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兩大巨頭同時「拋棄」房地產!透露了什麼信號

最近,中國的房地產巨頭們不約而同地在做一件大事——“拋棄”房地產。

01

房企密集“拋棄”房地產

9月12日,保利地產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以全票的通過率,同意公司將名稱變更為“保利發展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突發,兩大巨頭同時“拋棄”房地產!透露了什麼信號


而就在幾天前,萬科也被傳出消息,“深圳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即將更名為“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並且已經得到確認,目前手續正在辦理過程中。

另外,萬科在各地的分公司,已經啟動了改名程序。據南都披露,廣州今年以來,萬科在廈門、成都、海南、廣州、合肥、上海等至少九家當地分公司已經先後完成更名。

兩家公司給出的理由驚人的相似。

保利表示,在十三五規劃初期,公司進一步提出“一主兩翼”發展戰略,並將升級為“以不動產投資開發為主、以綜合服務與不動產金融為翼”,加快相關產業的市場化發展。

萬科則表示,改名並非是“去地產化”,而是擴大經營範圍。幾年前萬科就提出要向“城市配套服務商”轉型,後來改為了“美好生活服務商”。目前萬科業務範圍除了住宅、物業主營業務外,還包括長租公寓、商業、養老、醫療、教育、度假等。

除了保利、萬科,2018年加入更名陣營的還有:

1、龍湖地產——7月3日,龍湖地產發佈公告,龍湖地產自2018年6月12日起公司中文雙重外文名稱則已由“龍湖地產有限公司”更改為“龍湖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彰顯更名背後“空間即服務”的商業藍圖。2、合景泰富地產——6月28日,合景泰富地產控股有限公司公告稱,由“合景泰富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更改為“合景泰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發力做大做強地產板塊的基礎上加快多元化業務佈局。3、時代地產——3月1日,時代地產發佈公告,全名變更為“時代中國控股有限公司”,簡稱變更為“時代中國”。與此同時,公司的業務也從傳統的房地產企業向城市發展服務商進行戰略升級。4、大連萬達商業地產——3月1日,大連萬達商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稱,公司更名為"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萬達商管今後不再進行房地產開發,成為純粹的商業管理運營企業。5、朗詩綠色地產——1月15日,朗詩綠色地產有限公司發佈公告,將採用“朗詩綠色集團有限公司”為中文第二名稱。明確業務已從傳統地產開發延伸至長租公寓、養老服務、綠色建築設計、物業服務、裝飾、地產金融等業務領域。

理由大同小異,都要展開多元化佈局。

儘管包括萬科、保利在內的這些地產公司,除了萬達等個別企業明確提出要拋棄房地產業務外,其他都沒有明確表示要拋棄房地產,但今年改名如此密集,其中蹊蹺已不言自明瞭。

02

被迫為之

如今的房地產市場,儘管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但處境卻如風箱中的老鼠,兩頭受氣。

一方面,政府通過各種限購政策在打壓,昨晚北京的公積金政策又如當頭棒喝;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房地產進行各種吐槽、醜化,認為它阻礙如今的房地產嚴重阻礙了時代發展。簡直裡外不是人。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房企如何用數據粉飾自己,都逃不過一頓鄙視。這是房企們選擇改名的原因之一。雖然一時沒法拋棄房地產,至少在名稱上要“去房地產”。

當然,改名字還有更重要的原因,讓房企們不得不改。主要有以下三點:

1、目前房價漲不動,跌不動,流通性被限制,成交量幾乎冰凍。再加上新房限價,融資困難,房企們的日子不好過。

別看8月份各大房企中報大多都是大豐收,要知道房企的銷售業績是滯後的,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收入反映的是一兩年前的銷售狀況,真實情況到底如何,也只有房企們冷暖自知。

最關鍵的是,這種鎖樓凍樓的狀態短時間內不會結束,從官方的表態來看,未來3~5年都難改變。

房子不好賣,企業還得活,於是都紛紛趁勢展開多元化,做新能源汽車有之,做機器人有之。

比如碧桂園,這幾天傳來一個大消息,碧桂園要投資800億元,在順德建一個名叫博智林機器人的公司,計劃2023年建成,並引入的10000名全球頂級機器人專家及研究人員。

2、房地產已進入了白銀時代,甚至是青銅時代,雖然房企仍有利可圖,但利潤主要不在房地產開發,而在於整個項目的運營。

從1998年房改以來,幾乎所有的房企都是躺在城市化進程的懷抱中賺錢。地隨便拿,即便遇到調控,只要頂個一兩年,仍可以連本帶利賺回來。

但隨著城市化率逐漸接近國際水平,再加上房價高企,大城市尤其是北上廣深和一些強二線城市已經進入了存量房時代。

另一方面,隨著消費品質需求越來越高,國民對住宅不再只是簡單的居住需求,而是要全方位配套起來的美好生活。這對於開發商提出了新的要求,開發商不但要會建房子,還要建立一系列的硬件與軟件配套,懂得維護運營社區。

這一點,萬科早就感知到了,所以幾年前就提出要做“城市配套服務商”,現在乾脆連公司名稱都改為“深圳萬科發展有限公司”。

3、股市也在去房地產化,逼著房企轉型。

樓市調控之下,證監會對房地產企業IPO監管力度加大。目前,A股IPO對房地產公司基本關閉了大門,就算是借殼上市也很難,近幾年基本沒有房地產公司上市。

而當下一些房地產企業又急著迴歸A股,比如萬達商業地產、富力地產。

證監會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3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企業321家,其中,已過會29家,未過會292家。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284家,中止審查企業8家,而房地產企業仍舊處於排隊待審狀態。

有業內人士表示,當前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人工智能、高端製造在內的“四新”行業企業,獲批上市的幾率較大。而證監會方面也多次強調,將穩步推進創新和優質企業上市,顯示對新經濟企業上市的支持力度將持續。相較之下,房地產行業由於嚴格的監管政策,短期內很難松閘,導致目前房企IPO停滯不前。

於是房企們一邊忙著改名,一邊也在佈局高科技業務,比如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等。

03

透露了樓市什麼信號

房企的嗅覺一向都是最靈敏的。一般來說,想要判斷房地產的走向,或者一個城市房價的走向,只要盯著一些頭部房企的動作就行。

比如,在前幾輪的樓市調控中,大房企都在逆勢拿地,說明頭部房企始終看好房地產。但這一輪不一樣了。

融創孫宏斌說,投資房子還不如買融創的股票。今年前八個月,土地流拍800宗。

如今,房企又密集改名。所有的信號都在表明,這一輪樓市調控週期,將長到你無法想象,寒冬才剛剛開始。為了應對寒冬,房企必須要需要新的盈利點。

當然,這並不說房價要跌了。在新房限價與各種調控強壓下,房價難漲難跌,更大的概率是高位橫盤,微幅上漲。

這種不溫不火的情形,最受傷的有兩類人:第一是之前加槓桿的短線投機客;第二就是房地產中介從業人員。

而剛需客們,不用觀望,早買早好,政策說來就來,誰知道明天的購房門檻會不會更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