時候的清朝官場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叫“冰敬與炭敬”,冬夏兩次,這就是京官的額外經濟來源。

巧立名目的“炭敬”就是冬季的取暖費用,各地官員以此明目給朝廷各個部門官員的孝敬。冰敬也是如此,夏天到了,送上孝敬銀子以解決夏天炎熱的名義孝敬銀子。


【年羹堯拜見張廷玉】

說起安徽桐城的“張家大院”沒有不知道的,想必以張廷玉與他父親幾代為官,在桐城的張家財產也不會小了,所以張廷玉沒必要受賄。

在這裡舉一個雍正帝與張廷玉的故事;雍正五年,張廷玉患病了,雍正皇帝對太監李德全說:“朕連日臂痛你知道嗎?”李德全吃驚不小,趕緊詢問,雍正回答:“大學士張廷玉患病,難道不是朕臂痛嗎?”

雍正皇帝的寓意視張廷玉為左右手,到了年底,雍正又賜張廷玉典鋪一所、本銀三萬五千兩,特意囑咐說:“你父親一生廉潔,沒有多少遺產。你現在身兼數職,夙夜在公盡心於公務,不必推辭了。”

【皇帝所賜大宅院】

所以張廷玉的“清廉”不是收受“賄賂”一詞的概念,張廷玉之所以保持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元老而立於不敗之地,那是張廷玉不但清廉所致,還有他對皇帝,對朝廷的忠誠。要是那時候拿了年羹堯的禮物後,年羹堯犯事如何說的清。

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雍正王朝》詳細解剖還在後面,請關注頭條號《日堯居k古史》帶你繼續解剖分析雍正朝!歡迎網友評論、互動、留言。


日堯居k古史


其實張廷玉並不是“從來不收賄賂”,他也收,只是收的數目小,不像和珅一收就幾萬兩那種。

史學家趙翼在他的《簷曝雜記》曾經說過:“往時,軍機大臣罕有與督撫外吏相接者。前輩嘗言張文和公在雍正年間最承寵眷,然門無竿牘,饋禮有過百金者輒卻之。”

注意,超過百金的就推辭了,換句話說,少於一百金的都有可能收。作為當朝百官之首,軍機處大臣,想給他送禮的官員估計不在少數,只是他這個人為人嚴岢,在刑部做侍郎的時候,還有“伏虎侍郎”的外號,想給他送大禮,肯定被擋。

趙翼乾隆年間做過軍機處行走,他入軍機處的時候,雖然張廷玉已經不在軍機了,但是他應該不會說瞎話。

2.除了收點小禮金,清朝重臣很多華貴衣服都是皇帝御賜,價格不菲,還包括朝珠,頂戴上的寶珠等。更牛逼的是,賞賜宅邸,還是內城。

清朝時期,紅絨結頂冠不是一般人能戴的,是皇宮裡皇親國戚才能戴的,一般宮外的貝勒貝子受到賞賜,也可以戴,大臣裡則非常少有這種殊榮,張廷玉就有這種殊榮。

就這頂帽子上的紅寶石就值好幾百兩金子,而普通小官的帽子值多少錢呢?清錢幾百文耳!

除了賜衣物珠寶,還賞賜房子。張廷玉在護國寺衚衕就被賞賜了一套大宅子。曾國藩做京官的時候,為了租房子還要到處借錢,可見那時候當官的不貪汙想弄套房子多難。

除了御賜這些,還御賜養廉銀子,重臣家裡的家用一切器具,朝廷都包了,不用自己花錢。遇到過年過節還賞賜珍寶玩物。

看病也不花自己的錢,家人病了還有特殊照顧,張廷玉家鄉的老母年高多病,皇帝親自派人接到張廷玉家裡看病養病。

3.除了收禮,皇帝賞賜,在京裡的裡六部堂官左右侍郎等大員,還能收到地方官定額定期的冰敬碳敬等錢財。

冰敬就是夏天天熱,給的京官乘涼的孝敬錢,碳敬就是冬天天冷,給京官取暖的暖氣錢。這都行成了不成文的制度了,張廷玉也會收。

張廷玉在清廷為宰輔,特別袒護漢臣和他的同鄉,還因此被御史攻擊,歷任兩朝重臣,朝廷裡漢臣很多是他的門生故吏,小禮小孝敬,收的大概不會少。


西堤君


在整個封建社會兩千年的歷史當中,朝廷官員沒錢的現象實在是少之又少,除了類似於海瑞這樣的“清官”,絕大多數的朝廷官員,從當朝一品到九品芝麻官,都是“有錢的官”。

在封建社會官場,僅僅靠朝廷俸祿來支撐自己的生活幾乎是不可能的,比如朝廷最小的官——縣令來講,大體上朝廷的俸祿也就是五六十兩銀子,這還是在比較富的朝代,碰上衰落的時期,別說五六十兩,欠薪也是經常的事。

一個縣令除了要養活自己的一大家子人,他還要養活師爺,家裡的僕人等等,五六十兩的奉銀,估計只是個零頭。

古時有句話“一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是指的那些“口喊清廉”背地裡貪腐的“清官”。

但是即使是真的不貪腐的清官,也是要搞一些“灰色收入”,包括在在稅收上面做文章,比如收取“火耗”,巧立名目收費,等等。甚至包括“搜刮士紳”。

回到問題,張廷玉是三朝元老 ,在康熙朝後期得到重用,除了是一位“能臣”,“純臣”,張廷玉的“清廉”名聲也不錯,他的底線就是不貪腐不受賄。

但是,張廷玉更不是僅靠朝廷奉銀過日子的主。他的奉銀比起縣令要高出去不少,但也就是二百兩銀子左右,張廷玉靠這些奉銀,全家都吃不飽。

那麼他的錢是哪來的呢?

