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活著》,我有些消極和憤怒

看完《活著》很久了,情節早就有些模糊、淡忘,但讀後的感覺還在。特別堵心,難過,看書的時候沒流淚,一直擰著眉,揪著心,整個人都被福貴的命運給堵得透不過氣來,鬱悶至極。現在知道,這種耿耿於懷的感覺,是“震撼”。

看的時候一直想,我要是福貴就自殺,每看一段都有這想法。為什麼要活著,活的這麼艱難、經歷這麼多痛苦,為什麼要活著?每個親人都死了,捱過所有苦難卻剩自己一個人,為什麼要活著?直到看完還在想,在哪個階段死比較好。這不叫活著,是生不如死。

另外一個想法就是,這不是真的,不停地告訴自己,這肯定不是真的,福貴太倒黴了,這些事不會一起發生在一個人身上。是作者編出來讓人難受的。想說福貴是個倒黴蛋,但也知道這樣說輕浮而刻薄。

《活著》是本小說,文學作品,當然是編的,應該以文學鑑賞的角度去評價。但不行,故事拿住我了,完全拿住想不了其它,除了難過顧不得別的,被這個故事折磨,很深的折磨,即使過了這麼久,都沒勇氣回頭再看,也沒有勇氣去看作者的其它作品,同一個作家的作品思想、風格會有相近。可能看的書不夠多,沒有哪本書象這本這樣,有種過不去的感覺。《活著》是看過的最讓我難過的小說。不明白自己為什麼堅持看完,明明也棄過不少名著,卻要看完這本不忍看的書。

一直覺得自己沒懂,作者為什麼寫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根本不可能發生的故事,還管它叫《活著》。後來慢慢明白,其實我懂了,不管是想以福貴的身份自殺還是拼命否認這種命運的真實性,都是不想面對,不敢面對,不想也不敢承認,生而為人,福貴的命運也是我們命運的一部分,每個人都逃避不了的一種活著的狀態,活著並這樣活下去,哪怕象福貴活的這麼苦。因為懂了,才會抗拒,才會逃避。

福貴經歷了壞的年代,壞的年景,壞的政策,壞的運氣,壞人,以及貧窮,生病,意外……人生的不幸福貴都遭遇了,親人一個個死去,父母去世差不多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但是,老婆、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孫子、外孫子……都死了,最後只剩下福貴和一頭牛,繼續活著。

從國民黨統治後期到解放戰爭、土改運動,再到大鍊鋼鐵運動,自然災害時期等,作者經歷了從大富大貴到赤貧如洗的物質生活的巨大變遷,經歷了多次運動給他帶來的窘迫和不幸,更是一次次目睹妻兒老小先他而去。後來,作者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作者,作者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於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著》。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樂觀的態度。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這段話的意思是作者也是個苦人兒。沒有去百度餘華,如果他過的象福貴一樣苦,還寫出這麼優秀的作品,不會深深打動我,只會讓我更鬱悶,為他難過。福貴的故事是編的,是作者在領悟人生人性中創造出的人物,如果是真的,我不知道該怎麼才好,寧可不知道。作者寫這篇小說居然是寫人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對世界的樂觀態度。很多評論也這麼說,說福貴是個英雄,還有很多勵志溫馨的說法。如果福貴真實存在過,問問他的想法,他恐怕根本不想做這樣的英雄。被生下來只有一個方向,就是活著。既然活著,就鼓足勇氣活下去,我們不是福貴,因為比他幸運,活得還好並想活得更好,追求更多幸福,福貴都活著呢,何況我們這些人?

但這不應該是全部。有人讀了《自私的基因》抑鬱了四年,沒有人因為讀了《活著》抑鬱嗎?我怕自己會。為什麼要承受所有這些苦難,一定要活下去?沒有自殺傾向,逃避心理是有的。逃避是可恥的,但是有用。確實有用,至少不會抑鬱。希望世人都有逃避的去處,人生的避難所,不必苦挨著,有時候捱得住,有時候挨不住。人之所以能忍受痛苦活下去,因為有希望。福貴擁有的幸福,和他所受的苦比微不足道,更象誘餌,給一點又全部拿走,接下去是更多的痛苦。活著就是一次次失去,當只剩一頭牛的時候希望在哪裡?死在牛前面都是福貴的幸運,他不必再痛苦,不必再失去。

死不可怕,總歸要死。人生沒有意義也不可怕,可以去找,自己去填補,你讓它豐滿就豐滿,你讓它留白就留白。可怕的是象福貴這樣活著,可能我們所有人都經過這樣的階段,掙扎地活下去,忍受痛苦,無可選擇。但不是一生都這樣。一生如此,這就是我不能忍受、不能接受的地方。什麼意義,什麼選擇,都談不上,無盡的痛苦,不問為什麼,只活著。

在我看來,那些關於《活著》的大多數評論都太輕巧。因為他們不是福貴,因為小說不是真實生活,看故事為別人的命運感到痛苦,離真正的人生以及人生的痛苦有銀河系那麼遠。過了這麼久,又寫下關於《活著》的這些話,並沒有把我從這個故事中拖出來,超脫不了。“寧死不願意這樣活一輩子”仍是現在的想法,去他媽的英雄,我不想做。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沒法寫這個感想,非常不正能量,憤怒又不知道應該對誰。

還是要感謝作者寫了這篇小說,揭示了生而為人的一部分真相,讓我們又認清了自己。

剛才在路上看見一隻螞蟻,拖著一隻巨大的蒼蠅屍體。只有人類會說:一隻幸福的螞蟻和一隻不幸的蒼蠅。螞蟻和蒼蠅不會這麼想,他們的世界裡沒有英雄,也沒有同情,生即生死即死。人類想的太多,比其它任何物種想的多,要的多,活著並想掌控自己的命運,不僅僅是活著而已。所做的一切,都是想活的更好。這是生而為人,活著的另一部分真相。

看過《活著》,我有些消極和憤怒

這個封面和內容最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