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檔改檔影片達23部 困擾院線困惑觀衆困窘片方

暑期档改档影片达23部 困扰院线困惑观众困窘片方

今年電影暑期檔已近尾聲,8月25日便突破了去年的163億元,刷新歷史紀錄。另一方面,由於機遇與風險同在,暑期檔也引發了多方博弈,以致有23部電影撤檔,令電影市場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混亂。UME華星國際影城副總劉暉表示,影片撤檔多是因為票房不夠理想,或同檔期競爭激烈、撤檔以躲避排片競爭,而臨時撤檔的電影並不能換來“好票房”,只有電影質量過硬才能給予影片直面檔期的勇氣。

整個暑期檔改檔23部 7月撤檔影片佔三成

作為暑期檔的爆款作品,《我不是藥神》和《西虹市首富》可謂高調綻放,深得觀眾喜愛,分別雄霸了7月與8月檔期。其中,現實主義題材的《我不是藥神》目前豆瓣評分9.0分,成為16年來華語電影評分之最,也取得了31億元的票房成績,可謂口碑與票房和諧共振的典範,成為暑期檔最大贏家。

在這兩部影片的映襯下,連姜文導演的《邪不壓正》和徐克導演的《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都黯然失色,票房表現遠遠低於預期。也由此,暑期檔開啟了動盪模式,呈現前所未有的撤檔風潮。先是《爵跡2》在6月27日稱,由於製作原因而導致原定於7月6日上映《爵跡2》的改檔,但沒有公佈新的檔期。隨後,“國內首部青少年冒險電影”《墨多多謎境冒險》(原名《查理九世》)撤檔。而頗受關注的原定8月17日正式上映的電影《大轟炸》也改檔到10月26日。此外,還有《昨日青空》《如影隨心》《冷戀時代》等等紛紛退出暑期檔。有數據顯示,整個暑期檔的改檔影片高達23部,其中7月的改檔影片更是佔了當月新片的30%,呈現撤檔撤出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阿修羅》的撤檔。該片在上映三天後,宣佈於7月15日22點起撤檔停映,片方未給出任何理由。但是,外界認為這與該片票房慘遭滑鐵盧有關。《阿修羅》聚集了梁家輝、劉嘉玲等大牌,還有“小鮮肉”吳磊,投資7.5億元,號稱中國電影的新標杆,上映三天票房不足5000萬,口碑一片低迷,顯然是當頭一棒。而《阿修羅》宣佈撤檔,是否預示著擇期再映?目前也不得而知。

頻繁改檔困擾院線 改檔影片很少“轉運”

選擇檔期確實是一門學問,遠遠不是一個數字那麼簡單,裡面有激烈的博弈。合理的檔期會給一部優秀的作品贏取更多的市場空間,讓觀眾有一個寬鬆的選擇。但是,檔期也非常容易暴露市場的傷口。暑期檔的誘惑使得大家蜂擁而至,都想從這塊大蛋糕上切下豐厚的利潤。結果,不顧影片的質量、只是帶著利慾之心盲目地衝進市場,反而造成無序——競爭的混亂、創作的失控、營銷的失智。這樣的無序最終會讓影片陷入被動之中,造成不必要的犧牲。

UME華星國際影城副總劉暉表示,多部新片纏鬥在一處並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一種盲目心理。當市場容量裝不下這麼多一擁而入的影片時,片方不得不權衡自己的利益,紛紛撤檔,這也給院線造成了很大困擾,“如果正式上映前撤還好,有的是上映後突然撤檔,影院就要臨時調整。”

改檔以後,影片是否就能“轉運”?業內人士表示,撤檔和改檔影片都是因為某種恐懼而變動的,一般都是沒有太大信心的作品,從歷史來看,很少影片能夠靠撤檔來翻身。

好萊塢影片提前三年定檔 呼籲國內“檔期協調機制”

對於檔期問題,北京青年報記者專門採訪了好萊塢製片公司(THC)CEO尼古拉斯·克勞利先生。克勞利介紹,好萊塢電影不會隨便改檔期。他強調,找到最好的發行日期對一部電影來說非常重要,“我們一般要預計未來四五年的情況,想到最好的、最合適的日期是什麼時候。比如,選擇節假日上映,是迪士尼的慣例;而派拉蒙則青睞四月的檔期。”

在克勞利看來,想做好發行還必須瞭解周圍有什麼競爭對手,對有競爭性的影片要格外瞭解。不過,雖然彼此之間競爭很激烈,但好萊塢的發行商之間不會有惡性競爭,彼此不會把對方的發行手段視為秘密,大家是在一種很透明的情況下競爭。

相比之下,國內的電影市場對於熱門檔期則是暗箱操作的纏鬥式打法,一窩蜂而上。幾年前,院線經理們曾呼籲建立“檔期協調機制”。但這是需要各大片方、院線和政府相關部門一同來達成共識的“大工程”。如今,隨著電影市場體量的倍增,這一目標更加遙遙無期。眼下,檔期混戰成為中國電影無法解決的難題,常常只能通過“被迫出局”的教訓來促使影片質量提高、促使片方在選擇檔期時更加謹慎和理智。

來自北京青年報

暑期档改档影片达23部 困扰院线困惑观众困窘片方
暑期档改档影片达23部 困扰院线困惑观众困窘片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