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都快過一大半了,然而我制定好的計劃還沒開始

炎熱的暑假即將結束啦,很快又要到秋天涼爽的季節了。正直好天氣,小袋拖著狗子出去溜達。

一陣秋分吹來,狗子不由得感嘆了一聲。2018年又剩下四個月了,時間過得真快呀。

2018都快過一大半了,然而我制定好的計劃還沒開始

回頭想想這一年,你年初定下的計劃都完成了嗎?每到年底,我們總會在朋友圈看到兩類人。

一類是“後悔星人”:

如果我今年好好幹,升職加薪的絕對是我。比起執行,他們更喜歡在總結的時候大大方方談後悔。

2018都快過一大半了,然而我制定好的計劃還沒開始

另一類是“自嘲星人”:

我2018年的計劃是要把2017年承諾要完成前年定好的計劃。這些人表面看起來雲淡風輕,但實際上,內心早已經焦慮成疾。

2018都快過一大半了,然而我制定好的計劃還沒開始

這是網上的段子,卻映射了我們大多數人的人生。

年初,90%的人會把自己精心計劃的年度目標曬出來:我今年要看100本書,要寫50篇文章,要存款5萬。但年底,卻幾乎沒人開誠佈公地說,他到底完成了多少。因為真實情況是:書還沒買,筆還沒動,錢卻都花光了。

2018都快過一大半了,然而我制定好的計劃還沒開始

狗子今年27歲,畢業5年,她說的年度目標是:攢夠了在廣州買房的首付。

對於工作和生活這件事,狗子認為沒有一個人會一輩子都在某個公司打工。所以就潛下心來,在做好公司工作的同時,去拓展職業外的無限可能。年輕人不應該把職場當作唯一的依靠,而是把職場當做積累資源的地方,並讓這些資源為自己的未來服務,要選擇“投入產出比更高”的生活方式。

2018都快過一大半了,然而我制定好的計劃還沒開始

那麼拋開工資,到底要怎樣做才能用有限的精力獲得更高的投入產出比呢?給大家列舉三種可以實現財富增值的方法。

① 讓興趣為自己漲工資:

現在的年輕人大多是斜槓青年,對於他們來說,工作只是一份保底的收入。

就像小袋,他一直都熱愛寫作,所以在工作之餘會自己瘋狂投稿,直到自己成為一名職場外的自由撰稿人,每個月通過副業得來的收入就可以遠遠超過工資。讓興趣為自己賺錢是最燃的,但也要切記,你選擇的興趣最好要有容易變現的潛質,比如攝影,有體育特長的還可以開班教學。

2018都快過一大半了,然而我制定好的計劃還沒開始

② 讓人脈為自己漲工資:

現在的你可能很不滿意自己工資上的收入,但對於職場而言,比工資更有價值的是其實人脈。這是你離職之後也可以帶走的東西。小袋本身的職業是互聯網運營,所以在工作中,常常能夠接觸到與各大平臺和媒體對接的機會,而牢牢把握這些人脈,也為她日後自由撰稿人職業的發展帶來了不可多得的機會和資源。

2018都快過一大半了,然而我制定好的計劃還沒開始

③儲備資金養成堅持的好習慣:

最高級的人,是掌握一臺為你賺錢的機器,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一種賺錢的機器。想要讓錢生錢,投資是最省時省力的一種方式。

2018都快過一大半了,然而我制定好的計劃還沒開始

2018都快過一大半了,然而我制定好的計劃還沒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