首先,張廷玉家裡有地。自古以來,朝廷的大官,基本上也都是大地主,他們的地多數屬於賞賜。土地出租每年會有很大的收益。

其次,在京城朝廷做官的官員們,每年都會有地方官員的上供,算是地方官員的孝敬,因為京官的俸祿通常比較少,來錢的路子也沒有地方官員多,但是,他們卻用有更大的權力,因此地方官員孝敬京官,算是朝廷“睜隻眼閉隻眼”的潛規則,大清朝流行的是“冰敬”和“炭敬”——相當於取暖費和防暑降溫費。還有一些節日的孝敬。

第三,像張廷玉這樣的朝廷重臣,巴結的人不少,知道張廷玉很在乎自己“清廉”的名聲,以求字求文的方送上一些“潤筆費”,在他們看來,不僅無傷大雅,還頗有成就感。

第四,張廷玉這樣的人,拜貼子掛名的學生很多,學生的孝敬,算不得賄賂,就像讀書人偷書——不算偷。

電視劇《雍正王朝》裡面有一段就是說這個現象的:

清流領袖李紱,是皇三子允祉的門人加學生,李紱到京城仁直隸總督的時候,拜見三王爺,並送他一塊雞血石,三王爺覺得太貴重不敢收,李紱告訴他,這塊雞血石是他給一個富紳的老爹寫了一篇墓誌銘得來的“潤筆”,三王爺欣然收下。還說:一塊雞血石換李紱的墓誌銘,一點也不虧!

第五,張廷玉辦差得力,深得康熙賞識,因此會時不時的得到一些除了土地之外的賞賜,小則一個物件,大到一院宅子,甚至是賞賜黃金白銀的。這些賞賜,都是財富。

第六,放貸獲利,張廷玉估計不敢放高利貸,但民間房貸,也是朝廷官員的一個普遍的掙錢手段。

張廷玉不收賄賂,實際上是張廷玉不收為了託他辦事而送上的金錢,也不打國庫的主意,這樣就已經算是一個清官了。

別看張廷玉是個清官,他的收入可不少。這種情況下,只要能控制貪慾,獨善其身沒有經濟上的壓力。


步武堂


康熙後期是否真的腐敗姑且不論,就張廷玉而言,就像很多答主說的,不收賄賂並不代表張廷玉真的窮,先來看看他的家譜記載的幾件事:

祖居四世祖墓:廷玉捐張莊□場一片;

倉基墩:廷玉等公捐買馬縉書山一片(價銀一百兩加□色五兩二錢七分)、廷玉捐一百兩、廷玉捐青龍白虎山三片;

陷泥衝:廷玉捐帽兒尖山一片;

青眠山雙溪:廷玉捐金堂灣山兩片。

光這幾次捐獻,就遠遠超過了其一年的俸祿,所以,張廷玉真的不窮。

張氏家譜

他的這些錢,

一方面是繼承家族,桐城張氏自第六世進士張淳開始崛起,至張廷玉已經有五代,且張廷玉的父親張英曾經做過宰相,政治上的權利必然帶來經濟上的利益,所以其家族經濟實力很雄厚;另一方面,則是個人的收入,其個人除了俸祿以外,還有其他各種收入,像“冰敬”、“炭敬”等。

張廷玉

再者,人情往來也不一定非要依靠錢,錢固然是一方面,其個人的影響也是另外一方面,諸如同年之誼、同窗之誼、師生之誼、姻親之誼等,這些關係一樣很重要,且不是純粹靠錢能得來的。


楚邾


清代,官員級別到了,不收賄賂一樣可以生活得很好。

一,冰敬炭敬別敬

這些錢是地方官員給中央官員的錢,一般是各省總督巡撫送給各衙門,然後各衙門主官按照級別來分配。這些錢無關清廉,也必須收,否則就是與整個官場做對。

炭敬,可以理解為烤火費。通常五品官以上就能夠分到百八十兩。

冰敬,可以理解為降溫費,三品以上官員才能有。金額相對多些。

別敬,知府以上級別外官上任,要按照級別職務的優劣向管部親王,軍機大臣,各部尚書侍郎等經常參加小朝會的官員分別送禮。

別就是離別的意思。離別上任前送的禮。因為得到從四品以上官職,都需要在上任前覲見皇帝。注意,官員送的別敬銀子,不是感謝這些人在任命官職時說了好話,而是沒有對自己的任命說壞話。

二,特殊禮物

張廷玉這樣的不收求事求官的錢財,但不代表人家不懂事啊。譬如,親近官員請書寫一份祭文,父母的碑文,能不寫嗎?

寫了當然就有潤筆之資。

三,家庭收入

士以上的身份者,不納稅。

張廷玉就算不在故鄉魚肉百姓,但他家的土地與店鋪是不繳納稅金的,也沒有徭役。周圍的小農小商自己就會圍上了,獻上自己的土地店鋪,降為佃戶幫工,以求免稅。

這些收入同樣是錢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