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區塊鏈技術在司法行政領域的應用|我爲自貿區建設建功立業」主題徵文活動作品展「一」

试论区块链技术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应用|我为自贸区建设建功立业”主题征文活动作品展「一」

试论区块链技术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应用|我为自贸区建设建功立业”主题征文活动作品展「一」

試論區塊鏈技術在司法行政領域的應用

试论区块链技术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应用|我为自贸区建设建功立业”主题征文活动作品展「一」试论区块链技术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应用|我为自贸区建设建功立业”主题征文活动作品展「一」

摘 要: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對法律思維改變和法律體系重塑產生了不可逆轉的影響。本文旨在通過對區塊鏈技術在司法行政領域的研究,推動司法行政工作更好地與現代信息技術相融合,實現質的躍升,出色完成法治建設、法律服務和法治保障工作。

一、區塊鏈技術及其應用

(一)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佈式賬本。這種賬本存在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信息不可篡改性和匿名性特徵,可廣泛應用於智能合約、證券交易、電子商務、物聯網、社交通訊、文件存儲、存在性證明、身份驗證、股權眾籌等領域。

(二)立法政策實踐。區塊鏈技術本身尚在探索階段,並未得到全面應用,僅有部分國家針對區塊鏈技術出臺專門的立法,如美國、英國、新加坡等。在我國,2016年12月27日,區塊鏈技術被列入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中。2017年9月5日,國務院發文支持區塊鏈健康發展。2017年10月13日,發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到,提出研究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建立基於供應鏈的信用評價機制,推進各類供應鏈平臺有機對接,加強對信用評級、信用記錄、風險預警、違法失信行為等信息的披露和共享。2016年12月31日,貴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正式發佈《貴陽區塊鏈發展和應用》白皮書。白皮書圍繞“主權區塊鏈”“繩網結構”等理論創新,明確貴陽發展區塊鏈的頂層設計,提出通過5年努力,建成主權區塊鏈應用示範區的目標。

(三)區塊鏈技術應用。區塊鏈技術本質是去中心化且寓於分佈式結構的數據存儲、傳輸和證明的方法,用數據區塊取代目前互聯網對中心服務器的依賴,使得所有數據變更或者交易項目都記錄在一個雲系統之上,依賴於雲技術產生而產生。人們逐漸意識到區塊鏈技術將會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工具。事實上,區塊鏈也可以為法律、監管等事情提供極大的幫助。2016年至今,廣州、深圳、佛山、浙江等地司法行政部門先後將區塊鏈應用到工作中,區塊鏈得以走進真實世界的法律殿堂裡,並正在逐漸走進各行各業,成為今後信息化發展的不可逆轉的方向。

二、區塊鏈技術的意義和短板

(一)區塊鏈的意義。1.更有效確保證據效力。區塊鏈賬本上的經過驗證的交易記錄、不可否認且無法篡改,也不需要中介或第三方參與。2.重新構建信任體系。區塊鏈是一種共識協議,完全不需要藉助第三方,並遵循共同認可的機制進行去中心化的直接的、點對點的交互信息。3.推動司法領域變革。

一是區塊鏈技術催生新的法律監督能力。湖北省武漢市檢察院牽頭,聯合山東省煙臺市、甘肅省隴南市、浙江省諸暨市等試點地區的檢察院,在多家科研單位和科技企業的共同努力下,正在搭建“公益訴訟線索挖掘和區塊鏈存證平臺”聯盟區塊鏈網絡。二是推動法律服務模式創新。2017年上海公證協會發布了《公證區塊鏈課題研究報告》。此外,微軟積極與美國Stampery 公司合作,在其Office辦公軟件中支持Stampery公證服務,這將會把基於區塊鏈的公證服務帶給全世界的企業客戶。三是今年5月,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宣佈全國首個“區塊鏈+社區矯正”互聯共享平臺正式落。因此,筆者認為,區塊鏈技術的迅猛發展,將對公證業務對法律服務產生較大影響,並推動改變傳統的刑事執行行政執法模式。

