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刷屏的「無還本續貸」是怎麼回事

一文了解刷屏的“無還本續貸”是怎麼回事

無還本續貸究竟是什麼東西呢?據悉,無還本續貸是指在貸款到期前,銀行依據對企業客戶的歷史數據以及行為評估,支持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自動續貸或延長貸款額度的使用期限。無還本續貸根本上是為了解決企業臨時資金週轉不過來,也就是解決小微企業的“倒貸”問題。通過直接續貸,省去了還貸再申請貸款的審批時間,解決了這段時間內企業為了歸還貸款而產生的資金成本問題。過去,企業貸款到期後要先還款才能再貸款,無還本續貸打破了這一傳統。

“無還本續貸”的來龍去脈

梳理“無還本續貸”,起源於2014年7月,銀監會印發《關於完善和創新小微企業貸款服務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的通知》(銀監發〔2014〕36號)

該通知明確規,對流動資金週轉貸款到期後仍有融資需求,又臨時存在資金困難的小微企業,經其主動申請,銀行業金融機構可以提前按新發放貸款的要求開展貸款調查和評審。銀行業金融機構同意續貸的,應當在原流動資金週轉貸款到期前與小微企業簽訂新的借款合同,需要擔保的簽訂新的擔保合同,落實借款條件,通過新發放貸款結清已有貸款等形式,允許小微企業繼續使用貸款資金,實現新舊貸款無縫銜接。

此後,銀監會和各地銀監局又多次發文,調整考核指標,推動銀行開展“無還本續貸”。

2017年,銀監會印發了《關於做好2017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銀監辦發〔2017〕42號),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積極落實無還本續貸監管政策,制定內部配套制度文件。在守住風險底線的基礎上,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合理提高無還本續貸業務在小微企業貸款中的比重,並根據自身風險管控水平和信貸管理制度,自主決定辦理續貸業務的範圍。

同時,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合理設置流動資金貸款期限,研發適合小微企業的中長期固定資產貸款產品。

銀監會稱,從銀行業實踐看,各類創新還款方式的貸款產品在縮短資金週轉期間、降低融資成本、維護企業信用記錄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貸款到期後“無縫續貸”,平均省去10天-20天的“過橋”融資週轉期。

如,某國有大行在統一授信額度內,根據小微企業客戶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的週轉性流動資金需要,為客戶核定一個可撤銷的貸款額度,在此額度內客戶可通過營業櫃檯和自助設備等渠道自主、循環使用貸款,期限最長三年。另一國有大行推出“循環貸”產品,一次性為優質小微企業核定三年期循環貸款額度,客戶可在有效期內循環週轉使用貸款。某股份制銀行對年審制貸款的企業客戶通過年審後自動進入下一融資時段,避免在央行徵信系統中出現借新還舊、展期等不良記錄。

無還本續貸,企業空手套白狼怎麼辦

允許無還本續貸,主要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這個老大難問題。據國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介紹,因為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為3年,銀行一般不敢給它們發放中長期貸款(即期限在1年以上的貸款),只會發放短期貸款。

現實中,開辦一家企業所投入的資金,不可能在一年之內全都收回來,比如購置廠房、機器等,都是固定資產投資,回收期很長。短期貸款到期了,資金還在固定資產裡凍著呢,拿什麼還貸款?

於是,過橋貸款出現了——中小企業主先籌集一筆錢,甚至借民間高利貸,先把銀行貸款還上,等新的短期貸款貸下來,再還民間借貸。

過橋貸款增加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甚至有小微企業因為借了高息過橋貸款,銀行續貸不及時,最後陷入財務危機,就此死掉。

按照原銀監會的規定,借新還舊(借新貸款還舊貸款),或者需通過其他融資方式償還的貸款,應被列入關注類貸款。劃入關注類貸款會給商業銀行帶來兩方面負面影響,一是正常貸款比重下降,影響銀行形象;二是關注類貸款要增提2%的專項撥備,增加銀行成本。因此,一般各商業銀行不會為中小企業辦理借新還舊。

