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弱點營銷!


中國式弱點營銷!


無論你藏還是不藏,弱點就在那裡,它總被商家發現、利用。不是商家創造了人性的弱點,卻是人性將弱點暴露在了商家面前,那樣直白、徹底、禁不住誘惑。

一切營銷都是弱點營銷,針對的是我們與生俱來的人性弱點和後天養成的世俗判斷。

但你為什麼消費之後會失望、慾望滿足後會悔恨?

斯拉沃伊·齊澤克說:

“我們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弱點營銷所做的,就是引導人一直需要、永不滿足。

人性難改,而營銷無所不在。

I 免費

你就一定在各路商家的打折、免費試用活動中掉入過陷阱。雖然人人都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但是在類似“清倉、免費、大減價、五折起”的招牌下,看到有自己可能需要的東西,都難免會熱血上湧,進行原本不需要的額外或者過度或者超前的消費。

“零元購機”就是最普遍的一種營銷手段。“零元”二字有讓人血脈噴張的效果,足以讓部分人忘記在零消費的背後是你每月需要支付你原本可能用不完的話費。零元購機划算麼?其實這不重要,只要你心動得閃過這個念頭,你就已經被商家算計了。認命吧,沒有消費者能精明過商家。

中國式弱點營銷!

I VIP

在商業領域,VIP本來指的是創造了80%利潤的20%人群,他們直接關係著企業的興衰。因此,企業對之悉心呵護,格外照顧:銀行的VIP不用排隊;航空公司的VIP有單獨的休息室。

正是這些“小特權”,成功滿足了已有VIP的優越感,也成為企業促銷的利器。

VIP的人數越來越多,商家承諾的“小特權”卻越來越少,能兌現的更少,“不平等”日益趨向“平等”,“VVIP”亦應聲而出。

I 飢餓營銷

越是得不到的越想得到,越是難得到的花的心思越多。很多時候,“求”的過程已經超越了“求”的結果,過程越艱辛,得到後越有成就感,越開心。

飢餓營銷就是針對這種心理,投其所好。商家有意調低供應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係,製造供不應求的“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或者只是為了吸引眼球,增加人氣。

當消費者的胃口被充分吊起來,便是最佳的產品上市時機。被抑制了長久的慾望一旦有了宣洩的途徑,結果即風雨無阻,夜裡排隊。

中國式弱點營銷!

I 胸展

通過最直接的感官刺激,讓你乖乖掏出金錢,這是所有情色營銷的套路。問題是,在中國,大多數情色營銷的傳播路徑只跟情色相關——“情色”完全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力時,品牌反倒成了配角。

當一個品牌只能通過赤裸的情色營銷贏得關注時,可想而知它有多虛弱。我們知道,北京車展沒有讓人記住一輛新車,只留下一個大胸中年女的身影。Chinajoy有數百家廠商參展,但出現最多的照片都是童顏巨乳的90後Showgirl。

好的情色營銷是需要技術門檻的——你不能做得有趣、幽默甚至是優雅也就罷了,為什麼連基本的審美都過不了關?請把CK和杜蕾斯的廣告海報拿出來,學習構圖、創意、化妝、體態以及最基本的裸露。

I 煽情

得承認,成功學對貴國的侵襲已經深入肌理了,所以也別奇怪 “男人,就應該對自己狠一點”、“混不好,我就不回來了”這類煽情的廣告詞被當做經典文案並廣泛流傳。XXX度,多一度熱愛” 。為什麼一個體育品牌的廣告詞要跟婚禮的宣誓詞一樣?

再來看看另一個煽情大師凡客的廣告詞,“我相信自己堅持就會是勝利,我這麼做只想證明自己,向全世界證明我的實力,我是珞丹也是凡客,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顯然,這是更聰明的做法。同樣是煽情,它讓大明星沉下來,好讓你真覺得他們也是平凡人,它只是讓你在平淡而有力的話語中得到共鳴,從而打動你。從商業層面而言,這是直指人心的煽情。

中國式弱點營銷!

