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將領們都喜歡集中兵力,從來沒有人喜歡以弱勝強。偉大的革命導師列寧這樣教導我們:“數量本身就是一種質量。”
克勞塞維茨在《戰爭論》中這樣描述過:“決定性地點上的兵力優勢,在我們歐洲的這種情況下以及一切類似的情況下,是十分重要的,即使在一般情況下,無疑也是一個最重要的條件。在決定性地點上能夠集中多大的兵力,這取決於軍隊的絕對數量和使用軍隊的藝術。”
實際上,無論多麼偉大的將領,在如果可能的情況下,都會在向關鍵性的戰場上集中兵力,戰爭是一種唯物的過程,所有唯心的信念終究是要靠物理輸出來實現的。而兵力,就是實現物理輸出的一種重要介質。
古往今來確實有很多所謂的“以弱勝強”的例子,從亞歷山大大帝到志願軍,這些軍隊用自己艱苦卓絕的奮戰建立了讓人羨慕的功勳,也使得很多人以為軍隊的數量不重要,就如同克勞塞維茨所說歐洲在18世紀以前大量的戰史作家們都沒有把軍隊的數量當成是一種重要的因素進行記述;更有甚者試圖為軍隊找到一個最合適的數值。這種最極端的例子就是我國文貴武賤達到登峰造極的朝代的宋朝,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洵所做的談兵的“心術”竟然一字未提兵力問題,堪稱是主觀唯心主義發揮到了極致,當然這種大作之後沒有多少年,鐵血強送就亡於女真人之手。
這一切問題其實只是在於動員能力,由於社會制度的因素軍隊實際能夠動用的人數同軍隊的名義人數相差巨大,這也是為什麼亞歷山大大帝靠著夥伴騎兵的突擊就能導致大流士三世崩潰的根本原因,亞歷山大大帝可以動員的能為他效死的力量,在突擊方向上遠遠超過了大流士三世,亞歷山大大帝通過夥伴騎兵的機動力量,在決定性的地點上集中了決定性的優勢兵力,直接將波斯軍隊擊潰。
進入了20世紀,英國工程師蘭徹斯特在1914年用嚴密的數學推理定量地揭示了效率的平方律關係。以衡量兩支部隊集中火力的能力為例,蘭徹斯特比較了平方律與線性律(經過後人修正)這兩種方法的優劣。在現代條件下,數量多的一方將獲得新的有利條件。當雙方的火力均可正常使用時,兵力較多的一方優勢將不斷擴大。在任何時刻,損失率與剩餘兵力的數量成比例,兵力比率不斷提高有利於最初兵力強大的一方。簡單地講,如果A方兵力的損失率與B方剩餘的兵力成比例,B方的損失率與A方的剩餘兵力成比例。設A方有1000名戰鬥人員,每個人都可向敵人射擊,B方有750名戰鬥能力與A方相同的戰鬥人員,則當B方被全部消滅時,A方將有大約660名人員生存下來,而不是250名。
而從軍隊組織上來說,一支軍隊的核心力量在整個私有制時代都是有限的,核心軍隊始終是那些剝削階級的成員,只要打垮了他們的抵抗意志,就能夠擊敗整支軍隊。這就決定了,在決定性的地點集中使用兵力一旦造成使敵方失去秩序就能夠贏得一場戰役(因為對方勢必要分出一部分人手來維持那些裹挾來的士兵,而人流一旦被驅動動能非常大),須知任何戰爭中主要傷亡都出現在逃跑過程中。偉大的將領們善於發現戰役中的關鍵點,能夠在決定性的地點上集中兵力,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軍人們這樣歌頌他們的皇帝“皇帝帶著我們靠行軍打勝仗”,他們努力發現自己軍隊的戰術中的優勢,努力發揮出來,在決定性的戰場上打垮敵軍意志,然後才能贏得戰利品和光榮。
蘭徹斯特定律的內容遠不止文中所說的那麼簡單,其中的具體細節在《艦隊戰術與近岸戰鬥 》中有詳細的分析和解釋,歡迎點擊閱讀原文購買。
閱讀更多 作戰空間 的文章