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活著》感觸頗深,活著永遠都是最美好的事情!

讀完這本書後,明白了一個人在經歷了許多事情後,被社會磨平稜角後的他,可能會變得更穩定沉著,保持樂觀可能是面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處世態度。你會發現活著是最簡單可能也是最奢侈的願望。

“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事物而活著的。”這是作者餘華在書序中寫到的。我認為這正是這本書的中心思想,是這本書想向讀者表達的最真切的感想。

福貴是這本書的主人公,他的經歷也映射出時代變遷。他經歷了國共對抗時期、抗日戰爭時期、土地革命時期,從人民公社大鍋飯到分產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及文化大革命時期……他從一個有錢地主變成了普通貧農,從一個紈絝子弟到老實本分的普通人,從家庭美滿到最後孤身一人只有那條老黃牛陪伴左右……他經歷的太多,貧困後家人依舊不離不棄讓他懂得了家的溫暖,親人的寶貴;戰場上的飢餓與恐懼讓他更加渴望活著,簡單的活著,然而命運總是捉弄人,親人相繼離世,他雖是活得最久的,但在缺少親人的陪伴後,他也是最孤獨的,不過好在他選擇看淡生死,樂觀面對人生。

這裡面的很多人給人都是一種樸實,善良的感覺。家珍:福貴的老婆,一個對福貴不離不棄的人。有慶:福貴的兒子,聽父母的話,對羊特別好,因為積極做好事,導致抽血過多死亡,令人心疼。鳳霞:福貴的女兒,是一個啞巴聾子,很樂於幫助人,很孝順父母。二喜:鳳霞的老公,對鳳霞和她的父母都很好,老實,孝順。他們都是很好的人,但命運似乎總愛開玩笑,麻煩也總是喜歡作弄好人,他們離世的太早,讓人不敢相信,也讓人感覺不甘,更讓人心疼。

那個時候的他們雖然生活艱辛,但依舊對生活抱有希望,渴望活著,哪怕是簡單的活著,可是這簡單的願望對他們來說還是很難實現。現在的我們有很優越的生活條件,我們可以更好的擁有生命,把握時光,我們可以在美好年華做很多想做的事,我們自由的活著,幸福的活著。

但是我們卻不懂得珍惜,每當美好的事物在失去後,我們才會去惋惜去後悔。

現在許多人忽視了生命的寶貴,他們口中的“看淡生死”也是荒謬的。有些人渴望生命,渴望活著,然而有些人卻視生命為兒戲,將生命交由死神。經常會看到某些人逝去的新聞,有些很值得惋惜,但有些原因聽了讓人感到悲哀和不可思議。

當某些人因某些原因而輕生時,他們可能當時會感到很無助,很絕望,他們或許認為只有死去才能解脫,可他們不知道活著的親人在得知後會有怎樣的感受,或痛哭流涕,或悲傷欲絕。他們是自私的。就如前不久聽到的一個身邊事,一位女士在和丈夫吵架後帶小孩跳河,路人的及時出現挽救了小孩,但女士跳河身亡。女士是解脫了,可她留下的家人怎麼辦,他們怎樣去面對和接受這個慘痛的事實,也不知小孩的心裡是否會留下陰影,會不會在長大後怨恨自己的父母。不管怎樣,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活著才會有希望,只有活著才會遇見更美好的事物,我們不能因為某些打擊或傷害而選擇以死去來逃避,生命是父母給的,其實我們都沒有輕易選擇死去的權力,而且生命是在單程車的路上,有來無往,因此我們應該更加珍惜。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不僅有自己的夢想需要去完成,還有中國夢需要我們的助力,因此我們更應該努力奮鬥,為自己更為祖國。正如高曉松曾說過的一句話:“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一切都是未知的,生活會給我們帶來許多驚喜,不過有時候也可能會是驚嚇,這個時候需要我們自己去調整,包括心態和做法。我們要對未來抱有希望,要相信前面會有好事情等著我們,要相信一切壞事最後都會變成好事,如果沒變成好事,說明還沒有到最後。如果事情不是朝你想的方向發展,在改變不了的情況下,要換種角度思考,告訴自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這個世界有很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們追求,但是要記住,活著永遠都是最美好的事情。

讀《活著》感觸頗深,活著永遠都是最美好的事情!
讀《活著》感觸頗深,活著永遠都是最美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