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主張修路的人

修路的人


工作的關係,第一次去邯鄲。雖然沒有像預料的那樣邂逅美女,但是卻在不經意間踏上了一條美麗的大街。

說她美麗,是因為在她流連在邯鄲的市中心,兩側店鋪林立;說她美麗,是因為她兩側的法國梧桐,粗壯挺拔;說她美麗,是因為她雙向六車道、人車分流的佈局。這樣一條路,在我走過的城市裡,是第一次見到。我十分驚詫中國的城市裡,還能有這樣一條丰韻綽約而古老時尚的街道。據說到了夏天,你在這條路上步行會涼快好幾度,平白不受日曬雨淋之苦。

於是, 迫不及待的追問她的緣起,她的故事。原來那是在1950年,邯鄲的市長力排眾議修建了她。在路的兩側種植了法國梧桐。雙向六車道、人車分離的設計當時全國裡只有北京的長安街。網上說:當年有領導批評這條路是“資本主義模式”的照搬照抄,有的人說邯鄲總共100輛汽車,修這樣的路是浪費……當年的那位市長險些為此免職,但是卻依舊堅持。60年過去了,我走在這條街道上卻依然感受出當年她的傲氣;60年過去了,車流熙攘卻依然不見擁堵喧囂。我還查到,邯鄲在建國初期被譽為“浪漫之都”,恰恰是因為這些路邊站立的年輕的梧桐。

我驚訝於這位市長的遠見,更驚訝於他的執著。他一定是個當年的海歸吧。是不是他已經預見到了我們今天的喧囂呢?

u昨天看到邯鄲中華大街終於要重修了,據說是因為兩側的停車位置不足,影響經濟發展。把樹砍掉,可以增加車位、車道,保障人民群眾的出行便利。60年前的市長估計早已作古,60年後的我卻空自嗟呀。

60年前主張修路的人

中華大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