I 標題黨

標題黨最初指的是網上的某些網民,他們利用各種頗具創意的標題吸引網友眼球,博得點擊率,通常帖子的內容與標題關係不大,網友看過之後往往有受騙上當的感覺。

如今,並非只有網絡和媒體新聞中存在標題黨,嚴格來說,所有的廣告和商家的促銷活動都有標題黨之嫌,房地產可謂重災區。著名的房地產廣告“買房子送傢俱”,其實只是幫業主運傢俱的意思;“一線江景”必須把身體探出陽臺才看得著; “視野開闊”潛臺詞就是頂樓,而“出入方便”指的則是一樓。

I 名族牌

就像現在微博微信上流行的“不轉不是中國人”,90年代幾乎所有的家電品牌都打過民族牌——長虹的口號是“以產業報國、以民族昌盛為己任”,海爾的廣告詞是“海爾中國造”,創維彩電則直接說“創維情 中國心”。在那個“中國可以說不”的年代裡,這些品牌幾乎都大獲成功。不過十多年後,當人們的選擇更單純時,這些品牌開始知難而退地捨棄民族牌了。

如今,李寧又開始大打民族牌,2018年在紐約和巴黎時裝週上,以中國李寧為主題,展示中國的設計影響力上並大獲成功。

中國式弱點營銷!

I 名人

看見金城武拿著一瓶綠茶特別帥地喝掉了,我們躍躍欲試。看見吳彥祖抹一點兒護膚品就能容光煥發了,我們躍躍欲試。看見范冰冰用一點兒洗髮水就能神采飛揚了,我們躍躍欲試。看見王菲喝一點兒牛奶就能年輕十年了,我們躍躍欲試。

張曼玉那張臉不是用玉蘭油抹出來的,李嘉欣那麼美也不是因為擁有歐萊雅。然而,只要選擇困難症來襲,我們依然會信任產品包裝上那個非常真誠的名人頭像——因為在貨架上永遠沒有盡頭的陌生商品裡,我們早已疲於分辨的眼睛裡唯一認識的,只有那張名人的臉。

I 炒作

在群體中,個人的才智和個性被削弱,群體往往表現出衝動、急躁、沒有長遠打算、情緒誇張與單純、輕信、易受暗示。這一現象在經濟學上被描述為“羊群效應”。

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可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就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中國式弱點營銷!

I 名牌

虛榮在《現代漢語詞典》上的釋義是“表面光彩”。對“表面光彩、虛幻榮耀”的追逐是人類普遍具有的性格弱點,誰都無法逃脫。

恰巧,名牌擁有表面的光彩“美貌”和內在不菲價值所代表的“貴氣”,滿足了女人對美和富有的雙重虛榮,所以幾乎沒有女人在名牌面前可以逃脫——穿著名牌,揹著名牌,在鏡子裡,女人能感覺自己與那些廣告中的女明星發生了聯繫,與時尚雜誌中描摹的美好高端生活發生了聯繫,甚至是與名牌歷史典故里那些犄角旮旯的名女人發生了聯繫,感覺鏡子裡的自己瞬間烏雞變鳳凰。

正如《奢侈帶來富足》一書上所說——名牌奢侈品以前一直是貴族的專利,今天卻成了大眾時尚。而名牌之所以風靡大眾,只是因為可以提供給你瞬間成為貴族的錯覺。愛馬仕近年在眾名牌中之所以異峰突起,也在於成功而完整地塑造了低調的王妃式奢華。低調的奢華,調動的只是那些試圖低調的虛榮心而已。

I 自卑

這些營銷手法猶如魔法棒——減肥廣告的核心理念是:“世界上只有兩種女人,一種是美的,一種是胖的”;牙膏廣告再也不高呼老土的“沒有蛀牙”,變成了“留得清香在,不愁沒人愛”;口香糖廣告邪魅一笑:“美女不會再對你皺眉頭了。”你可以不承認自己一夜逆襲的那點兒小心思,但當你把手伸向貨架的那一刻——喂!你已經暴露了。

中國式弱點營銷!

I 生活方式

宜家,是一種生活方式——賣的是簡約環保DIY、田園棉布小碎花,是“瑞典的快樂簡單範兒”,是“充滿陽光和新鮮的空氣,卻又不失內斂與本真”的有機生活潮。

無印良品,是一種生活方式——賣的是原生態和自然觀,是“備受品位人士推崇”的簡約和質樸,是“與其說無印良品是一個品牌,不如說它是一種生活的哲學”的小清新金句。

優衣庫,是一種生活方式——賣的是簡約設計與基礎百搭,是“堅持我思我想我作”的群族細分站隊法。

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曾說: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是休閒;法拉利賣的不是跑車,是一種近似瘋狂的駕駛快感和高貴;勞力士賣的不是表,是奢侈的感覺和自信;希爾頓賣的不是酒店,是舒適與安心;麥肯錫賣的不是數據,是權威與專業。

凡是搭上“生活方式”四個字,任何品牌都能變潮變炫變高端,瞬間引領時尚大潮。不管有多少生活方式是騙人的,重點是——你我還都挺吃這一套。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