(二)區塊鏈司法領域應用技術短板。1.去中心化及不具名性的特徵加大審查難度。依據我國現行《侵權責任法》的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網絡服務提供者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服務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未採取必要措施的,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而在區塊鏈技術背景下,如何認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的範圍及身份,是擺在監管機構面前亟待解決的難題。

2.智能合約存在漏洞。一方面,區塊鏈體系亦是一個智能合約系統,節點參與者在其上以代碼的形式將交易各方的信息以及交易內容寫入區塊,如何防止被黑客攻擊是關鍵。另一方面,企業使用智能法律合約屬於技術層面的問題,而司法體系真正要解決的是技術與法律的銜接問題。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則會對現有法律實體、法律關係帶來一定影響,是否重新界定參與方的角色、權利及義務需要立法者、執法者共同探討。3.對信息安全構成挑戰。一是交易隱私洩漏。區塊鏈的隱私保護措施目前並不是很健全,智能合同可能導致交易信息洩露、密鑰被竊取等。二是智能合同中的漏洞。如交易順序依賴、時間戳依賴、錯誤異常處理以及重入性漏洞等。三是涉密信息洩露。對涉密信息處置不當,導致的非故意洩露等。

三、區塊鏈技術在司法行政領域應用的預判

(一)區塊鏈技術將推動相關行政立法。筆者認為,囿於區塊鏈技術多應用於金融行業且與互聯網交易緊密相連,未來電信管理機構甚至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等必然會對區塊鏈技術企業的經營資質、業務規範等方面採取必要的監管措施,勢必出現針對該領域的新型立法。

(二)改變公證模式。區塊鏈技術將挑戰傳統公證模式,以其便捷的優勢對現有公證機構業務量展開爭奪,並催生更多的民營公證網絡平臺。司法行政部門在這個過程中的首要任務就是引導既有公證機構如何適應科技發展,完善服務模式,提升公證市場競爭力。一是要引導公證機構加大與網絡公司的合作,創建完善“實體+網絡”的公證服務平臺,打造智慧化公證服務。二是要加大對公證平臺的資質和業務監管力度,確保依法經營。三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度,加大執業處罰力度。四是在區塊鏈技術背景下,探索擴大公證事項範疇,更好地發揮公證的效用。

(三)推動司法鑑定工作新發展。一是依託區塊鏈技術,催生新的司法鑑定機構。司法行政部門應成立計算機技術研究室或民間數位鑑識研究室,對由區塊鏈公司提供的有疑問的公證結果和鑑定結論進行真實性鑑定,為數據存證加上一把安全鎖。二是出臺相關政策,制訂區塊鏈電子存證司法鑑定標準,推動互聯網時代下的司法鑑定服務改革與發展。

(四)改變刑事執行行政執法模式。區塊鏈的應用,將推動跨部門的信息平臺的構建,加強政法各部門間的辦案聯動。對監獄戒毒所而言,區塊鏈技術將強化檢察機關全流程執法監督,確保減刑假釋辦案效率和結論。在社區矯正層面,推廣應用區塊鏈技術,有效確保執法公正,實現社矯人員“從‘不能跑、不敢跑’向‘不想跑、不願跑’”的轉變。

除此外,區塊鏈技術對司法行政領域的影響還將波及到律師服務等司法領域,並對推動司法行政工作長遠發展產生持續而深遠的影響。

  1. 軟捷科技,《區塊鏈開發+司法,為法律帶來技術革新》[EB/OL],新浪微博,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ffdb6460102y4rt.html

  2. 法律讀庫,《區塊鏈技術催生新的法律監督能力》[EB/OL],搜狐網科技頻道,http://www.sohu.com/a/208797236_120032;

试论区块链技术在司法行政领域的应用|我为自贸区建设建功立业”主题征文活动作品展「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