雖然無還本續貸本質上也屬借新還舊,但因為它解決了企業過橋貸款的成本和風險問題,因此得到了監管層的認可和鼓勵——辦理無還本續貸業務後,無需下調貸款評級至關注類貸款。

多地效仿推出無還本續貸 部分銀行選擇觀望

一名上市股份行高管還指出,“無還本續貸”的盲目擴容,可能還存在“兩高一剩”行業、非符合小微企業指標的中大型企業搶奪信貸資源的情況。這已有公開信息佐證。2017年5月25日的銀監會例行新聞發佈會上,黑龍江銀監局局長包祖明表示,目前對全省155戶國有企業組建了債權人委員會,對生產經營暫時有困難的企業穩貸、增貸,創新運用無還本續貸政策,成功幫扶鋼鐵、煤炭等重點國有企業解圍脫困。

通過民間借貸才能還款的企業已經是出現隱性風險的企業了,其實已經符合銀行關注類客戶標準。”有農商行分管小微的行長表示,“把這樣的貸款劃入‘正常’,其實相當於是掩蓋風險,我並不認為這種做法可取,不應該讓劣幣驅逐良幣。”

中小微企業貸款是世界性的難題。而此前,我國的銀行業也做出過不少努力和嘗試。由於小微企業生命週期短,據說平均生存壽命不超過3年,因此,銀行不太敢給他們發放中長期貸款(即期限在1年以上的貸款),僅會發放短期貸款。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一個很畸形的信貸結構。比如,以中小微企業重鎮溫州為例,其全部信貸中,短期貸款的佔比從2005年開始一路飛昇,2012年達到83%的峰值。

具體案例,可參考《人民的名義》裡的蔡成功。

一文了解刷屏的“無還本續貸”是怎麼回事

無還本續貸需加強信貸監控

首先,應對無還本續貸政策加以細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近期各地監管部門出臺了一系列辦法,引導銀行機構開展無還本續貸業務,並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這些制度都比較零散,缺乏統一標準和權威性,建議從更高層面出臺具體細則,對無還本續貸進行嚴格規範。同時還要防止地方行政干預,嚴禁對“殭屍企業”、產能過剩企業等辦理續貸業務。要明確重點支持的行業和企業,幫助目前暫時困難的企業儘快走出困境。

其次,加強監管考核,引導合規開展無還本續貸業務。監管部門要加大督導力度,促使銀行機構儘快修改完善現有續貸辦法,使其與穩增長政策和監管政策保持協調一致,切實解決小微企業續貸難問題。同時也要加大監督檢查和處罰問責力度,防止借續貸之機掩蓋不良貸款問題發生。

再次,創新信貸產品,滿足企業所需

。各銀行機構要根據不同地區、不同行業實際情況,在監管政策允許範圍內,研發針對性強的續貸產品,滿足不同的小微企業需要。同時在把控好風險的情況下,不斷擴大續貸範圍,對於符合條件的中型企業、扶貧貸款、農戶貸款等也要納入無還本續貸範圍,以切實降低融資成本,讓無還本續貸政策惠及更多企業。

此外,各銀行機構也要加強新發放貸款的管理,根據生產週期合理確定貸款期限,確保貸款期限覆蓋生產週期,避免人為因素造成貸款期限不合理問題發生。

國信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王劍指出,無還本續貸有沒有風險最關鍵的是取決於審核時是否嚴格到位。監管部門規定,對於無還本續貸的企業,必須滿足一系列條件,經營生產各方面良好,確保續貸質量。但市場還是擔心,銀行實操過程中,可能會有道德風險或操作風險,怕銀行拿這個隱藏不良。對此,惟一的方法,只是能監管層嚴加檢查,儘可能加以杜絕。

其實,對於小微企業無還本續貸五級分類問題,監管部門的政策非常明確,就是銀行根據企業經營狀況,嚴格按照貸款五級風險分類基本原則、分類標準,充分考慮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正常營業收入、信用評級以及擔保等因素,合理確定續貸貸款的風險分類,符合正常類標準的,應當劃為正常類。由此可見,這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監管政策,符合我國穩增長、穩就業大局要求。

