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縣新華鎮「三變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臨澤縣新華鎮“三變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臨澤縣新華鎮“三變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走進臨澤縣新華鎮亢寨村林場,一隻只土雞在綠油油的樹林下,怡然自得地吃著蟲子和雜草,一群群綿羊悠閒地吃著草料......這片原被荒廢的林地現如今成了“明泉雞”、“散步羊”的天然牧場。 這兩個月,臨澤縣新華鎮亢寨村二社黃延國農閒時總喜歡到村上林場裡去轉轉,他不是去看風景,而是去看林場裡散養的土雞和散步羊,看著林子裡一天天的變化,心裡樂開了花,因為他的林地也入股到了合作社,合作社效益好了,年底的入股分紅肯定也少不了。

“以前是守著林場乾著急,不但沒有效益而且管護工作也成了村上的大難題。現在乘著“三變”改革的惠風,通過林地入股,發展林下經濟,有效提高了林地綜合效益,讓‘死資源’變成了‘活資產’不僅讓農民增加了收益還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增強了村組織的凝聚力。”亢寨村村主任亢吉平說。

“林子裡搞養殖,畜禽活動空間大,發病率低。散養的雞和羊在林子裡,吃的都是害蟲、雜草和落果,既能節省飼料降低餵養成本,而且產出的肉質好,產生的糞便還能為林地提供有機肥料促進牧草生長。現在綠色食品很受歡迎,林下散養契合了人們對綠色食品的追捧,效益肯定不錯。”明泉農牧科技開發公司負責人趙興錄介紹說。

據瞭解,新華亢寨林場位於亢寨村西南國道312線以北,佔地1203畝,曾一直被村民視為家門口一筆不小的集體財富,2015年村上動員林農成立了臨澤縣富態園林業股份合作社,將1203畝林地每畝折成一股入股合作社,但由於林內大部分樹種受保護,開發利用侷限性大,一直未能找到發展出路。今年,藉著農村三變改革,按照資產入股掙“股金”、入社就業掙“薪金”、年底分紅掙“現金”的“三金”模式,在深入研究、借鑑外地經驗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通過發佈招商公告,引進明泉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林權入股形式,在亢寨林場投資300多萬元發展土豬、生態雞、散養羊等林下經濟和鄉村旅遊電子商務農業產業化項目,規劃建設集休閒、餐飲、民宿一體的農家樂及1000平方米的停車場,發張鄉村旅遊,按經營效益給農戶進行分紅,讓亢寨村沉睡的林地資源變成了農民增收的“流動”資本。

該鎮按照鎮黨委、政府主導、行業部門指導、村社主體、企業主角、股民參與”的方式,積極引導農民參與股份制經營,因地制宜謀劃發展,全力推進三變改革。充分利用會議、微信群、大喇叭等載體,加大“三變”改革宣傳的力度,迅速掀起人人知曉“三變”、人人參與“三變”、人人支持“三變”、人人受益“三變”的熱潮;全面開展村集體資源、資產、資金自查核實工作,按照“定時間表、定工作量、定路線圖、定責任人”的四定要求,認真做好基本情況統計調查、產權確權登記、村集體“三資”核查等基礎性工作,分門別類建立管理臺帳,切實盤活資源要素,讓“沉睡的資源”變成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已完成土地平整200畝、鋪墊砂石道路2.2公里,開挖灌水溝3.6公里,種植飼草苜蓿400畝,投放明泉雞1800只、散步羊1000只。逐漸走上了一條由農民變股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的生態、經濟雙贏新路子,為鎮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徐天鵬 張文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