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像小孩一樣,不帶成見地對待生活

蒋勋:像小孩一样,不带成见地对待生活

蒋勋:像小孩一样,不带成见地对待生活

思維,不應該是學院裡空洞的理論,而是生活在一個城市、一個島嶼上的人,對一個事件有不同角度的思考。

七○年代,我剛回臺灣的時候,寫過一篇文章談鳳飛飛。有些年輕朋友已經不太知道這位“帽子歌后”了。在七○年代她每次出現都會戴頂帽子,和她之前所有歌星的造形不一樣;

蒋勋:像小孩一样,不带成见地对待生活

如果大家仔細回憶,那個時候,正是臺灣慢慢從農業走向加工出口業,經濟轉變的時期,在楠梓等加工出口區,許多的農村女孩都變成工廠女工,這時候鳳飛飛的形象受到認同,她的帽子便成為一個代表“轉變”的符號。

我們常常覺得流行文化不是哲學,我們的哲學系也不會去照顧流行文化,可是在流行文化裡,保持了最大的思考的可能性。鳳飛飛是一種流行文化,鄧麗君也是一種流行文化。

軍隊裡面很多老兵喜歡鄧麗君,她代表的是溫柔女性的形象,老兵一生的流亡和蒼涼,好像都可以從她的聲音中得到安慰。為什麼是鄧麗君而不是鳳飛飛的聲音呢?這就是符號的差異。後來鄧麗君在大陸大紅,因為文革後的大陸人和臺灣老兵的經驗是相似的,經歷長年的顛沛流離,需要一個溫柔女性的聲音安慰。

分析當前流行的現象,非常有趣。不過,當我分析到現在當紅的男子偶像團體F4時,我就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好像距離太遠了,但我沒有放棄,我在想的是:為什麼這幾張臉會變成流行?作為一個討論審美的人而言,我要討論巴黎羅浮宮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多美多美,太簡單了,因為每個人都說美。可是對於當前的現象,為什麼大家會崇拜這個偶像?這個偶像為什麼在這個時間點竄紅?就是要用功的地方。

我最近常看到公共汽車上,貼著周杰倫拿著手機的海報。我覺得好奇怪,還嘗試素描好好研究,這張臉為什麼會變成流行?在我們這個時代,他的臉絕對不構成美的條件,也不符合我過去的審美標準,他對我而言是個功課,我要做這個功課,否則沒辦法跟他的群眾溝通--我想我的學生大概都是他的群眾。

研究周杰倫到最後,也許我會妥協,在吃飯時說:“周杰倫好帥!”來討好我的學生。也或許我不會,而是用我的角度跟他們對話,讓他們也來了解我當年的偶像James Dean,那個頭髮梳在後面、皮夾克領立起來,一副別人欠他好幾百萬的模樣。還要躺在冰塊上睡一個晚上,起來的時候看著冰塊上面的人形,說:“好棒喔!”這是《天倫夢覺》、《養子不教誰之過》這些老電影裡,關於我的那個年代叛逆年輕人的符號。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新的符號出現,可能一樣,可能完全不同,而這就是思維的起點。

城市裡的藝術家,是社會里面的一個現象,也可以是一種思維。藝術家在不同社會里創造出來的審美價值,往往是檢查思維最有趣的東西。不要小看審美,審美本身是種意識形態,真正的意識形態,這意識形態會藉著審美去篩選出它所認為的價值。

如果我把唐朝美女的畫像跟現代的美女照片擺在一起看,那是非常不一樣的審美標準,為什麼唐朝的人覺得肥胖是美?為什麼現代人覺得瘦才是美?背後有一定的原因。

我們覺得青春是美,健康是美,可是有些朝代就會流行“病態美”,不要忘了長達六百年以上,中國女子會把腳纏到骨頭都變形(這也是殘害身體的可怕暴力);現在我們覺得煙燻妝很美,可是在李商隱的朝代,流行的是“八字宮眉捧額黃”。什麼是八字宮眉捧額黃?就是書兩道下垂的八字眉,再用如鵝腹般的淺黃色粉,塗滿額頭,如果現代人畫出這種妝,你一定會覺得好恐怖!但那是當時最流行的妝。

蒋勋:像小孩一样,不带成见地对待生活

審美隨著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意識形態,不斷改變,一直在變。

因此要對審美進行思辨時,首先要放下的是“成見”,也就是你原本具有的那個審美標準。

值得注意的是,成見包括你既有的知識,你的知識就是你思維的阻礙,因為知識本身是已經形成的觀念,放在思維的過程中,就變成了“成見”。我們說這個人有成見,就是指他已經有預設立場,已經有結論了,所以他的思維也停止了。

不妨檢視一下,打開電視看看,有多少東西是有成見的?

其實大部分的人,對大部分的事物都已經有了一個固定的成見。所以我說要扮演不同於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堅持百分之零點一的角色會非常非常辛苦,他可能是傷風敗俗,他可能眾所囑目,也可能是眾矢之的。但我相信,社會里的思考者可以承擔這種孤獨。

*作者:蔣勳,臺灣作家、畫家、詩人、美學家,本文由勳衣草美學社整理編輯,僅供交流學習所用,不作商用!版權歸蔣勳所有,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謝謝!^_^

蒋勋:像小孩一样,不带成见地对待生活

蔣勳老師獨家授權蜻蜓FM平臺,為勳衣草朋友們特別推出“美學合輯”,包括《細說紅樓夢》《中國文學之美》《孤獨六講》《生活之美》《身體之美》《美的覺醒》《細說王羲之》《說梵谷》等經典作品。購買成功後,大家可永久收聽。

蔣勳老師用質感聲音,帶你一起發現文學之美,生活之美。願你在喧囂時代,與偉大的靈魂在書中相遇,找回最純粹的自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