無還本付息對企業是利好的。北京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工程系主任劉澄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無還本付息實際上是一種展期,減少還本付息的壓力,對企業來說是利好的;對銀行來說,避免一味抽貸或者還貸再借款給企業經營帶來壓力,減少企業借貸風險的同時,也減少銀行的經營風險。

分析人士指出,無還本續貸某種程度上便利了企業,但是企業不能因此沒有了約束。500金研究院院長肖磊認為,無還本續貸的優勢在於,能夠對一些資金壓力比較大,但業務遇到困難的企業形成資金的支撐,讓企業不至於揹負過重的還貸壓力。但是風險也比較明顯,債務會延長,企業的負債意願上升,更依賴於信貸資源,如果遇到市場萎縮,實際上成為壞賬的概率增大。

為了防止無還本續貸帶來的風險,在肖磊看來,監管部門應該從專業的角度看待這種業務類型,需要做新的數據監測和風險追蹤,因為這個業務具體的執行方是金融機構本身,監管層面實際上還是比較被動的,只能規模上加以限制,其他的可能很難做到具體的指導或細則性安排。

劉澄進一步指出,監管部門不能放鬆對企業的監控,應制定無還本續貸的相關細則、細化標準、續貸前提條件、監管措施等,進一步降低無還本續貸可能帶來的風險。無還本續貸的基本原則是疏解中小微企業的資金困難,對實體經濟實質性的利好支持,中小微企業要利用好這種政策,積極改善財務狀況,實現固本強基。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銀行中心特聘研究員王劍指出,這是過去幾年銀行業和監管層一起處理各地的中小微企業信貸問題時,探索出來的一種做法。“無還本續貸”有沒有風險,其實最關鍵的是取決於審核時是否嚴格到位。銀行實操過程中,可能會有道德風險或操作風險,怕銀行拿這個隱藏不良。對此,唯一的方法,只能是監管層嚴加檢查,儘可能加以杜絕。

各地銀監局推出相關政策,改革考核激勵機制

安徽銀監局2016年引導銀行宣傳無還本續貸創新產品,辦理循環貸款、年審制貸款及其他無還本續貸等小微企業創新產品。福建銀監局設置“無還本續貸筆數佔比”和“無還本續貸金額佔比”等兩個監管考核指標,並確立兩個考核指標年增長5%以上的工作目標;要求銀行業機構建立“續貸企業名單制”管理制度,推動銀行業機構續貸業務實現“增戶擴面”。廈門銀監局2017年7月表示,轄內已有18家中資商業銀行推出年審制、轉貸、循環貸等“無還本續貸”產品,累計服務客戶3619戶,貸款金額108.47億元。

2018年2月,海南銀監局發佈《關於海南銀行業降低實體經濟企業融資成本優化融資環境的指導意見》,要求降低資金週轉成本。大力推動小微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的無還本續貸政策落地,適度擴大續貸政策適用主體範圍,要逐年擴展無還本續貸業務。積極推廣循環貸款、年審制貸款等貸款產品和服務方式,有效減少企業為貸款到期先還後貸而進行的轉貸、過橋等融資成本。要根據企業生產經營特點和實際用款需求,優化融資方案,靈活設置貸款期限,降低企業資金週轉成本。

2018年7月,河北銀監局發佈消息稱,在全國首個出臺《關於支持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小微企業續貸業務的指導意見》,對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可用新發放貸款結清原有貸款,徹底緩解小微企業“倒貸”之痛。小微企業申請續貸則應符合以下條件要求:生產經營狀況正常,具備可持續經營能力和市場前景;信用狀況良好,還本付息積極、主動、按時,未有惡意欠息欠貸行為和不良記錄;原貸款資金用途符合貸款合同約定,未發生挪用行為;貸款投向、用途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信貸政策,符合去產能、治汙染的國家和我省政策要求;申請續貸的期限、金額均應不超過原貸款合同約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